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哺育

  • 杜鵑記
  • A元霜
  • 2846字
  • 2020-05-14 20:17:00

范寧看過不少重生的小說,也就是當個消遣而已,沒想到這件事竟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她清楚地記得死前的感受,作為專業人員,她給自己下的診斷是因心肌梗塞導致的心源性猝死,她才四十出頭,因為工作的原因總要上夜班,一直知道日夜顛倒的生活對身體不好,卻也沒辦法改變,她的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工作上,因此對家庭關心得少,以至于后來,丈夫與她的關系越來越不好,鬧到了同住一個屋檐下幾個星期都不說話的地步。

回想前世,丈夫是特種兵出身,本來性子就冷,剛結婚的時候,他常常個把月甚至一年才回家一趟,范寧卻沒有時間留在家里陪他,倆人一直都沒能有個孩子。后來,他坐到了高位,倒是每晚都能回家了,可她依舊忙碌,所有夫妻都害怕七年之癢,更別提他們這樣聚少離多的。

他曾嘲笑過她:“你既然愛你的工作,干脆搬到醫院住得了,還回家干什么?”

范寧耐著性子哄過他兩次,可他不領情,總是對她冷言冷語的,親戚們都催著倆人抓緊要個孩子,她的身體卻出了問題,原本以為只是內分泌失調,一檢查才知道是卵巢早衰,很難有孩子了,丈夫沒有跟她提離婚,后來,倆人的關系越來越不好,丈夫不能輕易離婚,后面幾年,倆人分居,形同陌路。

她是猝死的,身邊除了同事,一個親人都沒有,也不知丈夫會不會來送葬。

她生不了孩子,他卻不能與她離婚,他那樣冷漠的性格,肯定會怨恨她吧。

現在回想起來,她的前世是不完整的,除了盡到醫者的責任外,對家庭,對丈夫,都沒有盡責任。

她能重生,大概是上天愿意給她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吧,去他的工作,去他的婚姻,她打定主意要好好經營新的一生。

她沒長牙,不能自己吃飯,肚里空空的,有些饑餓,就見秦氏解開衣襟,唉!又到飯點了,她閉上眼睛,認命地張開嘴巴。

她才剛出生,還不會說話,除了哭泣,不能表達自己的抗議,雖然知道母親哺育孩子是正常的,奈何她有前世的記憶,有些下不去口,可是不下口,她餓呀。雖然獲得了新生,但她保留了一個成人完整的記憶,奶娃娃的軀殼里住著一個三十多歲的靈魂,思維也是成人的思維,對這種事,心里有些抵觸。不是說奈何橋上喝一碗孟婆湯,一世的記憶消失嗎?沒有記憶的魂魄才能去投胎,范寧想,她還保留著前世的記憶,那就不是轉世投胎,應該是重生了,走了捷徑,有了那些記憶,許多事不用別人教自己也懂,可因此而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比如現在,作為一個未滿月的奶娃娃,她不會說話,因此不能和父母交流,她沒長牙,因此只能喝母乳,重生的這個家庭似乎很貧困,沒有什么牛乳給她喝,甚至連米湯都沒有,更糟糕的是,她的排泄問題,對此,只能有了便意就哭幾聲召喚母親,唉,小孩誰不尿床呢?

對于母乳,她一開始也抗拒過,出生那天,秦氏就想給她哺乳了,但她死活不張口,秦氏有些著急,顧氏就說先拿溫水喂喂看,溫水她很給面子地喝了,但母乳實在下不去口,整整一天,她感覺自己十分饑餓,可沒見著什么自己想吃的東西,只能咬牙堅持,雖然她沒有牙,唉,重生果然也不是那么好的。

見她不吃母乳,范家夫妻倆都十分著急,最后還是顧氏說:“既然能喝溫水,說明腸道是通暢的,姐兒大概是剛出生,還未能適應,先看看,等她餓了自然會吃,實在不行,再請康扎大師看看。”

在范寧記憶中,大師什么的都是封建迷信,她想了想,自己大概堅持不了多久了,古代人都很迷信,如果她表現得和一個正常的新生兒不一樣,絕對會被當成妖孽,到時候小命就難保了。

她要盡快長大,要改變這種處境,可想要長大,首先得活著,食物也是必須的,這個家庭顯然只能用母乳喂養她,這真是一個死循環呀。轉念一想,前世自己也是喝母乳長大的,只是嬰兒期大腦未完成發育,記憶尚未形成罷了,這么一想,心里的抗拒減輕不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閉眼,張嘴,吃了再說!

