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抗外辱力拒猛虎,攘內患欲擒蒼狼

袁術素有并徐州之心,聞得劉備接管徐州,便欲趁其立足未穩進取之,恰在此時,呂布引軍投備,袁術方止此念。今聞劉備已接朝廷指令欲興兵伐己,頓時大怒,命紀靈為大將,統兵十萬進犯徐州。劉備不得已,乃命張通、陳登、陳群等守城,與關張二將統率大軍往拒袁術。

徐州內憂外患,世家大族多有二心。是時,陳登守下邳,乃密回彭城與父陳珪商議。

登道:“徐州,四戰之地也。使君至徐州日淺,根基未穩,北有袁紹,南有袁術,西有呂布、曹操。此時使君大興兵戈,徐州之地,恐又遭連年戰火矣?!?

“何出此言?”其父陳珪,字漢瑜,問道。

登道:“呂布文有陳宮,武有張遼、高順等輩,更兼有并州狼騎戰無不勝,陷陣營攻無不克。此次使君引兵在外,其必發難。張世繼雖才不及關、張,然生性謹慎,城中即使有呂布內應恐也難以得手,若然如此,勢必形成兩軍僵持。呂布攻城不得,又懼使君引軍回援致使兩面受敵,必將南連袁術,共伐使君。是時使君與呂布、袁術相爭于內,袁紹、曹操坐視于外,則徐州百姓苦不堪言也。”

珪道:“依汝之意,卻當如何?”

登道:“呂布狼行天下,素無信義,又好禮寡恩,必難成大事;使君雖有容人之雅量,卻過于婦人之仁,拘泥小節。均非安徐州之首選也。當今天下,可救徐州且能成大事者,必是袁紹與曹操。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然此時袁紹與公孫瓚相爭于北,無暇南顧;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知人善任。此次非曹操不能解徐州之難也。不若如此如此,則徐州可稍免戰禍,即使不濟,徐州為呂布所得,吾等亦可就內圖之也?!?

陳珪默思良久,哀嘆數聲,點首示意。

大軍開拔之時,劉備曾對張通言道:“徐州乃某之根本也。方今內患未平,外有強敵,非強將不能守也。云長驕士大夫,益德不恤小人,汝隨某征戰數載,謹慎干練,似此重任,非汝莫能當之?!?

通聞言,感激涕零,跪拜于地,誓死以報。及大軍去,通便兵不解甲,馬不卸鞍,城中軍將,盡皆戒酒,又命親衛巡視各處,若有怠慢,嚴懲不貸。然城中人心渙散,卻非如此所能安。士族豪門恐劉備不能守徐州,各懷異心,其中多有派親信往小沛結交呂布者。張通連捕得十數人,其勢稍止。又過十余日,張通親衛于夜捕得一名細作,并從其人身上搜得一封予下邳相曹豹之書信。張通大驚,乃密與陳群、陳珪商議。陳群,字長文,現為徐州別駕。

群道:“曹豹與呂布已有秦晉之實,此信恐非空穴來風也。然曹豹終究亦是大將,臨危之時自捕大將,恐與戰不利,不若將計就計,從中圖之。一則昂揚我軍士氣,一則安定惶惶人心?!?

通道:“通亦思及此。然呂布將士驍勇,恐有不當,反弄巧成拙。故召二位前來商議,以應完全?!?

劉備常言,陳群識大局,陳珪多急智。通乃問計于陳珪,珪略思索片刻,便計上心頭,并將計劃告知張通、陳群。二人大喜,遂依計行事。

曹豹許久未得呂布回信,心疑事有泄漏,一日三驚,然而探查城中依舊如常,其心稍安,認為時機成熟,便修書一封,秘遣人聯絡呂布,約于明晚三更,以舉火為號,開門獻城。

呂布得曹豹書信,便與謀士陳宮商議此事。陳宮沉默片刻,略算時日,劉備離城已有月余,又細細盤問來人,亦無破綻,便請呂布出兵。布聞聽其言,大喜,一躍而起,火速傳令整頓兵馬,留張遼、高順守城,其余盡皆隨布輕裝簡從,悄悄往彭城行進。

是日夜,呂布引著大軍,人銜枚,馬銜環,埋伏于彭城之外,專侯號火。時近三更,城墻之上,突見火光閃爍,呂布大喜,急引大軍沖向城門,及至近時,方見城門緊閉,呂布心中不安。呂布正要喊城,卻聽得一聲炮響,城頭箭如雨下,繼而燈火齊明,槍列入林,大旗開出,赫然見陳群一身冠甲立于旗下。

陳群俯視城下,喝道:“呂布匹夫,使君如此厚待于汝,汝竟刀劍相向,忘恩負義耶?現城中奸細已然盡誅,汝可速速下馬就擒,待使君回師之時發落可也!”

