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同學少年:北大青年的關注、聲音和責任(上下)
- 《北大青年》報社
- 3244字
- 2020-05-22 18:42:18
墻內墻外
——北大校園快遞進化論[1]
作者手記
在調查各高??爝f設置狀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除了使用自動取貨柜的中國人民大學、快遞收發室的中國傳媒大學等學校外,“快遞一條街”的情況非常普遍,北大南門外曾也是一樣的景象,快遞點的設置一直是個難題。
新學期設立的快遞自提點雖然使北大南門環境更整潔,同學取快遞更方便,但也帶來了自提點內部設置不人性化、校園安全隱患等一系列新的問題。
在設立的過程中,學校關注點在管理,城管則在市容市貌,學生的關注點則是方便,快遞員則是安全,本文便是通過三年來快遞點設置的變遷呈現了四方博弈的過程。
“把在校外的取貨點放進校內,使得取件更方便、更有秩序,這是大家提意見、學校重視并順應民意的結果,相信學校也樂于造福同學進一步改進,網購黨深鞠躬表示感謝以及期盼?!?/p>
“之前看到自提點通知還覺得是好事,快遞小哥有地方歇腳,學生提取也不用出校門影響交通了。結果中午擠了25分鐘!鐵板圍出這么小的走道,擠在里面的時候瞬有飼養家禽的棚子的即視感,哭惹?!?/p>
以上兩段文字分別來自未名BBS“快遞自取點應該會改得更好吧”一帖和十大熱門話題“從校園自提點現場發回報道”。
2014年9月15日是北大校園快遞自提點正式運行的第一天,對于其運營情況和改造成效,既有熱捧,也有吐槽。
便利與不便: 自提點現狀
北大校園快遞自提點由3間白色簡易房組成,南北兩側均有出入口。南側的出入口較大,與南門外的街道相通,可供各個快遞公司使用,將每天的快遞包裹從外面運抵自提點,而北側的出入口則僅供學生辦理快遞業務。
簡易房中,每個快遞公司分配了一個大概寬2米、長5米的辦公區域,用擺放著當日快遞的鐵皮柜子隔開。兩個柜子中間則是一個1平方米大小的窗口,快遞員和學生就在窗口內外交接快遞。
目前,北大共與29家快遞公司簽訂協議,已有27家快遞派送點入駐至自提點中,亞馬遜、當當、EMS、京東等快遞仍保持在校內的原初位置。同時,簡易房還為未來可能新加入的快遞公司預留了幾個位置。
對于使用與管理成效,各方意見不一。
快遞員們基本持肯定態度。自提點的設立減少了看管快遞的工作量,也避免了天氣變化對快遞工作的影響。同時,自提點還解決了一個困擾快遞員已久的問題。
“在南門時,城管人員會要求把快遞收拾一下,盡量減小面積,遇到大檢查,快遞甚至被禁止擺放在路邊。如果屢勸不改,快遞員的三輪車會被城管沒收,之后要到海淀路分隊交付一千元罰款把三輪車領回來。”中通的快遞員介紹說。有些快遞三輪車相對較大,稍不注意就會占用交通道,中通快遞的三輪車就這樣被帶走了好幾次。自提點的設立解決了類似的問題。
北大同學對自提點的態度則呈現多樣性。
持支持態度的同學覺得,快遞點轉移至校內,縮短了取快遞的距離,也增強了快遞業務的規范化、安全化。歷史學系2013級本科生張心童認為,快遞集中在學校里的固定地點,加強監督管理,使快遞進校園常態化、正規化,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快遞隨意擺在地上,避免了快遞丟失和個人信息被盜用的風險。
當然,反對的聲音同樣存在。很多受訪同學覺得自提點的設立并沒有給自己帶來什么實質上的改變,只是寄取快遞的地點變了。有同學甚至認為,自提點的設立降低了取件效率,給自己帶來了不便。
“快遞自提點改成了相對封閉的環境辦公,但是快遞包裝依舊是比較臟,快遞路途遙遠,自提點移到室內只能防止雨淋,路途上的灰塵沒法避免?!弊≡?5樓的政府管理學院2012級本科生羅舒丹說。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2級本科生賈然則擔心改造后空間變得狹小,不如以前寬敞的“地攤式”取件工作效率高。“效率有沒有降低從自提點外面排起的長隊就看出來了,取個快遞要十分鐘,挺麻煩的?!?/p>
記者在自提點觀察發現,中午時段是人流高峰期,需要排隊,可能是因為同學們比較習慣午飯前后取快遞。而其他時段則基本不需要排隊。
墻內與墻外: 三年兩次的搬遷史
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和人們長距離收發物件的需求增加,快遞成為燕園師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寄取快遞便利直接關系到北大師生的生活便利,而這與快遞的安置合理與否息息相關。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校園快遞派送點變了又變,如何安置,一直都是個難題。
