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譙宅大院諸賢聚

  • 存亡之秋
  • 學者鳳鳥
  • 6050字
  • 2020-06-19 09:00:00

新一月,譙宅。

初日升,譙家的后院便忙碌非常,這里被裝扮得很有特色,看來不僅像傳道授業的學堂,更有幾分娛樂氣氛。

這時譙周走到后院,見三子譙同正在布置,道:“老三,布置得如何?”

譙同見父親來了,道:“父親,座位皆布置妥當,其他一切皆按你之意,只等客人來。”

譙周聽后點頭,便去了后廚。

見二子譙賢在那里,譙周道:“老二,備菜如何?”

譙賢盯著案臺,道:“父親你看,菜品齊全,分量充足,我還準備做點烤肉與蒸魚。”

譙周也很滿意地點了點頭,離開了。

譙周剛走到前堂,長子譙熙走來道:“父親,客人來也!”

譙周驚訝,道:“這么早,走去看看。”

二人走到宅門口一看,譙周欣喜起來,道:“吾之子貢也!”

他口中的子貢,是他的門生羅憲。

羅憲,字令則,荊州襄陽人。他的父親叫羅蒙,后漢末年,天下大亂,帶他避亂入蜀。季漢開國后羅蒙出任廣漢太守。羅憲從小師從譙周,十三歲時便能寫出優秀的文章,同門學子稱他為子貢。羅憲這個人非常正直,入仕后為太子舍人,宿衛太子劉璿。羅憲不經營產業,不積累財富,僅靠俸祿,作風節儉。后任宣信校尉,兩次出使吳國,吳國人都很贊頌他。

只看羅憲小步快走,來到譙宅門口,行禮道:“學生羅憲拜見先生。前日學生出使吳國剛回來,得到一些吳越特產,請先生收下。”

譙周笑著讓下人收了,道:“令則,一路辛苦,可有見過太子殿下?”

羅憲道:“昨日已見,太子殿下擁有美好之品德,我為他感到高興。”

譙周點頭,道:“那好,你先進宅休息,我還要迎接其他客人。”

于是譙周吩咐長子譙熙招待羅憲進宅,他則繼續站在門口。

不久,又有人走來,等那人走近,譙周喜悅道:“吾之顏回!”

他口中的顏回,是他的門生文立。

文立,字廣休,益州巴郡臨江人。少時專攻《毛詩》、《三禮》,師事譙周,兼通群書。因為好學嚴謹,同門學子稱贊他為顏回。文立這個人忠貞清實,有思想有才干。費祎任益州刺史時,他入仕為州從事,入朝為尚書郎,費祎開府后則為東曹掾。

文立向譙周禮拜,道:“先生,學生文立前來參加師友會。”

譙周道:“善之,你為今日第二前來者,你猜第一是誰?”

文立驚訝一陣,沒有回復。

譙周道:“那我直說,羅令則。”

文立笑道:“明明顏回是七十二賢之首,豈能讓于子貢邪?奇了、怪了、罷了,輔佐太子殿下之人品德就是高于我也。”

譙周道:“第一第二不重要,此次能來為師寒舍,便是為師之好學子,快請進。”

于是文立進門。

此時譙周想起他的另外兩位門生,或許那兩位才是他心中的最愛,誰?一位是被稱之為子夏的李密,一位是被稱之為子游的陳壽。

譙周忽然感慨起來,道:“吾之子夏隨姜伯約北伐,今在長城之下,不能前來。吾之子游在老家巴西,通知多日,不知能否趕來。此兩人不來,總覺得有缺陷,能來一個可好。”

站在他身后的長子譙熙見他感慨,道:“父親,李密和陳壽,相信至少會來一個。”

譙周看著遠處,迷茫道:“希望如你所愿。”

譙熙看著另一邊,提醒道:“父親你看,來人了。”

譙周振作精神,向那邊一看,此人不是李密、陳壽,而是杜禎。他稍顯失望,又迅速緩和精神。

杜禎,字文然,益州蜀郡成都人。他是杜瓊之子。杜瓊,字伯瑜,是蜀中著名學者,杜瓊不僅精通經緯藝術,同時也精通天文占驗。譙周是他的晚輩,仰慕其才華,經常和他討論天文。杜瓊之子杜禎和譙周亦是好友,二人經常交流學問,杜禎年紀比譙周稍小。杜禎在諸葛亮時期入仕為官。但他這個人清心寡欲,不與人爭,雖有名氣,交際卻少,所以官職始終都是益州別駕從事。

杜禎和同郡柳隱(字休然)、柳伸(字雅厚)并列知名。柳隱隨姜維北伐。柳伸和杜禎類似,做到益州別駕從事的時候就沒有再升遷了,后隱于家中。

譙周見好友杜禎來了,道:“杜兄,歡迎前來。”

杜禎看著他,道:“允南兄,今日你這里可有好肉好酒。”

譙周笑道:“必然也,我家還缺這些?要多少有多少,你就是拖家帶口也吃不完矣。對了,柳雅厚怎么沒來。”

