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道:“不若后退十里扎營,蜀軍若來,待其半渡擊之,必可大破也。”
張郃以為然,遂依計行事,蜀軍由是不敢過河。及蜀軍退,郭淮等人方與徐晃匯合。
郭淮道:“張將軍乃國之名將,劉備之所深憚者也。如今軍情緊迫,軍不可一日無帥,只有奉張將軍為帥,方可轉危為安也。”
徐晃、杜襲等皆以為然。大敵當前,張郃亦不多辭,既安排軍務防守,急遣快馬飛報長安。時曹操已將大軍二十萬至長安,自恃無虞,不料劉備翻山越嶺直取定軍山,已深入漢中腹部,更斬了夏侯淵,操大驚,急忙率軍經由褒斜道順水進入漢中。
劉備見操已自將軍來,大笑謂左右道:“操雖自來,無能為也,吾必得漢中矣。”
劉備派李緒往換甘寧至營中,因戰線過長,兵力不濟,又書信往成都令諸葛亮速發糧草兵馬支援。然而益州各處多被抽調,已是空虛,諸葛亮心中憂慮,乃請蜀部從事楊洪商議。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也。
洪道:“漢中乃益州之咽喉,存亡之機要也。若無漢中則無蜀,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亮笑道:“孝直隨軍出征,蜀郡無主事之人,某欲擇一人代為治之。素聞季休大才,某故以言相試耳。”
洪拜謝。亮遂表請封洪兼任蜀郡太守,處理郡中事務。亮自調度兵馬糧草至前線不提。
曹操大軍至漢水北岸,張郃、徐晃等人接著,時劉備兵少,已后退至定軍山一帶,依舊依山憑險下寨。操乃率大軍跨漢水,縱橫綿延數十里,安營扎寨畢,操自引軍列成陣勢。劉備亦引軍出陣。龍鳳旗出,三通鼓罷,操坐鑾駕至陣前,呼劉備出來答話。
操道:“販履小兒,自詡仁義,卻屢叛舊主,奪人基業,聚寇以反朝廷,豈不為天下笑話?若尚有良知,可速下馬來降也!”
劉備道:“曹賊休得妄言!爾挾天子,誅忠臣,殺國母,又私自稱王,實乃國之大賊,其罪人神共憤。今既來,吾必替陛下清君側也!”
操大怒,乃令許褚出陣,劉備使黃忠迎擊。
許褚見了黃忠,道:“汝一老卒,非我敵手,卻換張飛來戰!”
黃忠大怒,喝道:“爾欺吾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來將看刀。”
二將相斗,直戰了百余合,不分勝負。劉備恐黃忠有失,乃命左右鳴金。
黃忠回到陣中,許褚卻依舊在陣前叫陣,劉備乃使趙云出陣。趙云白馬如風,槍急如電,直取許褚首級,褚用刀格擋,二將相纏,正是龍虎相爭,互不相讓,打的是眼花繚亂,看的是目不暇接。眾皆驚愕。操看趙云甚是喜歡,令問敵將姓名。
云大喝道:“某乃常山趙子龍也!”
操乃問程昱道:“素不曾問,卻是何人?”
昱道:“昔日袁紹帳下橫穿中原往荊州求援者也!”
操大驚道:“竟是此人!”
操觀二人相斗已久,乃令典韋出陣相助。那邊張飛早已是摩拳擦掌,見典韋出陣,大喝一聲,“賊將休走,燕人張翼德來也!”不及劉備發令,已疾馳而出。四人捉對兒廝殺,所有兵卒盡皆屏息,兵器碰撞,振聾發聵。從晨至午,斗的難解難分。
忽聽山上鼓角聲大作,魏延、劉封從兩側殺來,曹軍皆驚,正慌亂之際,又有甘寧引數十只小船順漢水來斷浮橋,曹軍大亂,后軍爭相奔走,操聞后陣被沖動,遂跳下鑾駕,坐上駿馬,徑往后奔,左右護著,直上至一土丘,操方駐馬,乃于高處指揮,用弓箭射退甘寧,令長槍兵護住軍陣,騎兵左右抄掠。劉備軍見不能成效,亦不戀戰,皆撤回寨中。
龐統乃謂備道:“曹軍遠來,其糧草皆從褒斜道運至。據降卒報,此處往東二十里有山,距漢水較近,可以屯兵。可遣上將據此處以斷曹軍糧道,糧道不通,曹軍自敗也。”
劉備乃問諸將:“誰人愿往?”
