第147章 147,碳基芯片
- 人工智能小愛
- 藍星吃瓜王
- 2149字
- 2023-02-22 13:45:46
最后又商量了一些聯合發布會的細節后,確定了發布會日子,隨便科技這邊產量沒有問題,主要是等他們兩家拿到工信部審批,然后在生產出一定的庫存,才能開始發布。
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準備時間,期間可能還會出一些小問題需要三家一起商量解決方案,這方面就不用張偉操心了,基本都是李亮那邊的工作。
送走余總和雷總后,小愛告訴張偉私人航天公司已經注冊并通過審核了,目前正在連夜同時建造發射基地,生產和主裝車間。
臨近發布會一個星期的時候,菊花和大米同時公布了發布會宣傳海報,同時隨便科技在官網首頁也置頂了新產品發布會,巧合的是3家公司公開的發布時間居然是同一天。
更巧合的是不僅發布會日期一樣就連時間也是一模一樣的。
發布會前一天,就在大家都還在糾結明天看哪一家發布會直播的時候,隨便科技,菊花和大米今天的宣傳海報居然是一模一樣的。
主題是電子科技聯合發布會,大家一看到這個海報都有點懵逼了,難道他們三家的發布會是一起開的?
有的人覺得不可能,有的人覺得肯定是了,不管是哪種猜測都將在明天下午兩點半揭曉。
第二天下午兩點鐘的時候三家各平臺的官方直播間都提前開啟調試。
調試期間一般會播放自家產品的宣傳視屏,不過這次不同,因為三家的官方直播間播放的居然是統一的宣傳視屏。
既不是菊花的產品,也不是大米的產品,而是對于未來終端各種猜想的視頻,視頻沒有提到任何品牌。
離發布會最后10分鐘的時候,視頻關閉,畫面上顯示著幾個大字,電子科技聯合發布會。
最后5分鐘的時候主持人將贊助商的名字全部念了一遍后宣布發布會正式開始。
此時三家官方直播間的畫面是一樣的,這時候大家才確定就是三家在一起開的發布會。
開場音樂響起,一段悅耳的純音樂,不是大米的,也不是菊花的,更不是隨便科技的,這是全新的一段BGM,是專門為這次發布會新創的。
接著3個人同時走上了臺,分別是李亮,余總,雷總。
李亮:“歡迎大家觀看本次的新平發布會,我是隨便科技的李亮。”
余總:“我是菊花的余XX。”
雷總:“are you ok!我是大米科技的雷X。”
隨著雷總的話落,現場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直播彈幕滿屏都是are you ok的字樣在飄。
李亮:“看得出來大家都非常喜歡雷總啊,這次我們三家聯合開發布會,可以說有史以來,前無古人,后面有沒有來著就不知道了。”
“這次發布的產品也是有史以來科技含量最高的產品,可以說是人類科技的結晶,發布會分4個階段,現在先請余總和雷總到位置上休息,由我先介紹我們的第一個科技成果。”
余總和雷總給大家招手后就到觀眾席第一排他們的位置上坐著了。
李亮:“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信息時代,信息時代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算力,算力的優劣取決于處理器。”
“目前我們的處理器依賴硅基半導體,隨著電路集成度越來越高,電路之間的間隙也越來越小,目前我們最先進的處理器制程已經可以達到1納米的精度。”
“但是,這已經是能達到的物理極限,間距在小,就會產生電子隧穿效應,電路會變得極其不穩定,所以我們基于硅基半導體的處理器算是走到頭了。”
“想要在提升算力只能加大面積,或者加厚多幾層電路,這也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電子產品內部空間是有限的,而且如果簡單粗暴的加大芯片面積散熱也會成為另一個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在我們隨便科技還沒成立的時候就已經有人提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更換制作芯片的材料,因此全世界都在尋找可以替代硅基半導體的材料來制作處理器。”
“最后發現不管用什么材料替代,最后到1納米的精度時候都避免不了電子隧穿效應。”
“不過人類依然沒有放棄,直到有人發現了碳納米材料,利用碳納米材料制作的處理器,同制程下算力比硅基半導體的多出最多10倍的算力,而且碳納米管擁有幾乎0電阻的特性,理論上幾乎不發熱,同時也解決了散熱的問題。”
“但是有一個缺點,成本太高,之前只有在實驗室里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才能勉強制作出一臺低性能的驗證機。”
“碳納米芯片最難的就是將碳納米管鋪設成指定的電路,如果拿光刻機來比喻,14納米精度的碳納米管排列機的制造難度要遠遠高于1納米的光刻機。”
“首先不說碳納米管排列機的難度,就是生產碳納米管的難度就已經非常的高,碳納米管大家可以這樣理解,一張長方形的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吧,之前的產品發布會我不止一次介紹過,如果有不知道的話我再給大家簡單說一下。”
“就是多個碳原子通過共價鍵結合成六角網格的一張薄膜,厚度只有一個原子。”
“碳納米管就是將這張長方形薄膜卷起來兩邊在通過共價鍵將邊緣的碳原子鏈接起來,看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管狀體,其直徑只有一納米,所以這根管也非常的細。”
“大家可能對1納米沒有什么概念,打個比喻,你們的一根頭發約等于60000納米,一根碳納米管比你們的一根頭發細6萬倍,已經是肉眼不可見的程度。”
“碳納米管的制造技術我們早已掌握很久了,目前的難度就是這個碳納米管排列機,經過我們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的研究,終于也還是攻破了所有技術難題。”
“制作出了14納米精度的碳納米管排列機,大家可別看它的精度只有14納米,剛剛已經說過了,其科技含量,技術難度高于1納米光刻機。”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已經猜到了,沒錯我們今天發布的第一個成果就是,14納米的碳納米芯片,也可以簡稱為碳基芯片。”
話音剛落就有一個小姐姐端著托盤走上了臺。
李亮從托盤上拿出了一個邊長5厘米的正方形處理器左右全方位的給大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