陳群又從城頭丟下一物,呂布用火照之,正是岳丈曹豹首級。呂布大怒,便要攻城,陳宮急忙勸阻,道:“敵軍早有準備,恐有伏兵,不若且退。”

呂布不以為然,道:“公臺多慮。敵軍若早有準備,盡可開門納我軍入城,就城中一股殲之。何需于此?”

宮道:“其必是兵力不足,放吾軍入城,恐為吾軍所趁也?!?

呂布充耳不聞。陳宮見其主意已決,乃說深夜攻城不便,勸暫且扎營休息,嚴防敵軍偷襲。布意稍解,遂命人圍城安營。安排已畢,布剛要休息,只聽喊殺聲大震,一彪人馬從背后殺出,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為首一將,虎背熊腰,手舞長槍,正是張通。張通廝殺一陣,趁呂軍尚未及反應,便已引軍撤回城中矣。呂軍勢大,西涼兵馬彪悍,威懾彭城。但經此場廝殺,張通斬殺呂軍千余人,卻少有損失,城中士氣大振。

翌日,呂布領軍擺開陣勢,于城外叫戰。然而無論如何侮罵,張通只是閉門不出。布怒不可遏,命大軍強行攻城,張通親立城頭指揮防御,宛若磐石。呂布久攻不下,焦慮不安,乃問計于陳宮。

宮道:“將軍勿憂,現徐州治下多與劉備貌合神離。且除下邳、彭城二處兵馬尚可,他處盡皆空虛。下邳守將陳登雖有才智,然其兵力防守有余,進攻不足,故亦不足為慮。將軍只要引軍圍住彭城,調高順及陷陣營前來助陣,由張遼守小沛,以為根本。另命宋憲、魏續、侯成各引一軍巡他郡。某再出一策,必使劉備自顧不暇,徐州遲早為將軍囊中之物也?!?

布問道:“計將安出?”

宮道:“袁術為人,好大喜功,睚眥必報,且欲圖徐州久矣。將軍不如備厚禮外聯袁術,遣一能言善辯之士往說之,只言劉備不日退兵,使議其后,及將軍奪得徐州,則與之平分之。則袁術必喜而從之也?!?

布以為然,于是遣謀士許汜備厚禮往見袁術,其余眾將依計行事。

話分兩頭,且說張飛引軍先行,剛過睢陵,正遇紀靈引軍殺至,兩軍對圓。張飛出陣喚紀靈交戰。

紀靈大怒,正要出戰,只見一馬飛奔而出,大叫道:“汝一無名下將,何勞紀將軍出手!”

來人正是副將荀正,張飛環眼怒睜,眉毛倒豎,拍馬直取來人。兩馬相交,一合捅死荀正于馬下。紀靈大喝一聲,手舞一口五十斤重三尖刀,提馬來戰張飛,戰三十余合,靈抵敵不住,撥馬便走,飛大喝一聲揮軍掩殺。此時劉備、關羽已然趕到,見張飛得勝,亦驅兵殺將而來。紀靈一路奔逃數十余里,棄了盱眙,至淮陰河口方才止步。至此紀靈不敢交戰,遣人求救于袁術,時而命軍隊偷襲劉備,皆為劉備所破。袁術聞得紀靈軍報,大罵紀靈不止,又恐劉備長驅直入攻入南陽。于是聚群臣商議進兵之事,數日未果。正此之時,呂布使者已至壽春,將布信函呈于袁術。

術看罷來信,大罵道:“呂布小兒何許人也!竟欲與孤平分徐州?可笑至極!且待孤破了劉備,再擒此賊!”

長史楊弘出班道:“主公,可記前呂布攻兗州之事乎?與今似也。然劉備不若當年之曹操,而主公卻非陶恭祖所可比也。不若且與劉備休戰,使其能速回軍往援,主公卻暗中增兵于紀靈,待其兩敗俱傷,吾等坐收漁翁之利,豈不妙哉?”

