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1章 五十九中離間調虎離山,伐曹魏各顯神通

  • 季漢史錄
  • 千里情牽
  • 3507字
  • 2021-03-27 20:00:00

眾人之中,唯趙云識得田豫,乃言道:“此人心思縝密,智機超群,昔從大王于公孫伯珪處,后因其母病重,遂辭回鄉。大王深愛其才,常深念之,不意竟在此相逢也。”

孟建問道:“此人與大王關系何如?”

云道:“君臣相知,惺惺相惜者也。”

建笑道:“某已有計策取長安矣。”

黃權喜道:“當用何策?”

建道:“離間之計也。丕與彰皆為曹操之子,因丕年長,得為魏王,彰統大兵在外,丕必忌之。可使人散布謠言至許、洛之間,只言曹彰欲聯合漢中王牟取王位,故常令漢中王舊臣田豫伺候左右,以為信使。丕必疑之。時請大王書信一封付于國讓,則長安之地,或唾手可得也。”

權道:“長安城高壕深,本非能力克,況有重兵乎?公威此計與某不謀而合也。”

權遂安排細作入許、洛散布謠言,又使傅肜倍道至劉備營寨,使請書說降田豫。權引大軍繞過藍田,往取長安。曹彰暗思長安空虛,乃欲往救。

田豫道:“彼行此計,實自尋死路也。將軍只需善守藍田,待其軍過,率兵斷其歸路,則趙云可擒也。”

彰道:“初得軍報,劉備已至槐里,馬超亦破北地南下,諸地驚懼,多望風而降。倘若長安有一二宵小為內應,則旦日不復為吾所有也。”

豫道:“張德容、杜子緒皆世之良才,彼二人同守長安,必無虞也。”

彰不聽,只留諸葛誕守藍田,回軍往救。

豫乃暗謂誕道:“吾軍既動,彼必有軍來。諸葛將軍可于藍田四周設下伏兵,待其前來攻城,伏兵盡出,則敵可破也。”

誕以豫不過一校尉,遂道:“不勞足下費心,某自有計守藍田也。”

遂不以為意。及至天晚,果有魏延引一部前來攻城,時諸葛誕尚高臥床榻,聞得蜀兵前來攻城,慌忙指揮。延身先士卒,登上城墻,以大刀劈開一條道路,所過之處,無人能擋。延占據西門,蜀兵一擁而入。誕見大勢已去,大開北門而走。剛出的城門,一彪人馬驟然截斷去路,卻是向寵奉命在此設伏。諸葛誕不敢戀戰,抱頭鼠竄。向寵截殺一陣方回。魏延得向寵替守藍田,既引軍與黃權匯合。諸葛誕引敗軍往見曹彰,彰大怒,便命左右將其拖出砍了,諸將苦勸,方才作罷。曹彰先入長安,黃權令離長安十里下寨,卻并不進攻,彰親引部至權寨前挑戰,黃權使趙云迎戰,彰戰不過趙云,令軍隊沖鋒,黃權、魏延分從兩側包抄,趙云正面迎擊,彰抵擋不住,敗回城中。田豫勸彰謹守城池,彰乃從其言。

卻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流言既起,頃刻傳遍鄴都全城。朱鑠,字彥才,昔曹丕繼位前,有“四友”,為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丕既為魏王,遂令鑠為中領軍將軍,聞得城中流言,慌報于曹丕。

劉曄諫道:“此必劉備反間之計,請大王勿信也。”

鑠道:“鄢陵侯武力絕人,深得將士愛戴,非無窺覬之心,實因大王英武,未得其時也。今劉備寇邊,其若舉長安為亂,振臂高呼,則全國震動也。大王當速調他人守長安,方可保無虞也。”

中書令孫資,字彥龍,素與田豫相厚,乃諫道:“田國讓為人秉義忠烈,必不為叛。”

王朗道:“昔聞其辭別劉備,備挽手長嘆,‘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故終先王一生,其不過一校尉,于大局無礙,當務之急,乃鄢陵侯也。大王可使鄢陵侯捕田豫,若其無叛心,則必遵王令以表忠心也。”

曹丕從其言,既遣許儀為使,傳令曹彰。彰接得軍令,大怒,不從。

張既道:“君侯果欲叛耶?”

