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判斷學
  • 陳敏
  • 5字
  • 2020-05-22 16:10:58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有多少人,還沒有弄清生活是怎么回事,就永遠失去了幸福的權利……

——當今時代,人們最缺的已不再是信息,而是對信息的判斷。

◎人類受錯誤之苦久矣!

古今中外,無數的冤案錯案,叫人悚然動容;人世間多少悲歡離合,都是因為一個個錯誤判斷所致。大錯鑄成之后,難道只能一咽苦果了事嗎?在錯誤面前,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敏銳的判斷力是一個決策者首要的也是最為基本的素質,不可不予以重視。但是,何為科學的判斷方法,何為正確的判斷觀念,長期以來一直很不明朗。

長期以來,人們對判斷的心理過程研究不足,不僅對普通人的判斷心理如此,對法官、陪審員和仲裁員等從事專門判斷工作的人也不例外。人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判斷,離開了判斷我們幾乎寸步難行。判斷對于人是如此之重要,然而對判斷的直接研究卻又是如此貧乏,以致美國仲裁協會的前主席羅伯特·卡爾森先生(Robert Coulson)哀嘆,“仲裁員腦子里是怎么想的,對于這個問題,我們的了解幾乎少得可憐,盡管這種心理活動至關重要,它最終決定著哪一方勝訴哪一方敗訴”[1]。基于大量的案例和事實,他同時指出,那種認為仲裁員的決定完全是基于客觀事實和邏輯論證的想法或許是十分幼稚可笑的。對于專業判斷人員的認識尚且如此匱乏,普通大眾的判斷狀況可想而知。

我們,為什么看不懂自己的大腦?

相隔咫尺,為何卻是兩個世界?

為什么一個人認為天經地義的事,另一個人卻認為荒謬絕倫?

為什么反官僚的成了新官僚,反霸權的成了新霸權,反獨裁的成了新獨裁?

山盟海誓說不變,怎么說變就變了?

為什么夫妻之間的溝通幾乎無效?

為什么人類總是一代又一代地重復犯同樣的錯誤?

為什么我們好心好意,對方卻咬牙切齒?

為什么美女常伴拙夫眠?

為什么差等生成了老板,優秀生卻成打工仔?

為什么有時感到自己無所不能,有時又感覺自己啥也不是?

為什么罵完別人,自己做事卻跟別人一模一樣?

為什么好人一下變成了兇手?

為什么遵紀守法卻處處受挫?

為什么天使反成魔鬼,魔鬼反成了天使?

為什么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為什么桔生淮南則為桔,生于淮北則為枳?

為什么跟人斗的同時,自己被陷入了其中?

為什么征服者反被征服?

為什么好人命不長,禍害活千年?

為什么那么多偉人,其實卻是小人?

為什么我們那么容易被人背叛?

為什么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為什么人要諱疾忌醫?

為什么惡虎傷人,卻為圖騰,受人頂禮膜拜?

為什么豬為人獻身,卻被罵蠢豬?

為什么好色者眾,好德者寡?

為什么人人之愛,怨天尤人,父母之愛,毫無條件?

為什么對后代之愛無窮無盡,對父母之愛,斤斤計較?

為什么人年少時找死,年邁時怕死?

為什么女人普遍沒有方向感?

為什么對方讓我干什么怎么干我都照辦,結果對方還說不對,還不滿意?

一句謊言,為什么要用一百句謊言去圓?

人腦與電腦到底有哪些相似與不同?

社會如何才能和諧?

真的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嗎?

人為什么新到了一個地方會興奮?

為什么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為什么別人犯了錯,我們聲色俱厲,自己犯了錯,嫣然一笑?

◎歷史上對真假問題的探討

人類對判斷問題如此缺乏了解,是否意味著它是一個被學者們遺忘的角落,對它的研究從未有過嘗試呢?真實情況倒也并非如此。人類為進行正確的判斷一直在進行探索。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對此進行過研究。他從反面入手,對不真實的判斷即謬誤進行了分類。他在《辯謬篇》中列舉了三種謬誤,在《修辭學》中列舉了九種謬誤[2]。后來,著名思想家弗蘭西斯·培根[3]以及盧克萊修[4]等人從分析人類理性入手為防止錯誤的發生也進行了努力,并指出,理性常常欺騙我們,我們必須在理性的翅膀上系上重物,防止它飛躍:一切錯誤都是由推理造成的。此外,人們還在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潛心研習,創立了邏輯學,從正面規范人的思維活動,以期消除錯誤。另外,哲學家們還從物質與意識的關系、矛盾的對立統一、實踐論、實事求是等哲學的角度研究人的大腦活動,試圖消除錯誤的根源。所有這些研究者,他們或者對謬誤進行分類研究,或者對理性在判斷中的不良作用進行探討,或者以邏輯學或者以哲學規范思維活動,以期消除錯誤判斷的原因。但是,這些努力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人如何判斷和人憑什么判斷等基礎性問題,也未對判斷問題的研究提供實證數據和科學的理論基石,以至于對人的判斷這一心理活動本身缺乏系統認識。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中葉。在20世紀50年代產生了認知心理學,對人認識事物的心理過程,如知覺、注意、記憶、表象、問題解決和言語等,主要從信息加工的角度進行了實驗研究。它雖然沒有直接解決判斷心理問題,但卻為展現判斷的真實心理過程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其實,人體,包括大腦,只是一件沒有使用說明書的產品,我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用戶。不知道生產廠家是誰,不知道設計圖丟在哪里了,也沒有人負責維修保養,更沒有產品召回制度。我們有的,只是一個出廠日期。

我們只是一個使用者,并不真正了解內部結構、性能、工作原理、極限值。為什么會出故障?常見故障如何排除?產品屬性是什么?產品有哪些缺陷?易感染什么病毒?作用周期?能耗?這些我們都一無所知!

其實,很簡單的工具能解決很復雜的問題,這就是系統。

讀完此書,答案自知。

[1] Robert Coulson, Arbitration Journal, September 1990, Vol.45, No.3.

[2] 苗力田:《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和第九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 《弗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頁。

[4] 盧克萊修:《物性論》,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定安县| 永康市| 分宜县| 花垣县| 土默特右旗| 页游| 长汀县| 汉川市| 北流市| 科技| 射阳县| 民县| 栾川县| 兰坪| 徐水县| 大埔区| 广饶县| 原阳县| 宜兰县| 临泽县| 罗定市| 威海市| 垣曲县| 巴青县| 全椒县| 甘孜| 田林县| 蛟河市| 安岳县| 乌拉特后旗| 体育| 潼关县| 临海市| 大兴区| 西贡区| 泗水县| 绵竹市| 伊金霍洛旗| 铅山县|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