袁術聞言,喜上眉梢,便遣許汜先回,又令袁渙作書一封與劉備。袁渙者,字曜卿,陳郡扶樂人。因避地江、淮間,為袁術所獲。術每每有所咨訪,袁渙常秉正直言,術不能曲其志,卻敬之不敢不于禮。豈料文書初成未發,卻接得大將紀靈軍報,劉備已撤出境內。袁術遂命紀靈按兵不動,更益精兵兩萬,靜候軍命。

原來劉備先一步得張通書信,知徐州戰事危機,于是引關、張趁夜突襲紀靈,紀靈擋之不住,損失頗重,更是堅守不出。逾二日,靈未見劉備來攻,方遣斥候巡察,才知備已退軍多時。紀靈不知劉備如何盤算,遂火速報于袁術。

且說劉備領軍回援,依照信中陳珪所獻之計,繞過彭城,直襲小沛。呂布聞得劉備回軍攻小沛,頓時大驚失色,思彭城堅固,急切難下,又恐小沛不保,便欲引軍回援。

陳宮諫道:“將軍莫急。張文遠乃世之虎將,小沛必無所失?,F若回援,必遭劉備伏擊也。時兩軍其勢相當,相持曠日持久,必為他人所趁也。為今之計,不若先鞏固瑯琊、東海、廣陵三郡。一面張榜安民,一面命士家豪族暗召其部,不過月旬,劉備必敗也?!?

呂布心亂如焚,哪里肯聽,成廉、曹性齊上前道:“將軍縱橫天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何懼一販履之徒?末將愿為先鋒,必殺劉備一個雞犬不留!”

呂布以為然,乃命棄了彭城,回軍小沛。豈料大軍初動,驟聽得外面喊殺聲四起。急忙趕出營帳,只見南面有一軍殺入陣中,為首一將腳踏烏騅馬,手握丈八矛,虹髯黑面,豹頭環眼,正是張飛!直向城中殺去。而城中張通亦引兵五千前來接應。呂軍一時間混亂如粥。呂布見此情景,躍馬挺戟來戰張飛,大戰數十合不分勝敗。另一面張通正引軍沖突之間,呂布部將李鄒大喝一聲,挺槍而來,張通亦不答話,交不十合,將其劈為兩段。時高順營帳在前,聞得軍亂,便引七百陷陣營往阻張通。陷陣營勇猛,張通所引軍眾,頓為所阻。張通亦被高順圍于陣中。張飛、張通奇襲失效,呂布軍隊漸漸恢復過來,眼看形勢即將逆轉,劉備大軍驟然從西面殺來,呂布不能抵擋,大敗而走,軍士四散逃竄。高順見情勢不善,乃引陷陣營護陳宮而去。劉備大獲全勝,降者無數。

劉備及至下邳,重賞張飛、張通等人,又拜謝陳群、陳珪道:“若非公等盡力,劉備現已無家可歸也!”

眾人慌忙還禮,劉備拉住陳珪之手,道:“此皆漢瑜兄之功。若非公謀,備何能如此迅捷殺敗呂布也!”

珪道:“此非珪之功,乃眾人之力,使君之洪福齊天也。但不知主公伏兵安排何如?”

備笑道:“漢瑜兄高謀,某已知會云長,令其伏于呂縣一帶也。然某有一事不明,公何以知呂布必然急于回軍小沛耶?”

珪道:“此事易耳。呂布,孤狼也,孤狼必眷巢。且呂布自詡無敵于天下,必小覷天下人物,視使君之軍如無物也。”

眾人皆以為然。

正相談之際,陳珪又道:“前番使君之所以留呂布者,蓋因其勢孤來投,不忍相拒;今受呂布之害,伐之亦非不義。使君應當機立斷,趁其勢弱盡早除之,莫再養虎為患也?!?

張飛聞言,怒道:“大哥,陳公所言甚是。這三姓家奴好不識抬舉,哥哥好心收留他,他卻恩將仇報!必捅死這廝,方能消恨也!”

備道:“雖然如此,然則我軍長途奔波,猶如強弩之末,還是歇息幾日方可?!?