看著懷里的女兒吃得香甜,秦氏十分開心,這孩子剛生下來時,一聲哭鬧都沒有,當時丈夫還怕孩子不好,后來看她面色健康得很,發現這孩子只是不喜歡哭鬧,四鄰都說孩子乖巧得緊,她懸著的心往下落了落。可生下來一天,孩子都不吃奶,可把夫妻倆擔心壞了。別家的孩子出生都是纏著母親哺育,只怕母親沒奶水或是奶水不夠,自己倒是喝了些不放鹽的魚湯來下奶,可這孩子只喝些溫水,遇到她根本連口都不張,她還擔心孩子是不是有什么病,第二天,這孩子似乎是餓急了,吃了第一口便有些迫不及待,直喝得小肚子鼓鼓的。至如今,女兒每日幾乎只需按時哺乳,自己便吃得香甜,她哭幾聲,秦氏就知道該換尿布了,鄰居都說,再沒見過這么聰敏乖巧的孩子,夫妻倆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了下來。

人小就是經不起勞累,吃飽喝足,范寧有些發困,閉眼睡了過去。

喂完孩子,秦氏合衣躺下,她還沒出月子,農家人飲食清苦,哺乳是件很耗費精力的事,她有些疲倦。

屋檐下掛著黃澄澄的玉米棒子,顧氏取了些在院子里脫粒。

范思勉回來了,進屋見一大一小睡得香甜,拿了張矮凳轉身回院子里坐下,挽起袖子也來幫忙,他對顧氏道:“母親忙了一天,先歇歇。”

顧氏道:“我不累,這點活不值什么,今年老天爺賞飯吃,收成好,看這滿院子的玉米,我心里高興!就是今年不知稅收幾何?”

范思勉道:“自當今即位以來,輕徭薄賦,政令都以休養生息為主,今年并未聽說要加稅。”

顧氏道:“聽說蜀王爺的母親林太妃今年六十大壽……”林太妃大壽,底下的官員自然要送壽禮,現如今朝廷俸祿不低,加上每年的冰敬炭敬,官員們足以養活一家人,可也僅是養活,人情往來哪一樣不要錢,錢從何來,自然是取之于民。

范思勉道:“當今崇尚節儉質樸,太后壽誕也未鋪張,太妃還能越過太后?今年年成不錯,母親不必擔心”。話雖如此,但范思勉心中明白,山高皇帝遠,越不越過還真不好說。又道:“姐兒快滿月了,兒子想著請親朋來聚聚,母親以為如何?”

顧氏道:“是該聚聚,咱們范家的頭一個孩子,在咱們家里女孩也是寶貝。親家是必來的,另外請一請你王嬸,我想著再請一請村長和康扎大師,添福添壽。你看如何?”

范家老太爺原是京城回春堂的大夫,得了宮廷御藥的差事,因出了差錯,被對頭抓住把柄參了一本,老太爺上了年紀,受不了牢獄之苦,在京里就去世了,老太爺那時也只有一個兒子范筠,范家救治過不少人,有人可憐他家三代單傳,一朝遭難,幫忙說了句話,余下的兒孫被判了流放蜀地,那時候蜀地剛被收歸大宣國土,又是少數民族聚居,還沒有藩王,局勢混亂,范筠的兒子范思勤那時才八歲,受不了顛沛流離之苦,染了風寒,路上就去世了。范筠一家到了青山村,命是保住了,卻只活了他們夫妻二人及母親顧氏,范筠靠著一手醫術過活,和村里人漸漸熟絡了起來,村長也愿意庇護他家,又過了幾年,得了范思勉一個兒子,范思勉和秦氏是王大娘做的媒,如今生了孫女,范家人十分歡喜,只是此地沒什么親朋故舊,蜀地并不富裕,農家人過活本就艱難,不興辦洗三禮及抓周禮,只滿月這一天請些親戚熱鬧一番。

范思勉道:“母親說得是,兒子還想請一請張兄。”張家是青山村的小地主,張朗是張老爺的兒子,考了個秀才,這十里八鄉也沒幾個識字的,范思勉自己識文斷字,開了個學堂,倆人能說得上話,越聊越覺得投機并引為知己。

“行,還有一事,姐兒快滿月了,你可想好了名字?”

“就叫范寧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金塔县| 措美县| 汉阴县| 休宁县| 田林县| 香港| 乃东县| 凤翔县| 鞍山市| 永城市| 申扎县| 丘北县| 罗甸县| 杭锦后旗| 富裕县| 周至县| 云林县| 新竹市| 辽宁省| 乌拉特中旗| 嘉禾县| 长葛市| 炉霍县| 洞口县| 佛教| 惠来县| 呼和浩特市| 会昌县| 肇东市| 盐山县| 上饶县| 稷山县| 仁化县| 玛沁县| 原平市| 溧阳市| 赤城县| 金阳县| 农安县|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