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軟件工程
- 周蘇
- 1207字
- 2020-05-29 11:56:03
1.6 軟件工程師的責任
軟件工程已經發展成為令人尊敬的、全球性的行業。作為專業人員,軟件工程師應該用職業道德規范指導他們所做的工作及他們所生產的產品。
1.IEEE/ACM《Computing Curricular》的相關要求
1991年,ACM-IEEE/CS發布的《Computing Curricular》(CC1991報告)將“社會、道德和職業的問題”列入計算學科主領域中,并強調它對計算學科的重要作用和影響。之后,CC2001充分肯定了CC1991關于“社會、道德和職業的問題”的論述,并將它改為“社會和職業的問題”,繼續強調它對計算學科的重要作用和影響。
“社會和職業的問題”屬于學科價值觀方面的內容。《Computing Curricular》要求計算專業的學生不但要了解專業,還要了解社會。例如,要求學生了解計算學科的基本文化、社會、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固有問題;了解計算學科的歷史和現狀;理解計算機的歷史意義和作用。另外,作為未來的實際工作者,他們還應當具備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如能夠回答和評價有關計算機對社會的沖擊這類嚴肅問題,并能預測將已知產品投放到給定環境中會造成什么樣的沖擊;知道軟件和硬件的賣方及用戶的權益,并樹立以這些權益為基礎的道德觀念;意識到他們各自承擔的責任,以及不承擔這些責任可能產生的后果。
《Computing Curricular》將“社會和職業的問題”主領域劃分為以下10個子領域,即計算學科的歷史、計算學科的社會背景、道德分析的方法和工具、職業和道德責任、基于計算機系統的風險與責任、知識產權、隱私與公民的自由、計算機犯罪、與計算學科有關的經濟問題、哲學框架。
2.軟件工程職業道德規范和職業實踐要求
ACM/IEEE-CS聯合工作組提出了《Software Engineering Code of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s》(軟件工程職業道德規范和職業實踐要求),該規范規定:
軟件工程師應履行其承諾,使軟件的分析、規格說明、設計、開發、測試和維護成為一項有益和受人尊敬的職業。依照他們對公眾健康、安全和利益的承諾,軟件工程師應當堅持以下8項原則。
1)公眾——軟件工程師的行為應符合公眾利益。
2)客戶和雇主——在保持與公眾利益一致的原則下,軟件工程師的行為應使他們的客戶和雇主獲得最大利益。
3)產品——軟件工程師應該確保他們的產品和相關的修改符合最高的專業標準。
4)判斷——軟件工程師應當維護他們職業判斷的完整性和獨立性。
5)管理—軟件工程經理和領導應贊成和促進對軟件開發和維護進行合乎道德規范的管理。
6)專業—在與公眾利益一致的原則下,軟件工程師應當推進其專業的完整性和聲譽。
7)同事——軟件工程師對其同事應持平等和支持的態度。
8)自我—軟件工程師應當參與終生職業實踐的學習,并促進合乎道德的職業實踐方法。
雖然8項原則中的每一項都同樣重要,但最重要的一個主題是:軟件工程師應該以公眾的利益為目標。從個人的角度上,軟件工程師應遵守以下規定:
●決不將數據據為己有。
●決不散布或出售在軟件項目中工作時所獲得的私有信息。
●決不惡意毀壞或修改別人的程序、文件或數據。
●決不侵犯個人、小組或組織的隱私。
●決不闖入一個系統破壞或牟取利益。
●決不制造或傳播計算機病毒。
●決不使用計算機技術去助長偏見或制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