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羅公遠

玄宗學隱形于羅公遠,或衣帶,或巾腳,不能隱。上詰之,公遠極言曰:“陛下未能脫屣天下,而以道為戲,若盡臣術,必懷璽入人家,將困于魚服也。”玄宗怒,慢罵之。公遠遂走入殿柱中,極疏上失。上愈怒,令易柱破之。復大言于石磶中,乃易磶觀之,磶明瑩,見公遠形在其中,長寸馀。因碎為十數段,悉有公遠形。上懼,謝焉,忽不復見。后中使于蜀道見之,公遠笑曰:“為我謝陛下。”(《壺史》)

【注】

① 玄宗:即唐明皇李隆基(685—762),睿宗第三子。先天元年(712)即帝位,次年改元開元。在位初期勵精圖治,社會安定,經濟發展。自天寶后,日漸驕逸,政治趨于腐敗,終致發生安史之亂。天寶十五載(756),亡命入蜀。七月,太子李亨(肅宗)即帝位,尊之為太上皇。回京后幽居興慶宮,抑郁而死。羅公遠:唐術士。《新唐書》卷二〇四《方技傳》稱羅思遠,“能自隱”。又據《太平廣記》卷二二“羅公遠”條說,他本是鄂州(今湖北武漢)人,幼時因能調遣江龍而被刺史推薦給唐玄宗。又一說是彭州(今四川彭州市)人,修道于漓沅間,歷周、隋、唐,年數百歲,乍老乍少。 ② 詰:責問。 ③ 脫屣(x)天下:視天下(江山)如脫屣(鞋),看得很輕,毫不介意。 ④ 懷璽:隱瞞帝王身份。 ⑤ 魚服:指白龍化為魚,被漁者射傷事,比喻尊貴者微服私行的危險。按漢劉向《說苑·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帝,天帝曰:‘當是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我下清泠之淵化為魚。’天帝曰:‘魚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故張衡《東京賦》說:“白龍魚服,見困豫且。” ⑥ 慢罵:隨口辱罵。 ⑦ 疏:條陳。 ⑧ 磶(xì):柱下石。 ⑨ 謝:道歉。 ⑩ 謝:告別。

【評】

道教在南北朝后期有新的發展,中經隋朝,至唐玄宗時達于極盛。史稱唐玄宗一再給老子加封尊號,親注《道德經》令人誦習,甚至親受道士的法箓,他酷好仙術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這里所說的羅公遠,在當時是廣為人知的神仙者流,據說來去無跡,最擅長隱遁之術。唐玄宗向羅神仙學隱形術,常常要露出些馬腳,不能徹底隱身,因而對羅神仙十分不滿。羅神仙自有他的道理,“懷璽入人家,將困于魚服”(就是說你如果學成了,隨意出入百姓家,勢必會遭遇危險)是一條,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一條,見于《太平廣記》卷二二記載:“陛下玉書金格,以簡于九清矣。真人降化,保國安人,誠宜習唐虞之無為,繼文景之儉約,卻寶劍而不御,棄名馬而不乘。豈可以萬乘之尊,四海之貴,宗廟之重,社稷之大,而輕狥小術,為戲玩之事乎?”也就是說你作為帝王,理應以唐堯、虞舜、漢文帝、漢景帝為學習榜樣,一心治理好國家,怎么可以棄社稷、宗廟于不顧,醉心幻術,耽于游戲呢?羅公遠的勸說稱得上是義正詞嚴,擲地有聲。可惜唐玄宗是鬼迷心竅,一點聽不進去,反而惱羞成怒,追殺不休。羅神仙遂施展隱身絕技,或在殿柱中,或在石磶內,極盡嘲弄之能事,最后不辭而別。后來唐玄宗一朝果然由盛而衰,發生安史之亂,玄宗逃命于蜀中,羅神仙還不忘托人帶話予以譏誚。僅此一件事來說,處身方外的羅公遠倒是一位明白人,而唐玄宗竟也有玩物喪志、想入非非的一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鞍山市| 尖扎县| 邵武市| 万年县| 阿鲁科尔沁旗| 忻州市| 通河县| 蓬莱市| 庆元县| 安乡县| 会昌县| 濮阳市| 潼南县| 陇西县| 塔城市| 岐山县| 加查县| 盐池县| 虹口区| 淮北市| 江山市| 河北省| 宁强县| 合阳县| 陆河县| 临沭县| 津南区| 宁远县| 巴林右旗| 灵寿县| 双峰县| 花莲县| 郁南县| 区。| 星子县| 陵水| 邹平县| 喜德县| 双流县| 古田县| 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