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8章 疑

百合心中也是不禁疑惑:如轉(zhuǎn)生之人和原本的人斷然無關(guān)。那么玫瑰是誰?誰又是玫瑰?

據(jù)她所知,玫瑰是以特殊仙門法術(shù)轉(zhuǎn)化龍虎陰陽,才得以攜帶上一世的記憶轉(zhuǎn)世。

這門功法的最妙之處,在于人轉(zhuǎn)世后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就能重新修煉到上一世的法力境界。

該法門也被其他仙門前輩使用過。譬如:東海琉璃閣水字輩的高人水榮真人。

這位真人所修該法遠(yuǎn)比玫瑰所煉精純。轉(zhuǎn)世后,五歲之內(nèi),就恢復(fù)上一世的法力。

若此世與往世并無瓜葛。這該如何解釋?

阿賴耶識可存儲記憶。難道還能轉(zhuǎn)移法術(shù)?

就聽摩羅問道:“依你所言,玫瑰轉(zhuǎn)世后,就不是原來的玫瑰了?既然不是原來的那個人。怎么法力也能一般無二?”

袁林不屑道:“修煉的法術(shù)一樣,就不能做到有一樣的法力嗎?”

百合聞言,頓覺茅塞頓開。

譬如:一對雙胞胎修行同一種劍法。如倆人所練路數(shù)一樣,劍術(shù)水平相當(dāng),且御敵時的臨機決斷一致。

此等境遇下,有誰能分出,與之對敵的是昆仲中的哪位嗎?

自是不能。

同理,若此生之玫瑰,與往世之玫瑰,修煉的是同一種法術(shù),且煉到同種境界。而倆人臨敵又是同種辦法,外加此玫瑰自認(rèn)為彼玫瑰。那么,這倆人看起來不就是同一個人嗎?

摩羅哼了一聲,笑道:“法力自是可修煉的一模一樣不過……”

袁林打斷道:“你可知法術(shù)是什么?”

黑影中瞬間陷入沉默。

百合先是一愣神,繼而明白袁林所問,也是一陣沉默。

所謂法術(shù),淺顯而言,就和剃頭修腳一樣,是一種功夫,需要修習(xí)者長年累月不斷勤修苦練,才能做到言出法隨,法隨心動,收發(fā)自如。

但,法的實質(zhì)是對宇宙洪荒的認(rèn)識,即一種想法,也就是說,法其實也可以是一種記憶。

阿賴耶識既然可以傳遞不同世代的記憶,自然也可以把法傳下去。

換言之,就算接受此記憶的不是玫瑰本人,也大可依照前人記憶,煉成那些奇妙的法術(shù)。

崆峒六不真人雖不似玫瑰需多次轉(zhuǎn)世,但也都是至少轉(zhuǎn)世過一次的修道者。

例:不怒真人。

不怒真人在幾百年前與魔教百蠻魔鬼祖師紅發(fā)老祖斗法,被對方奇門妖蟲所傷,不光軀殼殘破不堪無法再用,連元神都被妖蟲啃食大半,只得拋棄原本的軀殼,在雪域北邊大海里的黑龍嶼,請不聞師尊以先天秘法將其劍解,以靈體姿態(tài)攜法術(shù)再入輪回,投胎于洛陽郊外一處農(nóng)戶家,于七歲時再上崆峒重新修道。

其余幾不真人經(jīng)歷與其大同小異。如果,人的轉(zhuǎn)世是假的,只是阿賴耶識投射出的幻象。那么,六不真人豈不都是早就去世了?

如此一來,只有那些始終保持軀殼不損,或靈體不變的修道者,才是修道者本尊了嗎?

以此觀之,仙魔兩道內(nèi),魔教幾大魔頭或許都還是其本尊,仙道一方則多半已非斯人。

她想到此處,不禁冷汗直流,整個后背都被汗打濕。

此事與她而言實在過于震撼。

如事為真,那么她所修的又是什么道?所求又是什么長生?世上還有沒有真的長生不老?

