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無意味:后物質時代的意義消減
- (意)馬西莫·萊昂內
- 952字
- 2020-05-28 18:32:09
2.6 網絡蠻噴VS論戰
通過與類似的話語實踐比較,我們可以將網絡蠻噴話語中最為主要的符號成分挑選出來:對話題無感的挑釁、無休止的玩笑、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的施虐等級、網絡蠻噴及其觀眾的雙向匿名性、網絡蠻噴“行為觀察者”的摻和角色等。雖然所有這些語用特征都與社會文化背景密切相關(既是原因又是結果),它們能產生語義效應,但本身卻不是語義性的。因此,我們必須對網絡蠻噴的語義也就是與其相關的特定句段意義單獨進行分析,網絡蠻噴對話題的不敏感,并不證明這一話語實踐可以在任何語義區域開展。為了讓這種話語實踐進行,它應該成為建議數字對話中心的意義領域一個爭論的問題。
在符號域中,意義層面的爭議程度,最終取決于符號域自身的特殊結構(Leone, 2016)。從本質上來講,沒有任何話題能免于爭議,也沒有任何話題天生就具有爭議性。抽象地說,為了讓網絡蠻噴成為一個爭論話題,它的語義區域需要產生兩種對立的價值論。一旦某個話題內部包含潛在的對立觀點,該話題就有可能變成噴子們活躍的語義區。不管怎樣,相似比較與相異比較在該區域中都合適。網絡蠻噴不只是爭論,也不只是挑釁或開玩笑,用格雷馬斯的術語來說,若給予其一定的意義領域,網絡蠻噴便能構建出寄生的位置,因此,噴子們不僅會拋出相反的命題,而且會與對話者的觀點形成如鏡像般的對立。
事實上,網絡蠻噴在社交方面之所以令人不安,根源在于其本身無頭腦,噴子們存在于與對手和受害者的關系中。噴子們的目的不在于表達完全不同的思想,說服對話者和(或)觀眾,而是致力于通過選擇某個爭論點來挑釁,不斷增強對話者的憤怒情緒,從而取悅其如虐待狂般的觀眾,噴子們通常喜歡徹頭徹尾的粗暴。然而,噴子們想要達到話語的效果,他們就要顯得非常蠻橫,同時必須遵守一種特殊的樣態(aspectuality)。事實上,“網絡蠻噴的藝術”,并不意味著作惡者從一開始就使出令人厭惡的論點或路數來彰顯其本性。如果受害者立馬就能意識到他或她正在被“噴擊”,這對網絡蠻噴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虐待性對話就不會長時間持續,然而這種虐待正是數字網絡現象美學的核心。該話語實踐的樣態,在于衡量爭論的粗暴性,考慮到網絡蠻噴語用上的虛構性,所以其最初的矛盾語義立場不會立即展示對話游戲的真實本質,而是將對話者拉入情緒的漩渦之中,繼而開始越來越多、永無止境、令人難以忍受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