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記憶與書寫
- (美)帕特里克·格里
- 1079字
- 2020-05-18 16:45:59
“大學堂頂尖學者叢書”總序
“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北京大學素有廣延名師、博采眾長的優良傳統,其中不乏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學術大師。在北大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許多卓有影響的學術和思想名家,包括杜威、羅素、杜里舒、泰戈爾、詹明信、德里達等,借助北大的講臺傳遞他們的思想,也獲益于與北大學人的對話,留下許多中外學術交流的佳話。
知識改變世界,人才創造未來。進入新世紀以來,學術研究的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交流變得空前活躍。伴隨北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步伐的加快,北大師生與世界前沿學術展開對話的愿望日益迫切。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北京大學充分利用自身的學術影響和資源,積極搭建國際化的學術平臺,舉辦各種類型的講座或論壇,建設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使人才的引進與匯聚,成為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助推器。而設立于2012年的“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Peking University Global Fellowship,以下簡稱“大學堂”計劃),就居于北大多層次引智體系的頂端。北大設立這一項目的初衷,旨在吸引和匯聚一批世界頂尖學者,提升北大引進國外智力的層次,從根本上增強北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綜合競爭力。項目發展至今,已經邀請到超過40位成就卓著、具有世界聲譽的杰出學者,為他們提供在北京大學發表其前沿學術成果、并與北大師生深度交流的機會。受“大學堂”計劃之邀來訪的學者中,既有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菲爾茨獎、圖靈獎獲得者,也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思想家和代表性學者,體現了北大一如既往地兼容并包的精神,也反映了北大在全球人才競爭中的地位與水平。他們的到訪,所帶來的不僅是知識的教導,更有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為整體教學氛圍注入新元素與新活力,開闊了學生的國際視野,促進了學校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當今世界,人才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國際高等教育對于高水平人才的競爭空前激烈。在此意義上,“大學堂”計劃匯聚全球的學術名家與大師于北大,對于加快推進北大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大學將繼續推動“大學堂”計劃的深入發展,努力營造人才輩出、人才集聚、人盡其才的良好環境。
現在,經由北大國際合作部與北大出版社的策劃與推動,學者們的講學成果將在“大學堂”頂尖學者講學計劃叢書的框架下,陸續整理、結集出版。放眼世界,高端講座項目與優質出版資源的攜手,使學者的思想得以行之久遠,惠及大眾,這是一流大學之通例。值此北京大學即將迎來建校120周年校慶之際,我們推出這樣一套叢書,希望能夠記錄下北大邁向世界一流學府過程中的堅實腳印,也留下一批經典作品,樹立起一流學術的標桿。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 郝 平
北京大學校長 林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