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縣是全省出了名的貧困縣,而我們鎮又是全縣出了名的貧困鎮,全鎮像小草家這樣處境的多得很,有些家庭甚至比小草家還要老火,鎮府資源也就那么一點,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不管李豐聽得懂聽不懂,張富貴侃侃而談,政府人員三句話不離本行。
現在李豐所在的山區,確實資源匱乏,交通不便,人們的生活普遍很貧困,絕大多數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只為三餐溫飽,沒什么余錢更別提存款之類的了,現在也沒有什么農村醫療合作之類的,有時候得了病,第一時間想的不是上醫院,小病自己抗,大病找中醫,實在沒辦法才上醫院……。
李豐當然聽得懂,不過聽得懂也無能為力,這是一個時代特征,改革開放才短短七八年,東方雄獅蘇醒騰飛也需要個過程。
發展是個漫長的過程,李豐雖然先知先覺,懂得這個社會的進程,不過給不了張富貴什么建議。
雖說楊玉閃李山夫婦在鎮上擺攤賣豆花涼粉,李魁也搞了個魚塘,還沒掙到多少錢,嚴格意義上來說自家都還沒擺脫貧困呢。
李魁都這幾天都去村里挨家挨戶的借錢準備買魚苗,只能說目前家庭吃穿不愁,別的什么也談不上。
日頭漸漸偏西,李豐摸出掛在胸口的電子表看看,下午四點左右了,差不多得回家了。
“臭小子你有表?”張富貴一貫的好奇風格。
李豐白了他一眼,慢慢悠悠的把表塞懷里“不早了,我該回家了!”
“臭小子!你在鄙視我?”張富貴挽起袖口裝模作樣的看看他手腕上的機械表。“咦!四點半了。”
顯擺的成分十足。
“雙獅?”李豐貓一眼就知道是什么牌子,表盤里面有兩個獅子標志。
“怎么樣,比你那個電子表好看多了吧。”張富貴晃晃手腕說道。
雙獅可是八十年代主流手表,RB貨,一塊手表可不便宜,一百多到兩百之間,而現在人們的工資普遍都還沒到一百塊。
一百多塊在88年夠什么?
足夠李豐家一年的生活開支(吃除外)。
那時候的人們可能不知道勞力士,百達翡麗,不過雙獅卻是家喻戶曉,中國這么大一個人口基數,可想而知,就這么一塊小東西,RB人又薅了多少中國羊毛。
RB的電器,RB車等都是很多國人最愛,所以不怪人家RB人不富裕啊,號稱亞洲四小龍之一……
RB算是個優秀的民族同時也是個兇殘的民族,李豐一直不喜歡RB人,更不喜歡RB貨,前世今生都如此。
除了RB道,cang老師,人造硅膠機器人……
能入李豐眼的RB貨不多。
“知道整個抗日戰爭死了多少中國人嗎?”李豐的目光慢慢從他的手表移到他臉上。
“不知道!”張富貴還有點跟不上李豐跳躍性的節奏,不是在說手表嗎?怎么撤到抗日戰爭上去了。
“整個抗戰時期,我國死了3500多萬軍民,活埋,槍殺,火燒奸淫擄掠……,連襁褓里的嬰兒都不放過,RB人在我國犯下了累累罪行。”
“呸!”李豐看看他腕上的手表,朝地上吐了口。
接著說道:“雙獅表,RB貨,白送我,我都不要。”
張富貴微微有點臉紅,想說點什么卻又無力反駁。
李豐繼續說“就這么一塊手表,成本幾塊錢,漂洋過海價格翻了幾十倍,還被某些同志當成寶。”
張富貴悄悄的用衣袖把手表擋住。
“叔!知道你在六七十年代帶上這表會有啥后果知道不?”
“啥后果?”張富貴一年懵逼,內心一萬頭草泥馬奔馳,我帶個手表招你惹你啦?還上綱上線,要不是看你是個小屁孩……
“往小的說是崇洋媚外,往大的說是叛國。”李豐頓了頓,拍拍張富貴的手接著說道:“好在現在叔不用擔心。”
李豐站起來,喝了口水,繼續說道:“我輩當勿忘國恥,特別是機關干部,當愛國愛民愛國產,RB貨,呵呵……。”
張富貴坐立不安臉更紅,悄悄的把表從手腕上解下來,準備放兜里。
“叔!要不我幫你扔了。”
李豐一臉殷切,盯著張富貴手里的雙獅表,李魁或者李山的手腕和張富貴的差不多。
……
夜里,李山看著手腕上帶的雙獅表問楊玉閃道:“你說鎮長怎么會給咱兒子送手表?”
“兒子不是說,考試第一名鎮長獎勵的。”接著畫風突變“唉!我說你大晚上戴個手表顯擺什么,不睡覺出去……”
“唉!你個婆娘,怎么那么說話……好好好,俺睡覺……”李山馬上乖得像只泰迪一樣。
“別摸,明天還早起磨豆子呢。”
“就一下,就一下……”
……
隔壁屋,李豐好不容易把李梅哄睡著,最近李梅和他睡的次數多了起來,他有點期盼以后會不會再多個弟弟或者妹妹。
回想著白天的事,越來越覺得張富貴是個好人,好鎮長,愛國愛民愛國產,八成新的雙獅表說扔就扔。
這么好的人,家里還有幾個兔娃娃,要不要打個八折賣給他,七折六折……
模模糊糊胡思亂想中好不容易睡著了過去,一夜好夢,直到第二天早上李梅撓他胳肢窩才醒來。
起來洗漱洗漱,吃完早飯就和楊玉閃李山夫婦去鎮上,昨天離別時,答應了小草,讓她中午過來攤上吃豆花和涼粉。
差不多九點到的鎮上,幫忙攤上洗碗掃地基本上是借口,大部分時間李豐都在鎮上閑逛,楊玉閃李山夫婦也對李豐沒當回事,想李豐怎么樣就怎么樣。
李豐今天的活動目標是鎮中學背后那塊玉米地,那里有他前世美好的初戀。
前世曾經上高三時,生物課結束后,懷著探索求知的精神,和個女同學一起鉆過玉米地。
這是李豐前世一個梗,這件事成為李豐前世最后悔的一件事。
因為李豐和那個女同學在玉米地里干瞪眼,一起坐到天黑,手都沒牽一下,到地頭由于過于緊張,把生物課的探索求知精神忘記了。
每每想起這事,李豐痛徹心扉悔不當初,曾經無數次的仰天長嘆……
要是當初膽子放大點,娃……
陽光明媚,微風不燥,玉米地還是當年那塊玉米地,當年女同學估計這會還不知道在哪里。
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玉米地……
李豐靜靜的,在玉米地旁邊坐了好大一會兒,等差不多到中午,想著小草會來才慢慢悠悠的回到楊玉閃李山夫婦的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