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十五回陳宮巧言救主,許攸挾憤投敵

只聽徐庶言道:“吾等客居荊州,若冒然拒之,倘一二小人鼓噪,則主公見隙于劉荊州也。故主公當(dāng)此一行。然此行實屬兇險,可令重將于新野整頓兵馬,耀武揚威,以成震懾,于路遣哨探扮作百姓,主公更攜精銳將士護(hù)衛(wèi)左右。倘若主公有難,救兵則立可至也。”

陳宮道:“臣愿隨行。事若不諧,再密施一計,可保主公無虞。”

眾武將聞言,均欲前往護(hù)衛(wèi)。劉備乃使趙云、陳宮引馬步軍三百隨行,一干人即日赴襄陽,留關(guān)羽、徐庶總領(lǐng)新野軍政要務(wù)。蔡瑁出郭迎接,其意深恭。隨后劉琦、劉琮二公子,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劉備見二公子俱在,并不懷疑。劉琦乃先送備至館舍歇息。趙云率三百軍護(hù)衛(wèi),兵不卸甲,劍不離身。云更是行坐不離左右。寒暄禮畢,諸人坐定。

劉琦道:“父帥氣疾作,不能行,故勞叔父代為撫慰各處官僚,以示扶勸之意。”

劉備道:“吾本不敢當(dāng)此,即受兄命,不敢不從。”

及劉琦退,陳宮入言于劉備道:“蔡瑁視吾等如心腹之患,今殷勤來迎,料必有詐。當(dāng)慎防之也。”

次日,人報荊州九郡四十二州官僚俱已到齊。

蔡瑁預(yù)請蒯越,密謂越道:“劉備,人雄也。倘使其久居荊襄,必為禍不淺。可就今日除之。”

蒯越道:“恐失士民之望。”

瑁道:“吾已領(lǐng)劉荊州密令在此。”

越道:“吾聞關(guān)羽于新野整兵備戰(zhàn),無論是否得手,恐荊州難免一戰(zhàn)矣。”

瑁道:“劉備即除,彼群龍無首,不足為慮也。”

越道:“既如此,可預(yù)作準(zhǔn)備。”

瑁道:“東門峴山大路,已使吾弟蔡和引軍守把;南門外已使蔡中守把;北門外已使蔡勛守把。止有西門不必守把:前有檀溪阻隔,雖有數(shù)萬之眾,不易過也。”

越道:“吾見趙云行坐不離左右,恐難下手。”

瑁道:“吾于城中密伏五百軍準(zhǔn)備。”

越道:“可使文聘、王威二將軍另設(shè)一席于外廳,以待武將。先請住趙云,然后可行事也。”

瑁從其言。當(dāng)日殺牛宰馬,大張筵席。劉備一行進(jìn)至州衙,眾官已皆至堂中。劉備主席,二公子兩邊分坐,其余各依次而坐。趙云帶劍立于劉備之側(cè)。文聘、王威請趙云赴席,云推辭不去。備令云就席,云勉強(qiáng)應(yīng)命而出,只留陳宮在側(cè)。蔡瑁將外圍的鐵通一般,又令人先遣備所率三百兵馬回館舍。時陳到在外節(jié)制三百兵馬,暗思:軍師有言,事無大小,均需稟報。乃遣人往告陳宮,宮已料知八九,遂密囑如此如此,既令陳到引軍回。又見劉備起身如廁,伊籍隨后跟去,不多時雙雙而回。

陳宮道:“菜生?”

劉備道:“然也。”

陳宮道:“何時覺?”

劉備道:“酒半酣已。”

宮知其事,乃往二公子劉琮處把盞,密言于劉琮道:“請公子更衣。”

劉琮不明就里,乃起身如廁,宮隨后而至。

宮見四下無人,乃道:“蔡瑁欲陷尊父于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公子可曾聞乎?”

劉琮驚愕道:“不知也。”

宮道:“蔡瑁欲席間殺我主公,無端擅殺皇帝欽明皇叔,是為不忠;不匡復(fù)漢室而自相殘害,愧對列宗,實為不孝;負(fù)百姓之望,是為不仁;無兄弟之情,是為不義。倘有益于君,或可行也。然行此舉,云長必率新野虎狼之師來為主公報仇,兩家相爭,非促日可平者也。曹操、張魯、孫策趁隙而來,則荊州頃刻間不復(fù)為尊父所有也。且尊父尚在,蔡瑁已不聽號令,若尊父他日仙游,恐荊州亦不復(fù)姓劉矣。”

劉琮大汗,慌問計于陳宮。

宮道:“公子即稟尊父,使強(qiáng)來州衙,可保無事。”

琮以為然,牽馬徑出州衙,有蔡瑁將士攔住去路。

琮喝道:“爾等欲造反耶?”

