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很可愛,讓你心中充滿了快樂的因子,那些就是一直圍在你身邊問東問西的小人們。他們不僅僅會讓你的背包鼓鼓,還會讓你的心鼓鼓的,被溫暖和感動塞滿。而你卻無法去深情回報他們為你帶來的幸福,只有不停地謝謝,再謝謝……直到后來的麻木接受!!!
*
熱情度都是會下降的,不管你是否能永遠保持對某一件事或是某一個人的熱情。下一個熱情度總是永遠沒有第一個那么高。這個可不比某位足球運動員說的踢得最好的永遠是下一個。所以珍惜第一次的相遇相知相愛。
*
走過很多路,見過很多風景,看過很多事,只不過從來沒有一刻停下自己的腳步,心里總是在認為,這一切與我毫無關系,為什么要停下來?
看,當一個人沒了期待后,一切于他而言都是浮云。
*
近朱者赤,近墨者“污”。原本就是一直純潔的小白,只是不小心遇上了能改變小白內心的一群人。
“誒?你剛剛那個是什么意思?不懂。”
別人又說一個笑話:兩個人去女兒國,看到里面種了很多黃花(還是黃瓜?不清楚。),然后一個人就問,為什么這里種了這么多黃花(黃瓜)?另一個就回答:“因為這里是女兒國呀!”
其他人都心知肚明笑開了,只有小白突然問一句:“黃花(黃瓜)跟女兒國有什么關系呢?”
從此小白在他們思想的熏陶下漸漸被毒害了……
*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只有人類才這么傻,明知道無濟于事,還是要白費功夫。可我們有時候還是想要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深度憂郁。
*
君子九不要:
不要鉆牛角尖;
不要被別人的意見左右;
不要一邊說不在意,一邊還說這說那的不是;
不要死較真;
不要把一個人對你的評價當做你的所有;
不要被困在籠子里四處喊人尋求肯定;
不要輕易去評價和大笑一個人所犯的你也有的錯誤;
不要覺得自己一個人就是被拋棄的;
不要比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成績,除非他或她是你基友或閨蜜或真心友……不過也會存在一種可能性,你會失去他們。
*
當傻子和傻子一起對話的時候,那一定是一個非常滑稽可笑的場面,特別是當還有另一個傻子加入后更加讓人大笑不止。
*
抑郁的人假裝不抑郁,不抑郁的人假裝抑郁。你看得到我的表面笑容,我內心的荒涼留給我自己。親愛的,你有資格抑郁,因為我們都有抑郁的因子,可你也要有努力走出抑郁。
這時候不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要聽外界的那個聲音說:“笑一下,你不笑的樣子太嚴肅了,不行哦!你要是笑起來就很好看。”
當你開始了大笑,你就會在逗比的路上越走越遠……
*
出門在外,無論是搭公交還是坐地鐵,無論是搭火車還是坐高鐵,擺在我們面前的經典選擇就是:讓座還是不讓座,霸座還是不霸座?
有人說:現在的老人坐地鐵什么的都是去公園鍛煉什么的,他們的身子骨硬朗的很,根本就不需要我們讓座。我們每天上班下班或是被其他事情勞碌一天累死了,還要給他們讓座,這不是不讓我們活嗎?
有人說:這個位置有寫上你的名字嗎?坐哪不是坐?那么斤斤計較干什么?反正能到達你要到的地方不就好了。好了,不要在我耳邊叨叨,沒有用的。
這個我該怎么說呢?你又有什么想法呢?讀了這么多年的書,難道就沒有一把心中老人常說的標尺嗎?
*
被人家恭維多了,言語和語氣中總難免會透露著一種傲慢姿態,我們應該要多體諒他們,順帶殺殺他們這種令人無語的優越感。
而且我理解從小生活在一個令人羨慕的地方,會講這個地方的語言,當別人問及這點時會很幸福和自豪地說,我就是什么什么人,我會講什么什么話。有優越感沒錯呀,可是我就不明白,有時候這種優越感會變味兒,慢慢成了一種對外來人難以言說的苦澀。不信你觀察看看。
*
在大眾眼中,“白”永遠是第一位。看一個人好不好看,先看他白不白,再看他皮膚好不好。一桿子打翻一條船的人,是常有的。比如這個人是從Z市來的,皮膚略黃黑了點,很正常的黃種人呀,熱帶的。另一個市的皮膚白的人見了,就說Z市的人都皮膚都是黑的。
我說你這不是找不痛快嗎?沒看見人家都不理你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說的話沒有惡意,就只是就事論事。你錯了,人很少是那種心口如一的生物,包括我在內。你口中夸一個人的時候,你心里也許會在貶低這個人。你說就事論事時,你也許語氣中和心里給人的感覺不是就事論事。
這么說吧,你要想不動聲色的拉低某人,你還有要練,說的時候最好是那種無辜的眼神和一本正經的語氣。
*
“你們不覺得冬天和男朋友去這間寺廟朝拜特別有感覺嗎?很浪漫。”
公主夢還做著呢?對呀,不想醒。醒了就會發現自己身邊沒有一點那個人的溫度。
有一點身心俱寒。
*
當我們想到什么事情讓我們心煩意亂的,就會發出一連串的語氣詞。別人一問為什么唉聲嘆氣時,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或者沒有必要說出口。很多時候不就是這樣嗎?自己嘆氣,毫無理由,可能就只是單純覺得想要發出一點聲音而不會讓自己被遺忘吧。
*
我們不能一步登天,因為我們的腿沒有天梯那么長。我們不能運籌帷幄,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遠見。所以一步一步來,顧好眼前事。
*
當別人說什么你就回以什么給他。這是你的選擇,你的權利。而那個人毫無波瀾回應說:“如果當別人說什么你就要回以什么的話,這種人我真的不知道說什么了。”
你不要覺得這句話有多么高尚,襯得自己為人多么狹隘。因為沒有對方的鋪墊,你也不會說出這話。這只能說明,你還不懂得說話的藝術,不懂如何巧妙回應對方。
*
請還給我們孩子一片純真,不要讓他們變得太過于早熟和自私有心機。不要讓他們接觸太多互聯網上的雜物,不要讓他們接受家里大人負面的影響。
如果真的不行的話,請讓我們的孩子變得穩重和懂事可以嗎?起碼在他往后的人生里他還有選擇自己想要走的那條路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