黃忠當先請道:“末將愿往。”
張飛、趙云亦請戰。
劉備道:“劫敵糧道,利在騷擾,不宜久戰。翼德嗜殺,不可擔此任也。此事事關重大,吾意使子龍、漢升共同領兵前往,方可無虞也。”
趙云、黃忠領諾而去。而另一側曹操亦想斷備糧道,遂聚眾將商議。
曹操吩咐曹真道:“汝可領兵一萬,往督徐晃所部,從陽平關出擊黃權,破了敵營,切斷糧道及歸路,蜀兵無糧,又無退路,則劉備可擒也。”
曹真領諾,引兵至關上,與徐晃合兵一處,留郭淮守陽平關,引大軍來攻黃權。金牛道狹長,并不利大軍攻伐,黃權早已做好防御,鹿角、鐵釘、蒺藜、強攻硬弩,投石陷坑,一應防御所用,應有盡有。黃權又指揮泠苞、鄧賢、高翔憑山依寨,奮力死守。徐晃、曹真率軍圍攻半月有余,數次幾乎破了防線,終被黃權抵擋回去。黃權前軍抵擋,護著后方糧隊,轉運糧草,絡繹不絕。
另一側趙云、黃忠依著山勢,奪了幾次糧草,操乃遣夏侯惇親自押運,然終是騷擾不斷,曹軍甚憂。
黃忠與趙云商議道:“似此截取糧道,何時才能退得敵兵?某聞曹賊盡屯糧草千萬石于北山,某引一半人馬往燒糧草,子龍固守營寨可也。”
云道:“曹操素喜劫人糧草,豈有不防之理?不若云先引兵一半,前往打探虛實可也。”
忠作色道:“子龍亦欺某老耶?”
云道:“非也,實為將軍擔憂也。”
忠怒道:“某思得計策,斷無有讓人之理也。”
云爭執不過,便商議由忠帶隊前去劫糧。
云道:“主公遣吾二人同領軍至,足知關系匪淺也。即使要去,亦當約定時辰,倘若有失,方可及時救援也。”
忠道:“就以午時為限。”
云道:“若將軍依時而還,則云引兵不動;若逾期不還,云自引兵來援也。”
二人議定,黃忠三更造飯,四更盡起營中人馬偷渡漢水,留副將張著引三百人守住河口。忠率部摸到北山糧草囤積之處,已是五更。忠驟然發難,殺散敵軍,尚不及點火,忽然一聲炮響,周圍伏兵盡起,張郃引兵殺出。黃忠急忙收軍成圍,外圍抵擋敵兵,令內圍數十人于中間點火。張郃見狀大怒,徑奔黃忠而來,忠舞刀來迎。
郃道:“老匹夫諾大年紀,尚能戰耶?”
忠氣得吹須瞪眼,叱道:“爾一常敗將軍,何顏羞辱某耶?”