士兵慌稟:“蔡都督將令,宴席期間,禁止出入,小的不敢違抗。”

琮怒道:“蔡都督亦是吾劉家家將,爾等何敢造次?”

琮乃斥退攔路士兵,策馬奔劉表住所而去。

卻說蔡瑁引兵于外坐等時機(jī),約算時辰剛好,乃率兵圍定州衙,自引將士突入。眾文武官僚不知何事,頓時嘩然。趙云頓感不妙,持槍護(hù)于劉備、陳宮之前。

劉表從子、平東將軍劉磐望見蔡瑁引兵而至,大喝道:“蔡都督意欲何為?”

瑁答道:“奉劉荊州令,特來誅殺劉備。”

又一人道:“可有文憑?”

蔡瑁視之,乃是南陽宛人,中郎將文聘,字仲業(yè)。

瑁乃道:“事屬機(jī)密,恐有泄漏,未曾書寫。”

瑁恐眾人詰責(zé),揮兵殺來,荊州諸將不好相幫,趙云連殺近身者十余人,蔡瑁命弓弩手圍定,便欲放箭,忽聽身后一人大喝道:

“不得無禮!”

蔡瑁回身望去,卻是劉琮攙扶劉表而來,陳到所率三百軍士亦聚于外圍。蔡瑁見了劉表,惶恐伏地。

表本體虛,氣得面白如紙,責(zé)罵蔡瑁道:“汝焉敢害吾弟。”

命人拖出斬之。眾官皆拜伏求情,表怒猶未消,大罵瑁不止。

劉備亦拜請道:“若殺蔡都督,則備不能安居于此也。”

表怒道:“吾看玄德之面,盡且饒汝死罪,若再敢犯,定斬不饒!”

蔡瑁搗頭如蒜。表使蔡瑁向劉備請罪,劉備扶起不談。表由是病體轉(zhuǎn)重,當(dāng)日宴席不歡而散。

卻說關(guān)羽于新野整兵揚武,為宛城太守溫恢探得,乃據(jù)實上報此事。

曹操得信,乃與群臣商議:“劉備于新野日趨壯大,恐于吾軍不宜。”

郭嘉道:“丞相與袁紹戰(zhàn)事膠著,不宜善起兵戈。臣有一計,必使劉備無暇北顧。”

曹操道:“愿聞。”

郭嘉道:“陳公臺現(xiàn)為劉備軍師,其家眷皆在東郡,丞相不若大張旗鼓送還于彼,并揚言劉備與丞相密議襲取荊州。劉備勢大,表本懼之,若得此信,必疑有他。于后掣肘,則備無暇北顧也。”

操善其策,依計而行。

忽有賈詡由外而入,言道:“某有一計,可破袁紹也。”

操與眾人商議多日,未有良謀,今聞此言,驟然精神,急問之。

賈詡道:“昨日細(xì)作來報,袁紹遣審配至鄴督糧草,此人專而無謀,又與謀士許攸不合,可作文章。向聞許攸貪而無止,若是鄴城內(nèi)應(yīng)告發(fā)之,配必收治其家小。紹為人狹窄,思攸與丞相有舊,必疑而不用。許攸狂傲,不甘受辱,或?qū)稇崄硗叮m時知彼知己,必可勝也。”

操大悅,就令賈詡處置此事。詡領(lǐng)命而去,操又命安排防守,潛細(xì)作往袁紹寨前謠言許攸有投曹操之意,袁紹軍中議論紛紛,許攸想來孤傲,少有人能與之相處,故攸尚懵然不知。

卻說劉表養(yǎng)了許久,身體稍愈。忽有蔡瑁來報:“民間傳聞,劉備與曹丞相勾結(jié),欲奪荊州。操先遣還其謀士陳宮家眷以為信。”

表不信。蔡瑁又道:“主公賓客王粲、司馬芝可為證。”

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人,乃太尉王龔曾孫、司空王暢之孫,善屬文;司馬芝,字子華,乃河內(nèi)望族司馬一脈。

表乃召二人至,因問此事。

二人俱答道:“但聞曹丞相遣還公臺家眷,余皆不知。”

