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禮服
15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的趨勢愈演愈烈,意識形態的繁盛影響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禮服成為貴族階層的正式著裝。注意,并非晚禮服。
真正意義上的晚禮服是1920年代的一個獨立類別。“一戰”前后,禮服線條變得更為松散與流暢,這是“男孩風格”的前身。這一時期西方女性的服飾文化一直在演進,從傳統的S廓形到象征權力的帝政風格,女性的日常著裝選擇已經有了早禮服、日禮服、散步連衣裙、運動服、海邊連衣裙、晚禮服或球衣等豐富的門類。正是由于有了這些標簽,晚禮服的概念才得以出現,成為正式社交禮儀中的服飾。
晚禮服在今天更多地代表著著裝禮儀,有兩個特征將它與傳統或日間的禮服區分開來。第一是剪裁,晚禮服往往是定制款,傾向于沿襲更多經典的線條。第二是織物的選擇,晚禮服的織物更傾向于選用諸如絲綢、天鵝絨或塔夫綢等更為奢侈的面料,同時點綴相應的手工刺繡及釘珠,凸顯不菲的價值。當然,與之匹配的往往是奢華奪目的珠寶首飾。
按禮儀要求,一件晚禮服在正式場合只能穿一次,然而并不是所有女人都時時生活在浮華的時尚世界。在不得已出席正式場合的時候,商業類的小禮服才是我們正確的選擇。畢竟,Drama的大擺尾是屬于明星的斗艷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