二將拼殺,蜀兵盡力護著,過不多時,竟丟出數十火把,點著糧草,郃大驚,乃分兵救火,忠見有機可趁,遂引兵斜刺殺出,直奔河口,不料那張著已被于禁引大軍圍住廝殺,禁見了黃忠,只留部分人馬圍定張著,自提人馬來截黃忠,身后張郃亦已撲滅火把,引大軍合圍而來,將黃忠困于核心。
趙云直等到巳時過半,乃謂副將張翼道:“黃漢升許久不回,恐有不測,汝且引兵護好營寨,某率數十騎先往探之。倘若無事,某自引軍回,亦不違先前之約也。”
言罷,云自引數十騎下山來探,遠望見漢江水側有人廝殺,頓感不妙,提槍縱馬沖將上去,數十騎猶如利劍,破開曹軍,直沖將上去,無人能擋。于禁部將于盛素有悍勇,揮大斧擋住去路,被趙云一合刺死于馬下。又進一程,又有張郃部將焦炳殺至,被云回馬一槍,刺中胸膛而死。云尋著黃忠,忠已身披數傷,二人合力殺出重圍,未見一合之敵。及出圍,黃忠乃言張著尚被困在軍中。云又率數十騎翻身殺入,一桿槍舞的是出神入化,變幻無窮,見者膽寒。張郃、于禁皆不敢近前。云又救了張著,突圍而出,剛殺到南岸,卻見曹操援兵已然大至。趙云傳令緩行,與曹軍時遠時近,且戰且走,直退至營中,曹軍緊隨其后。
張翼接著趙云,看那曹軍來勢洶洶,鋒不可擋,趕忙關閉營寨。
云道:“賊兵眾,雖關閉營寨,促難防也。卻大開寨門,偃旗息鼓,汝領軍全部埋伏,觀某破敵。”
曹操大軍欺近,見如此情形,料云有詐,果然不敢近前。云大喝一聲,曹軍惶恐,僵持片刻,日已西斜,云長槍一招,戰鼓擂雷,萬矢俱發,曹軍中箭者無數,趙云、黃忠伏兵盡出,曹軍不知敵兵多少,自相踐踏,四散潰逃,落漢水而死者無數,云、忠大勝而回。
及回得營中,黃忠乃道:“燒糧未成,某之過也。恐曹賊必嚴加防范,難有可趁之機也。”
趙云寬慰道:“將軍乃主公之股肱,平安歸來,又挫敗曹賊,已是大勝也。”
忠道:“若非子龍,某命休矣。”
黃忠乃拜謝趙云,云忙扶起,二人由是結為生死之交。正此之時,忽報主公遣陳廷前來,二將忙請入內。
陳廷道:“幸二位將軍拖住曹軍,軍師已遣甘將軍引一部燒盡北山糧草也。主公故命廷來告之。”
二人面面相覷,皆稱贊龐統神機妙算。次日,劉備親率部來,重賞二將,又至營前觀看,深嘆道,“子龍渾身是膽也。”由是軍中皆稱趙云為“虎威將軍”。
曹操糧草被燒,遂避而不戰。劉備乃命劉封每日至陣前挑戰。操大恨之。
甘寧乃請道:“今曹軍皆喪膽,末將請領百騎,趁夜往劫曹營。”
張飛叫道:“百騎有甚鳥用,又破不得賊兵?且給我萬余人馬,必斬曹操首級也。”
備阻止張飛,乃謂寧道:“曹操素嚴軍紀,將軍欲往,可多將人馬,吾使翼德、文長為汝后應。”
寧道:“擾敵不在兵多,末將只需百騎,但折一人,亦不算功。”
備問計于龐統,統道:“甘將軍果將帥之才,此行深諳兵法也。”
備遂從之,恐其有失,命陳到撥白毦兵一百于甘寧。白毦兵盡皆能征慣戰之精銳,乃劉備之親衛也。備又暗令張飛、魏延等將以為后應。甘寧得兵,犒賞百人,以酒賜之。
寧道:“某等此行雖只百人,但必成大功也。切勿擔憂。”
眾人道:“吾等久隨主公,皆不畏死!”
寧大喜,乃令諸人更插長翎,于夜三更,挑開鹿角,偷入曹營。甘寧令四處放火,喊殺聲不斷,那曹操從睡夢中驚醒,急步出得大帳,典韋、許褚已護于兩側。曹軍混亂,大喊敵襲,操急傳令諸軍整頓人馬,皆舉火把,欲要死戰,卻不知那甘寧已領百騎破圍而還。此行殺敵百余,果未折損一人。甘寧至備寨中交令,備大喜,大賞甘寧,賜絹千匹,寶刀一口,金甲一副。此行兵士盡皆封賞。
龐統道:“借此良機,某有一計,可令曹軍喪膽,曹操必不日可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