據校園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劍岷介紹,在北大,學一食堂外的人行道是最初快遞公司送包裹的聚集地,但因道路資源有限,常出現包裹和取貨人員影響其他人和車輛通行的情況。
據《新京報》報道,為了保證師生安全和校內車輛通行和停放的順暢,2011年底,北京大學保衛部出臺了禁止快遞員駕駛電動車進入校園的規定,除亞馬遜、韻達、EMS等快遞收發點分散在校內外,其余派送點均遷移至校外南門,歸海淀路城管分隊管轄。
每日上萬快遞包裹鋪滿地面,占用近200米左右道路,派送點占滿人行道,行人經過只得走非機動車道,拆卸的包裹垃圾隨處可見,成為了南門外“快遞一條街”的常見景象。
2014年9月,北大校方在校內33樓東側搭建的快遞自提點取而代之,使得南門外“快遞堵門”的景象成為歷史。
快遞派送點以新的形象再次來到墻內,進入校園。
變遷背后: 誰的聲音與努力
從學一門前堆滿快遞的空地到南門外的“快遞一條街”,再到今天的快遞自提點,三年兩次的搬遷,每次的整治都反映了利益相關主體不同方面的利益需求。
張劍岷表示:“從學一搬至南門主要考慮到的是校園安全問題,安全為主,便捷為輔。”
但是經過兩年的實際運行發現,南門散亂的快遞攤既不方便師生寄取快遞,管理也極不規范,給周圍環境和秩序帶來了負面影響,同學們也多次在未名BBS上反映問題。
燕園街道城管科高大應則說,除了關乎便利與規范問題,南門快遞點還涉嫌違反快遞安全法規條例的要求。
《北京市快遞安全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不得在露天場地分揀快件”。第三十一條規定:“在露天場地分揀快件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000元罰款?!?/p>
同時,散亂的快遞攤不符合北京市海淀區文明城區建設的要求,高大應認為,對快遞攤整治迫在眉睫,“快遞再次進入北大,是學校、城管、師生、快遞員四主體在便利、規范、合理、遵守法規條例等多方面的共同利益要求”。當然,這種良好秩序的維護不能僅靠行政管理,更需要廣大師生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從自身做起,推動校園內快遞營業行為的規范,避免重現“快遞堵門”的亂象。
2014年9月,為了實現北大快遞點的規范化管理,由學校房地產部、保衛部、校園服務中心、燕園街道等部門聯手對快遞點進行了改造。
張劍岷說:“建立快遞自提點的想法早就萌生了,此前早已醞釀了四五個月的時間?!?/p>
前期調研了人大、清華及北京其他高校的快遞點的安置情況后,北大校園服務中心、房地產部、保衛部等多個部門借鑒人大的自動提貨柜、中國傳媒的收發室等自提點模式,利用乒乓球臺南側的場地和原有的簡易房進行了相應的改造,建成了快遞自提點。
為了更規范地管理,保證校園環境整潔與安全,學校與每家進駐自提點的快遞都簽署了《快遞進北大管理責任書》,以方便日后明確責任。
按照《責任書》,快遞公司要服從學校履行“門前三包”的義務與責任,保證環境衛生、公共設施和社會秩序,快遞收發和車輛停放嚴禁侵街占路、堵門、占用公共設施,更不能打架斗毆等違反治安管理規定。
同時,校園服務中心與保衛部等相關部門還對快遞人員進行了安全上尤其是消防、車輛安全和具體人員行為舉止的教育。
在快遞公司的窗口外,每隔幾個窗口便放置了兩個紅色的滅火器,在自提點的入口處,還特意貼上了禁止吸煙的消防提醒,學校的保安也在自提點配備的保安室內值守。
“學校會積極聽取同學們的意見與聲音,采納合理化建議,及時改進”,張劍岷表示。對于同學們反映的高峰期擁堵情況,自提點試運行一周后便專門開設了兩個安全通道便于人員疏散,保證安全。
不過,他指出,目前快遞自提點還存在部分大公司承接業務量大、快遞自提點空間有限、快遞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等問題。但“是否給某些大公司多一個房間、何時做正式的快遞指引牌等學校還會進行調整,但學校一定會盡可能保證學??爝f業務更順暢合理地進行?!?/p>
[1] 于浩源,物理學院2012級本科生;于文瀾,新聞與傳播學院2013級本科生;王晨陽,歷史學系2013級本科生;劉嬋,新聞與傳播學院2013級本科生;王俊,政府管理學院2012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