若說長生是假。

各大仙派都有過白日飛升的得道者。

可是,不論各派修行之法有多大差異,道理卻萬變不離其宗,都是要神通阿賴耶識,最終與之合為一體,化身為宇宙終極理性的一部分,達(dá)到與其同生同死的境界。

她雖也在典籍中看到過,每個人的阿賴耶識都是終極阿賴耶識的化身,是其無數(shù)分身中的一個分支。世界上有數(shù)以億計的阿賴耶識分身,也就有數(shù)以億計的人。

但,她從沒想到過兩者可能不是本尊和化身的關(guān)系,事實上只有一個終極本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分身。

每一個人的記憶都是以某種特殊連接方式,直接與阿賴耶識神識聯(lián)通。即,任何一個凡人不用修行,也早就和阿賴耶識混談一體。

既然如此,修法者求仙問道的意義何在?

如所有人共用的都是同一個阿賴耶識,只不過每人所用份額微小,以至于大家互相察覺不到對方的記憶,那么人又是什么?阿賴耶識又到底是什么?

她想到此處,不禁自問:如玫瑰不是玫瑰,六不師尊又是什么?難道崆峒所學(xué)都是虛妄?

只聽,袁林道:“妖魔慣會唬人。”

她聞此忽覺自身道心動搖念之態(tài),不禁生出一身冷汗,暗道:罪過!怎么可以疑心師尊?

佛家對阿賴耶識早有定論。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nèi),不知舍身外山河空虛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所言不就是天地萬物無不是阿賴耶識的幻化嗎?

花鳥蟲豸,山河歲月都只是真心的幻化之物。凡夫愚民不能拋棄執(zhí)念愚妄,以色界之身為真身,爭一時之長短,圖一世之富貴,身在夢中不知身是客,在無盡的輪回中掙扎拼搏,徒耗精力而不自知。

而修仙者所追求的長生,正是摒棄虛幻的此界之身,獲取“去后先來作主公”。也就是達(dá)到與阿賴耶識融為一體之境界,使此身得永駐世界之加持。

以此觀之,并非六不師尊和玫瑰有所隱瞞,分明是摩羅修為不夠,一經(jīng)袁林發(fā)問,神魔相侵?jǐn)_亂了其修法之心。

不止魔教教眾修法會遇魔。修仙眾人也會在修持之路上遭遇各種心魔。心魔千變?nèi)f化,又無形無跡,無非就是種種打亂心神的思緒,一旦為其所執(zhí),輕者千年道法全廢,重者立刻就會命喪黃泉再入輪回。

此等心魔最難防備。往往別人一句話,或一個眼神,都會造成心魔侵?jǐn)_的惡果。

要想破處心魔可謂千難萬難,故世間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說。修金丹大道,實質(zhì)就是不斷破除心魔的過程,每克服一次,身心境界都會提高一層。

百合方才一翻思量,頗有立地悟道之感,只覺得體內(nèi)道法充盈,身心俱清明爽快,法力似在不知不覺間更上一層樓。

反觀摩羅癡頑于袁林所問,不自知間心魔已現(xiàn),匿身的黑影正在逐漸淡化,漸漸蛻化為深灰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茶陵县| 常熟市| 长白| 镇原县| 临汾市| 托克托县| 宣武区| 奉贤区| 贵溪市| 兴业县| 株洲市| 合川市| 清涧县| 宝兴县| 嘉黎县| 石泉县| 米林县| 海原县| 蒲江县| 乳山市| 鄂托克旗| 河北省| 辉南县| 浙江省| 屏东市| 大英县| 武陟县| 金秀| 肥东县| 拜城县| 泰和县| 山东| 洛宁县| 习水县| 密云县| 罗源县| 佛山市| 渭南市| 满洲里市|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