曹彰驚道:“非也。今令捕無罪之人,某實不忍為之。”

既道:“古語有云,‘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今不奉詔,倘有小人蠱惑,則君侯危在旦夕也。不若暫且羈押之,待其事平,君侯再求情于大王,方可保萬全也。”

彰道:“謝先生指教。然捕之可以,送往許都不可也。”

彰遂好言安撫田豫,令人將其與其子田彭祖二人暫且羈押在府中,以戰事緊急為由,固不送田豫父子入許都。許儀回報曹丕,丕大怒,欲親率大軍至長安。

華歆諫道:“萬萬不可。大王親至,若彼有心為叛,則打草驚蛇;若無叛心,則圖生猜忌也。微臣以為大王可增兵長安,令其引軍救曹子丹,而使他人守之可也。”

曹丕從其言,遂令曹休引兵五萬往長安替守曹彰,令彰出兵救扶風。及曹休兵至長安,交接已畢,曹彰既命諸葛誕為前部,自率大軍往救曹真。

那馬超所過皆克,直抵槐里,槐里守將賈逵嚴守城池,馬超數攻不下,不料城中舊民念馬家之恩,偷開城門,徑引馬超入城,馬超勢大,賈逵人馬不足萬人,不得已,乃開他門,引敗兵往投曹真。超聞得長安援兵將至,乃問計于潘濬,潘濬密語如此如此,超大喜,遂依計行事。

卻說諸葛誕先行,將至槐里,前面探子回報,有一彪蜀軍殺到,打著“姜”字旗號,諸葛誕列陣以待。見那蜀軍為首一員小將英姿颯爽,驟馬橫槍,單搦主將挑戰。

諸葛誕定睛細看,喝道:“瑯琊諸葛公休在此,汝莫非是姜維耶?”

維笑道:“既知某名,何不早降?”

誕道:“背主求榮之徒,尚有面目立于人前耶?”

維道:“某累世為漢室之臣,奉漢室皇叔,何言背耶?汝祖諸葛豐亦漢朝臣子,汝今助漢賊,不僅背主,亦背先祖遺訓,實為不忠不孝之徒也。”

誕怒道:“小賊休逞口舌,且吃某一槍!”

誕拍馬來斗姜維,斗了三十余合,不敵,撥馬便走,姜維從后趕來,忽有一箭射來,姜維慌忙躲過,卻是曹彰趕至,見諸葛誕敗走,遂取弓搭箭為其解圍。

彰掛了長弓,手握方天戟,亦不答話,直取姜維,兩人相斗百余合不分勝負,維虛晃一槍,策馬而回,曹彰從后趕來,維回馬一槍便刺,彰早有準備,用戟格擋,又相斗三十余合,忽聞曹軍鳴金,曹彰驚疑,用戟隔開姜維,撥馬回陣,因問緣由。卻是諸葛誕見馬超率數千人馬已趕至軍前,誕恐曹彰有失,故而為之。彰暗思這姜維尚如此厲害,何況那馬超,又見那蜀兵兵少,遂揮兵沖殺,馬超揮槍示意,蜀兵扭頭便撤。

諸葛誕道:“蜀兵不戰既退,恐有詐也。”

彰怒道:“某平生所戰,敵皆如此,況今我眾敵寡耶?”

彰迤邐追趕二十余里,忽聽一聲炮響,左邊張翼、張薿,右邊楊千萬、戴陵盡皆殺出,又有張飛引一部不知何時抄了后路,前面馬超、姜維又翻身殺來,將曹軍困于核心。曹彰所率雖是久戰精銳,但長足跋涉,人困馬乏,哪里是蜀兵對手,死傷甚眾。曹彰左沖右突良久,方殺出一條血路,往東撤走,時天色已晚,于路兩側多有火把,喊殺助威,曹彰馬不停蹄,只引數千騎兵直奔往咸陽。咸陽太守魯芝忙開城迎接入內。曹彰所部人馬俱疲,彰令魯芝嚴守城池,其余人馬,休整一日。彼及天明,但見那四面皆為羌兵所圍住。城中軍民大駭。魯芝慌報于曹彰。

