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校圖書館轉型發展實踐研究
- 肖友國
- 1777字
- 2020-11-12 18:18:06
1.2 信息資源建設的影響因素
1.2.1 網絡環境的發展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影響
圖書館是融社會文化、教育、科技為一體的綜合性文獻信息收藏與服務的機構,是社會知識資源與信息資源的集散地。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日益滲透和運用,圖書館必然會受到由信息技術環境所帶來的根本性影響與沖擊。
新的信息環境即指計算機網絡環境,它是將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介質相互連接起來,使用功能完整的網絡軟件來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寬帶、高速、綜合、廣域的數字化信息傳播的網絡系統。它以網中設網、國際互聯的形式覆蓋著一個國家乃至數個國家和全球,從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類信息資源寶庫。在網絡環境中,基于傳統的數字化方式存儲,通過通信網絡相互連接,人們可以借助網絡上任一終端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源。用戶只要將自己的電腦與網絡連接,便可不受時間限制,不受信息存放地點的影響,方便地在網上檢索、選擇、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現代信息環境體現出的電子信息資源急劇增長,信息服務網絡層出不窮,用戶信息需求多元化發展的顯著特點,直接而深刻地影響著圖書館系統資源的組織與建設。
1.2.2 圖書館內部網絡環境的發展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影響
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展,在促進網絡環境形成的同時,也促進了圖書館自身網絡化的形成和發展。隨著因特網的發展及在圖書館的運用,當代圖書館呈現出復合性的特征。圖書館在保持傳統的以紙本館藏為載體,以傳統讀者服務為業務內容的同時,又擁有了數字圖書館的內容。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全球共享性等使圖書館真正走向了全球化、一體化。基于各種新的信息技術給予圖書館的技術支持,圖書館從自動化走向網絡化、數字化、虛擬化。圖書館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圖書館的館藏信息資源已拓展為現實館藏(擁有的信息資源)和虛擬館藏(可獲取的信息資源)兩大部分。館藏文獻的數字化、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信息資源的知識化管理與提供、網絡導航等將成為圖書館現代化服務的主要核心內容。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不僅包括到館讀者,也包括了通過網絡利用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用戶。
1.2.3 網絡環境下黨校讀者群的信息需求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影響
根據黨校工作條例的規定,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干部的學校,是培訓、輪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黨校的基本任務可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培訓、輪訓各級領導干部,培養理論干部;二是針對國際國內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科學研究,承擔黨委政府下達的調研任務,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
黨校圖書館是黨校信息資源的中心,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智庫建設提供信息資源保障,是學校辦學的重要支柱。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是圖書館提供信息資源保障服務的基礎和保證,研究黨校讀者群的構成及其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對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黨校圖書館讀者群主要由教師和學員兩大類構成,教師和學員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各有其特點。
1.黨校教師對信息資源的需求
黨校的教研人員既擔負著教學任務,又承擔著黨的決策部門賦予的科研任務。他們有自己的長期研究方向,所涉及的信息系統而專深,形勢迫使他們更多地獲取專業信息,特別是社會熱點、改革現狀、國外社會科學動態等能夠產生科研成果和充實教學內容的信息。那些年富力強的年輕教師,他們對探索新興學科與開拓新的專業方向甚感興趣,渴望在高密度的信息中及時掌握研究領域內的最新動態。他們對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需求范圍廣,對信息資源的理論性、學科前沿性以及時效性要求高,是黨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需要重點保障的讀者群。
2.黨校學員對信息資源的需求
黨校學員大部分是來自各條戰線的各級領導干部和理論骨干,普遍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他們來黨校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參與各類培訓、輪訓以及各種專題研討班等,一般學習時間不是太長。他們需要拓寬視野、深化理論、更新知識,盡快充實自己,提高領導能力和決策水平。除了完成黨校的學習任務,他們還要結合自己的工作特點,解決某一業務中的實際問題并對一些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所以他們獲取信息的注意力集中在改革現狀、社會熱點、管理科學和經濟發展等與其工作有著直接聯系的信息上。他們對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需求一般具有要求理論性、新穎性、針對性的特點。圖書館應根據這些需求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信息資源建設,充分保障學員們在黨校學習期間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