表心中憂郁,乃使長子劉琦往新野探聽此事。劉琦至新野,劉備出郭相迎,設(shè)宴款待,相談甚歡。

琦道:“家父病體未愈,誤中曹操奸計,以為叔父欲奪荊州,故遣侄來,探知一二也。”

備起身謝道:“賢侄明鑒,望善言賢兄,某斷無此念也。”

及酒酣,劉琦突然墮淚,劉備因問其故。

琦道:“繼母蔡氏,常懷謀害之心;侄無計免禍,幸叔父指教。”

琦每與劉備私語,常言及此。備甚是憐憫,善勸其小心盡孝,或可免罪。琦點頭應(yīng)之,依舊流涕不止。是日罷,琦回荊州,為劉備善言于劉表。表遂不為疑。蔡瑁以為劉表存心護(hù)備,欲立長子劉琦,故常與蔡氏密商計議不提。

后兩月,審配果以貪斂財務(wù)之罪名殺許攸家小,具書報于袁紹,紹得書大怒,欲斬許攸,張郃、高覽等將為之求情,方才告免。許攸氣憤難忍,當(dāng)夜便潛出營寨,往投曹操,勸操興兵夜燒烏巢。及袁紹聞之,為時已晚,烏巢糧草已然被燒,守將淳于瓊、眭元進(jìn)、韓莒子、呂威璜、趙睿等盡被曹軍所殺。謀士郭圖乃勸袁紹反襲曹軍營寨,紹遣大將張郃、高覽引兵往攻,卻誤中曹軍伏兵。郭圖為免己罪,獻(xiàn)讒于袁紹,歸罪于張郃、高覽,二將不得已,俱降于操。許攸勸操以此二將為先鋒,作速攻之。操從其言,遂大破袁紹,顏良、袁尚等護(hù)住袁紹,死戰(zhàn)得脫。曹軍大獲全勝,紹將沮授因囚禁,急走不脫,被操所獲。沮授誓死不降,為操所殺。操迤邐追襲袁紹,紹直逃至黎陽北岸,匯合大將蔣義渠,方招諭離散之眾。紹因思田豐之言,痛哭流涕,謀士逢紀(jì)恐田豐復(fù)掌大權(quán),譖言之,紹由是派人先往冀州于獄中殺死田豐,后引兵還冀州。是年乃建安五年也。

建安六年,策又往襲黃祖,黃祖大敗,欲逃往襄陽,被策將陳武輕舟趕上射殺,梟首而回。其將陳就、鄧龍亦死于亂軍之中。大將蘇飛護(hù)著其子黃射沖出重圍,投奔襄陽去了。策欲統(tǒng)得勝之師進(jìn)攻襄陽,忽又報境內(nèi)賊寇復(fù)起。

策大愕:“賊寇復(fù)起,是何道理?”

周瑜道:“黃祖雖無能之輩,卻深得劉表倚重。今黃祖為我所殺,其必來報仇。倘新野劉備亦助劉表來攻,兩軍相持日久,賊兵四起,則吾進(jìn)退維谷也。不若先回柴桑,一來震懾賊寇,二則以逸待勞,可謂兩全之計也。”

策從之,乃引軍回柴桑,于路獲一細(xì)作,卻是吳郡太守許貢欲上表漢帝之書信也。其書略曰:

“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宜加貴寵,召還京邑。若被詔不得不還,若放於外必作世患。”

策覽書大怒,斬其使,遣人假意請許貢前來議事。及貢至,十余名勇士一擁而上,驅(qū)散侍從,將其捆綁來見孫策。策見了許貢,擲書于地,大罵不止,貢啞口無言。策遂令武士將貢絞殺,又遣人抄沒其家,獲書信數(shù)封,頓知江東賊寇不斷之緣由。直氣得孫策眉毛倒數(shù),咬碎鋼牙,勢要殺死此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 营山县| 大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天全县| 丘北县| 潼南县| 杭锦后旗| 东源县| 安顺市| 沙雅县| 遂溪县| 孝感市| 五指山市| 蚌埠市| 荔浦县| 香格里拉县| 白银市| 泸州市| 邛崃市| 土默特右旗| 衡阳市| 麟游县| 车致| 翼城县| 玉田县| 双鸭山市| 准格尔旗| 丁青县| 景德镇市| 巫山县| 垣曲县| 太谷县| 清镇市| 泾川县| 莱阳市| 农安县| 洪江市| 郴州市| 台山市|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