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大學我做主(第四輯)
- 游敏惠 陶丹
- 1057字
- 2020-05-28 18:23:13
友善待人,共同進步
2015年4月27日 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第九周星期一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是“長波班”學員、國際學院學生黨員陳劍韜。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友善待人,共同進步”。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生活氛圍中,這就需要我們以友善的態度與他人相處,共同營造一個充滿愛的溫暖校園環境。
“友善”是人際交往中基本的道德規范。如果人們都能以“與人為善”的態度去處理人際關系,生活中的矛盾沖突會減少許多。我們生活在一個集體之中,互相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有的同學會“怒發沖冠”,大打出手,而有的同學則會友善待人,表達自己的歉意,請求對方原諒,最終雙方握手言和。開闊的胸懷和彬彬有禮的態度,遠比唇槍舌戰更有效,更能顯示君子胸懷。在生活中善于“化敵為友”也是一種能力。
在和別人打交道時,如何做到“與人為善”呢?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寬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時能理解他人、體諒他人。生活中產生一點摩擦是正常的。俗話說,牙齒和舌頭也會“打架”,但是矛盾發生后,能忍耐、包容、體諒他人,尋找方法解決問題,不斤斤計較,才能迅速化解矛盾。所以,只有我們多寬容體諒別人,才能營造和諧的氛圍。
相信大家都聽過將相和的故事。趙國將軍廉頗因上卿藺相如官位比他高而心中不服,處處為難他,給他難堪。但藺相如以趙國大局為重,不和他爭,容忍他。在得知藺相如把國家利益看得更高后,廉頗羞愧難當,負荊請罪,最后兩人也成為刎頸之交,一同守衛趙國。
那我們應如何去友善待人呢?
首先,同學之間需要相互信任,和睦相處。多發現別人的長處,聽取別人的合理建議,當我們與別人意見不合的時候,不固執己見、強詞奪理,要堅持以理服人。不譏笑和戲弄同學,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不傳播不利于團結的話,更不在背后詆毀他人。
其次,同學之間遇到矛盾應坦誠相待,主動化解。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遇到矛盾,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一味指責別人,更不能拳腳相加。
另外,同學們要樂于助人,關心他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學會“換位思考”。一句溫柔的話語、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個鼓勵的眼神,也許就能給人寬慰。
同學們,我們都希望生活在友好、友愛的氛圍中,希望自己的周圍充滿善意、善良、善舉。營造這樣一個人人心情舒暢、處處溫暖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這就需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
我相信每位同學都能成為“友善使者”,播撒和諧的種子。同學們,讓我們用友善的行動讓校園變得更加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