陳珪諫道:“不然,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還望使君勿以為勞也。”

劉備以為然,乃犒賞眾將士,命大軍于城外安歇一日,翌日起行。

呂布于路召集殘軍,擔心小沛為劉備所破,命成廉、陳宮引步兵隨后,自引高順及騎兵先行,另遣人召宋憲、魏續、侯成引軍前來助戰。陳宮、成廉恐呂布中了劉備埋伏,引眾于后沒命追趕,眼看行軍速度漸趨緩慢,成廉大喝軍士趕上。陳宮畢竟是文雅之士,經不得如此顛簸,正體乏智困之時,停馬稍作歇息,心想劉備、張飛率大軍往彭城救援,張遼智勇雙全,關羽一軍豈能破得小沛?其必不在小沛。抬首望向小沛方向,猛醒此時所過之地,左右夾山,道路狹窄,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急忙大呼撤軍,只聽此時一聲炮響,兩下伏兵盡起,將其部隊攔腰斬作兩段。成廉大驚,喝令眾軍士努力向前。軍士疲敝,不堪為戰,成廉大罵,抬頭忽見一人手提青龍偃月刀,赤面長髯,所向披靡,于是率親衛殺將而去,欲斬敵將以安軍心。那人見成廉殺到,催馬迎將上來,不過三合,斬成廉于馬下,只聽那將喝道:

“某乃關羽關云長,敵將已死,降者不殺!”

呂軍人困馬乏,見此情景,一時之間降者無數。陳宮欲趁亂逃走,為關羽所擒。

呂布好容易撤回小沛,見得城中依舊飄著自家旗號,心中稍安,張遼見呂布引數百騎而回,因問其故,呂布細說原由。

張遼愕然道:“吾日夜守城,未曾見得劉家一兵一卒,豈會稟知將軍小沛被圍耶?”

呂布方知自己為劉備所算,大罵劉備不止。張遼又問軍師何在,呂布說及與成廉一起引步兵隨于后,不多時便到,說罷便急回府去了。豈料連續二日,未見陳宮、成廉軍隊蹤影,呂布心中憂郁,隨張遼、高順于城頭巡視,遠遠望見塵煙大起,及至近時,卻見得大旗之上,赫然寫著一紅色大字“關”,正是關羽旗號!

關羽兵至城下不遠處,約住陣腳,立于陣前,喊道:“呂布小兒,關某今次遠道而來,特有薄禮相送,不成敬意!”

說罷,一小??珩R驟然馳來,將一物丟至城下,轉馬便走。城上眾將士定睛一看,大駭,正是成廉首級。呂布目瞋出血,眾軍士多有沮喪。

只聽城下關羽又道:“呂布小兒,某家兄長以禮相待,視爾為上賓,爾卻背信棄義,反戈相向!陳宮、成廉已盡為某所誅,爾若尚有羞恥之心,速速開城投降,或可饒爾一命!”

呂布大喝道:“關羽小兒欺人太甚!”

布剛說罷,卻見城門已開,一人早已飛馬舞戟而出,正是張遼。關羽催馬向前來戰張遼,近看得此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器宇軒昂,且身手不凡,頗生愛才之心。

羽架住戟,與遼言道:“吾觀閣下乃頗明事理之人,怎會屈身于賊,助紂為虐?”

張遼怒目而視,喝道:“多說無益,還吾公臺先生命來!”

張遼與關羽斗五十余合不分勝敗,雙方鼓聲大震。又相交二十余合,張遼不敵,虛晃一記,回身便走,關羽亦不追趕。時呂布早已率軍來至城下,擺開陣勢,見此情景,腳催赤兔馬,手舞方天戟,便來戰關羽,與關羽交手五十余合,招式大開大合,愈戰愈勇。關羽連斗二人,體力不支。布見關羽刀法漸亂,揮戟直刺向關羽胸口。關羽頓感不妙,驚出一身冷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州市| 临西县| 呼玛县| 霍林郭勒市| 兰坪| 湘阴县| 水富县| 繁峙县| 东平县| 新宁县| 商洛市| 柯坪县| 环江| 海城市| 东乌珠穆沁旗| 醴陵市| 龙门县| 丰县| 庆安县| 刚察县| 雅江县| 广水市| 嘉善县| 张家川| 鄱阳县| 苍溪县| 乌兰浩特市| 镶黄旗| 石河子市| 惠水县| 阿拉善右旗| 华坪县| 萨迦县| 长岭县| 通渭县| 曲沃县| 鄱阳县| 泰和县| 兰州市| 阿克苏市|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