魯芝道:“此地距長安五十余里,又是武功糧道所在,長安必不日便知此處之危,派兵來援也。君侯可稍安勿躁,謹守此地可也。”

彰以為然,親督防御不提。卻說扶風城中,聞得曹彰敗走,全軍震動,曹真忙聚眾將商議對策。

曹真道:“今彼破了援軍,又切斷糧道,吾等危矣,當作速撤走也。”

賈逵道:“不可,今若撤走,必中彼伏兵也。”

真道:“卿可有良策?”

賈逵久思無計,乃道:“不若暫且守之,長安若聞鄢陵侯兵敗,必復增兵來援也。”

真道:“倘若援兵又敗確當如何?或劉備本就欲以吾等為餌,圍點打援,確當何如?”

賈逵頓時語塞。

真道:“某意不若趁敵不備,遍插旌旗,偷開城門遁去為上策也。”

遂傳令張郃軍中,趁夜依次退軍。而此時各路捷報已報入劉備寨中,諸將皆爭相慶賀。

石韜進言道:“曹軍今夜必退走也。”

劉備道:“何以知之?”

韜笑道:“彼糧道既斷,援軍又破,不走何為?今敵軍城寨皆遍插旌旗,實為虛張聲勢,欲撤軍之兆也。”

劉備以為然,遂吩咐諸將安排各路設下伏兵。

當日晚,曹真趁夜偷開東門,人銜枚,馬銜環,出城十余里,忽聞鑼鼓大作,前有沙摩柯,左有張苞、張南,右有王平、馮習同時殺出,魏軍兵相駘藉,馬仰人翻,曹真不及慌亂,奮力抵抗,沖突不出。正危難之時,張郃引后軍及時殺至,張郃引兵來回沖殺幾個來回,方尋得曹真,遂收聚諸將,突圍而走,逃往長安而去。

話分兩頭,曹軍諸路皆有敗報,那廬氏多遣哨探,一直不曾有軍至。

徐晃乃與韓浩商議道:“此處并無敵軍,汝可守城,某引一部往斷黃權糧道,則長安之圍自解也。”

二人議定,徐晃便領一萬人馬西進。卻說那黃權出青泥關之時,已令甘寧于山谷之間設下伏兵,及晃軍行過一半,甘寧一聲令下,兩側皆放起大火,寧率精銳于中間切斷曹軍,關中蜀兵亦從前面殺來,山路險狹,曹軍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徐晃浴血奮戰,方才得脫,所率損失過半,遂引殘部退走廬氏。

蜀兵各路軍馬皆各顯其能,唯有關羽所部與曹仁對陣于魯山,兩軍相峙,諸將皆請戰,徐庶只言不可。

關羽道:“某逢戰必先,未落人后,今與曹仁相持日久,只不于戰,未有寸功,而各路皆有進取,某實不平也。”

庶笑道:“君侯在此,猶若猛虎臥于榻前,此所以曹丕十余萬大軍不敢輕離許都也。故君侯軍雖不動,盛威已至,曹丕膽寒,天下皆驚,若論功績,已冠于諸人之上也。”

關羽輕捻長須,微閉鳳目,默然不語。

庶知其心中不滿,暗算時日已相差無幾,遂開口言道:“不過君侯亦無需煩擾,欲建不世之功,只在目前也。”

關羽目露精光,急問道:“元直此話何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田林县| 徐州市| 方城县| 安新县| 洪洞县| 登封市| 天门市| 绥中县| 巢湖市| 溆浦县| 嘉峪关市| 阜南县| 金华市| 二连浩特市| 合作市| 乌海市| 嘉荫县| 涟水县| 利川市| 陈巴尔虎旗| 昆山市| 乃东县| 绍兴市| 莎车县| 清徐县| 克拉玛依市| 元朗区| 濮阳县| 广德县| 泸定县| 怀宁县| 麦盖提县| 科技| 宁强县| 正镶白旗| 广西| 禹州市| 正宁县| 龙州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