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07,菊花訂單
- 人工智能小愛
- 藍星吃瓜王
- 2342字
- 2021-09-29 01:14:22
到現在試生產就算完成了,經過2次測試,不良率和功能性都沒有問題,看似第一次測試就成功了,非常的簡單。
實際上在這次試生產前的測試調試階段已經有十幾萬張硅片被浪費掉了,全部用來讓工程師熟悉光刻機的操作,調整激光參數,激光形狀,優化成品率,測試各機器之間協同等等,這就是業界所說的流片。
用大量的損耗來積攢經驗才有了這次試生產的成功,看的張偉都心疼,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現在公司人太多,這種流程般的損耗是必然的,如果讓小愛完全掌控則完全不需要,這一切都是為了讓過程顯得自然。
接下來就是等著這一批芯片運往手機組裝車間,來完成最后的整機測試了,實際上到了這一步已經算是完全的成功沒有問題了。
在場的菊花工程師迫不及待的就拿著一托盤芯片趕往自己公司的實驗室進行再次測試和確認了。
余總和李亮張偉等人都來到了一間會議室,余總問道:“不知道你們一年能生產多少5納米EUV光刻機。”
張偉:“目前我們計劃是年產量100臺,平均3天左右就有一臺可以下生產線用于生產。”
余總被這數字嚇了一跳,要知道目前愛斯麥爾5納米的EUV光刻機一年也就能生產30臺左右,隨便科技這是硬生生的翻了3倍啊。
本來還在為將麒麟9000系列的所有訂單交給隨便科技代工他們能不能消化的下,看來還不夠他們塞牙縫的。
余總也是當場就將訂單合同給簽了,也沒得選,畢竟現在也只有隨便科技能有能力不受限制的為他們代工了。
余總非常高興,從現在開始菊花的手機平板等移動電子產品又要崛起了。
談完合作后李亮陪余總等一眾領導去慶祝了,張偉借口還有是要忙就沒有一起參加。
實際上張偉只是不太喜歡這種應酬場合,跟他們實在也沒什么話題能談到一塊,相比于應酬這方面李亮比較有經驗,索性就全交給他來應付了。
實際上李亮也是非常樂意的,吃吃喝喝玩玩還能讓公司報銷,而且還不是那種攀談式的應酬,只是慶祝式的應酬,不需要勾心斗角,想著怎么討好客戶,就是純玩而已。
隨便科技前兩年積攢的財富也被消耗一空,好在這研發的半年時間里隨便科技其他業務也是有一直在賺錢的,倒也不至于破產,現在賬面上還有1500億左右。
有了前期的研發經驗,現在生產一臺光刻機的成本也就一個億而已,如果參考愛斯麥爾以每臺12億左右的價格賣掉的話,一臺能賺11個億,一年能賺110億,但是相比于投入的研發成本來說實在是賺的太少了。
所以張偉決定暫不對外出售,全部用來自己代工芯片加工,這樣比直接賣機器能賺多的多了。
雖然說相比于投入的5000億研發成本短時間內還是收不回成本,但是不能單純只拿光刻機的收益來看。
這背后是整個工業制造產業的升級,這意味著什么?隨便科技同時擁有全世界各行各業最先進的技術。
其它世界領先的企業只是在他們拿手的某一項技術是世界頂級的,而隨便科技是各個方面都是世界頂級的。
比如德國最引以為傲的軸承加工技術,隨便科技現在的制造水平完全能夠生產跟他們相同水平的軸承,光軸承這個業務拿出來賣就是一比不小的收入。
再就是光學技術方面,現在除了手機攝像頭,相機攝像頭甚至是科研用的攝像頭和有關于光學方面的無論是鏡片還是鏡頭也是世界頂尖水平的。
在專業鏡頭這個業務方面單獨拿出來賣也是不小的收入。
除此之外還有加工中心機床和3D打印機方面也是世界頂尖的水平,單獨一個拿出來賣都不愁銷量。
真正的全產業領先,當然還是有一些產業沒有涉及到的,比如硅晶圓制造技術,和激光方面的技術等等,因為這些都是在國內買得到的,不是制造不了,只是沒去研究。
如果有一天這些產品都受限制買不到的話,那隨便科技不介意也去研究一下。
想卡脖子?不存在的,這次突然想要研發光刻機還是因為隨便科技汽車業務因為芯片原因受到了影響才去研發的,雖然兩者間好像也沒有什么必要的直接關系。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張偉每天刷視頻刷新聞老是刷到一些關于芯片被卡脖子之類的視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數據知道張偉可能有這個研發能力,有意推送的。
但是張偉也是個熱血的小伙子,每天看著這些視頻心里也不舒服,正好這次芯片問題也危及到了隨便科技的業務,在小愛結合了目前公司的資源和資金后給出了能夠研發光刻機的結論后,張偉就直接決定自主研發光刻機了,就是這么韌性。
沒過幾天隨便科技官網就宣布已經研發出了5納米EUV光刻機的量產工藝,并且于3天后邀請一些官方媒體和知名自媒體到生產車間現場參觀生產過程。
隨便科技也開始一邊生產光刻機一邊建設無塵車間,車間都是現有的,隨便科技一直都有在全國各地建設廠房,盡管建設起來的一半都沒有用到,但是張偉知道,后期肯定都用得上,不能像一開始公司成立時那樣,因為廠房問題影響產能,所以就一直堅持讓公司那不停的建設生產樓。
一些還心存懷疑的人們在看了各大媒體自媒體的現場視頻后都紛紛相信了,就連龍中電視臺這樣的龍國官方電視臺都報道了還有假?
龍中電視臺還對此進行了一次特殊的采訪,準備制作成一個紀錄片,在一定期間反復播放呢,當然這是后面的事了,畢竟一個紀錄片的制作速度還沒那么快,少說也是個把月后了。
普通人只是看到了隨便科技成功制造光刻機的表像,而少數人卻是看到了制作光刻機背后的一系列工業技術,包括國內的龍頭企業大佬。
龍國是一個基建大國,其中金屬機械方面的工廠就非常多,很快一些龍字開頭的國有企業就聯系了隨便科技,想跟隨便科技購買高精度的加工中心車床和3D打印機。
有錢賺為什么不賺,張偉也是同意了這些訂單,不過最先進那些肯定是不能賣的,賣的都是次一級的閹割品,盡管如此這些閹割品也算是世界頂尖的水平,跟原來這些企業使用的相比精度和效率上都提升了不止一星半點,就算是用來生產5納米光刻機零件也是沒有問題的。
高精度的加工中心和3D打印機這2個機器的配合理論上就能生產任何零件。
無論是滾珠,轉軸,軸承,伸縮臂,液壓,轉子等等金屬制品都可以歸類于機械加工,有了這兩樣機器兩年后龍國的工業生產綜合實力就會整體的上升一個大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