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布賴特:美國冷戰外交的批評者
- 趙學功
- 1593字
- 2020-05-14 17:26:40
一、倡導歐洲聯合
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順利進行,1945年3月,富布賴特在參議院的首次講話中提出,美國的對外政策應該有兩個錨:一個是大西洋共同體,另外一個就是由所有國家參加的集體安全組織,即聯合國。因而,在強調構建國際安全體系的同時,他還一直倡導歐洲國家應該聯合起來。特別是隨著美蘇關系的惡化,富布賴特對聯合國已開始感到失望,因而更加關注歐洲的聯合問題。
富布賴特早年留學牛津,游歷歐洲。這樣的學習經歷,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也培育了他的歐洲情結,認為美國與歐洲在建立區域性集體安全組織上具有天然的優勢,應該加強大西洋聯盟,創建大西洋共同體;歐洲的繁榮和穩定是大西洋聯盟的基石,也是大西洋共同體創建的前提。戰后初期,經歷了數年戰火的歐洲經濟凋敝,社會動蕩不安。為了盡快恢復歐洲經濟,維護歐洲穩定,富布賴特極力推動歐洲聯合,呼吁建立“歐洲合眾國”。1947年3月,他與參議員艾爾伯特·托馬斯共同提出一項決議案,稱“美國國會贊成在聯合國的框架下建立歐洲合眾國”。他認為,如果今后西方國家要想在世界上發揮作用,必須保持政治上的穩定和經濟的復興。他同時指出,歐洲要想實現其經濟的復興,維持長久的繁榮和民主,必須依靠自身的努力,首先在經濟上實現聯合,美國只能提供一部分的援助。而且,也只有政治上的統一才能解決“富于進攻性的民族主義”這一傳統問題。在“歐洲聯邦”的框架下,不僅德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確保它不會利用其工業和技術力量再次瘋狂地試圖征服世界,而且隨著對德國擔心的日漸減少,蘇聯也可能會放松對東歐的控制,停止其“擴張”政策。他還提出,歐洲的聯合也應向東歐國家敞開大門,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可以加入,這樣即可逐步削弱蘇聯對東歐國家的控制和影響。[1]6月初,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提出了美國援助歐洲經濟復興的“馬歇爾計劃”后,富布賴特給予了大力支持。在他看來,美國的這一政策可以有力地促進歐洲國家的政治聯合。
富布賴特確信,如果歐洲政治上不實行聯合,經濟復興將毫無意義。1947年12月初,他在多倫多大學發表了題為“新世界注視著舊世界”的系列演說,全面闡述了他對歐洲聯合的看法,認為歐洲必須聯合,這是其避免蘇聯控制的唯一選擇。他強調,目前的歐洲處于分崩離析的狀態,而蘇聯正極力試圖填補這一力量真空;“如果蘇聯控制了西歐,那么非洲、近東和中東也會落入其手”。富布賴特表示,“歐洲的存在與否,關鍵在于歐洲能否實現聯合”。在他看來,歐洲的聯合意義重大,不僅能實現歐洲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使社會趨于穩定,這是西方世界秩序和自由的根基,而且能夠化解法德矛盾,根治長期危害世界和平的頑疾,削弱西歐民族主義勢力,同時對蘇聯還可以起到防范作用。富布賴特確信,歐洲的聯合和發展不僅不會威脅蘇聯,而且還會有利于蘇聯,歐洲的經濟發展能為蘇聯提供商品和原料市場。不僅如此,由于整個歐洲的社會結構都被戰爭破壞,這也為其政治和經濟的聯合提供了有利條件。[2]
為了實現歐洲的聯合,富布賴特到處奔走,以爭取美國政府和民眾的支持。一些知名的政治評論家如沃爾特·李普曼等也撰寫了大量文章,支持歐洲的政治聯合。1948年5月,包括192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翰·戴維斯、前總統赫伯特·胡佛、前孤立主義參議員羅伯特·拉福萊特等人成立了“美國自由聯合歐洲委員會”,富布賴特當選為第一任主席。同年秋天,富布賴特前往西歐,努力爭取法國、英國和意大利政府官員支持歐洲的政治聯合。對于1949年4月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他更是寄予厚望,認為這一組織的成立有助于推進歐洲的聯合。因而,他與托馬斯再度提出議案,要求美國國會支持建立“歐洲聯邦”,但仍未能獲得通過。至50年代中期,富布賴特稱他在外交領域“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實現“歐洲聯邦”的建立。[3]
[1] U.S.Senate,Congressional Record,April 7,1947,p.3138;Woods,Fulbright,p.139.
[2] James William Fulbright,The New World Looks at the Old World,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48.
[3] Charles Seib and Alan Otten,“Fulbright:Arkanss Paradox,”Harper's Magazine,June 1,1956,p.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