見譙周問起柳伸,杜禎搖了搖頭,道:“雅厚兄性格與我類同,不愛交際。而你我是好友,他則不同,所以沒來。”

譙周道:“我一直當他是好友,他卻這樣,實在不給我顏面。罷了,不管他。”

杜禎指著后面,道:“你看,我杜家兄弟都前來捧場。”

只見他身后站著二人,為杜軫、杜烈兄弟。杜軫,字超宗。杜烈,字仲武,杜軫之弟。

杜軫師從譙周,發明高經于譙氏之門,博涉經書。州辟不就,蜀郡任命他擔任功曹。

杜烈,志操堅定,操守方正,辦事能干,思維敏捷,見識過人,為人公正坦率,和順純粹,名譽與兄長杜軫相當。

杜軫、杜烈還有一弟叫杜良,字幼倫,也是當世奇才,今日有公務在身,所以沒來。

益州蜀郡成都杜氏家族兄弟皆為名士,皆仕途興盛,州里把這作為美談。

杜軫道:“先生,學生杜軫來看你。”

杜烈道:“先生,學生杜烈前來拜訪。”

譙周道:“好好好,蜀郡杜氏皆才俊,譙某真是感謝杜家人之捧場。”

于是杜禎、杜軫、杜烈三人便在譙熙的引導下,進了宅院。

之后,陸續又來了一些人,皆為蜀中賢士、學者。

王崇,字幼遠,益州廣漢郪人。王崇博聞廣識,學識淵博,性格高雅廣弘,被稱為貞士。官職為東觀郎,負責國史修撰,校定文字。

壽良,字文淑,益州蜀郡成都人。專研《春秋三傳》,全面透徹的掌握了《五經》,而且修養身心,高潔清白,操守方正,樸素簡約。官職為益州從事。

李驤,字叔龍,益州梓潼涪人,李福之子。李福,字孫德,諸葛亮去世前,劉禪派李福詢問諸葛亮國家大計。后隨大將軍蔣琬出征漢中,李福為前監軍領司馬。李驤為人灑脫,才智過人,知名于當世。

李撰,字欽仲,益州梓潼涪人。李撰通義理,五經、諸子,無不閱覽,好技藝,算術、卜數、醫藥、弓弩、機械之巧,皆至思焉。始為州書佐、尚書令史。季漢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后主立太子,以撰為庶子,遷為太子仆。

司馬勝之,字興先,益州廣漢綿竹人。司馬勝之通曉《毛詩》,研習《三禮》。為人素來清靜淡泊,生性不喜追求名利。益州征辟他為從事,進升尚書左選郎。

陳術,字申伯,益州漢中人。陳術博學多聞,著《釋問》七篇,在州郡縣任職。

譙周請來了幾乎當時他能請到的所有學者、門生。

不過,總有個例外讓他等待,譙周還站在家門口,一心焦急。

長子譙熙把客人皆引入后院后,回到宅門口,見父親還站在那,勸道:“父親,能來者皆來,你勞苦許多,還請進來休息。”

譙周不滿道:“吾之子游未來也。”

譙熙道:“陳壽,父親不能因一人而讓全國名士苦等矣。”

譙周道:“這個道理難道為父不懂?只是為父之元神在告訴我,院內之人以后皆無名之徒,唯有陳壽、李密那樣之人方為大才。特別是陳壽,他或許能成為我一生中最為得意之門生,李密,能算第二。此二人皆不來,我怎能進去。”

譙熙不太理解,道:“父親是否過于看重二人,以前我與二人一起上學,沒看出這二人有特別。”

譙周直言道:“庸才只配與庸才為伍,天才才會憐惜天才。”

譙熙點了點頭,道:“父親教導極是,兒將來一定努力學習。”

譙周嘆了口氣,道:“已晚矣,你要二十年前有這樣之覺悟,或許還能提高自己。”

這時譙周之二子譙賢、譙同也走來。

譙熙兄弟三人,站在父親身旁。

譙賢道:“父親,賓客就位,菜品已備,就等你一人。”

譙同道:“父親,后院諸君問你何時過來,我看時間已至矣。”

譙熙道:“父親,你在門口很長時間,已盡力也。”

在三人的輪番相勸下,譙周勉強同意,進了門。

而此時,譙周的兩個學生,陳壽和李密又在做什么。

先說李密。

今日李密隨姜維、夏侯霸到牢房看楊戲。

此時楊戲站在姜維、夏侯霸和李密面前。

姜維道:“楊將軍,這幾日在牢里感覺如何?”

楊戲帶有怨氣,道:“不好。”

姜維道:“那肯定不好,若好里面早擠滿人也。”

夏侯霸道:“那楊將軍還想飲酒否?”

楊戲道:“不想。”

姜維道:“可為真心?”

見楊戲不語,李密見況向前兩步,走到他跟前,道:“文然,趕緊說。”

楊戲于是痛快道:“誰再在這營中飲酒,就是禽獸不如、天打雷劈、不得好死,這樣可以否。”

姜維看了眼夏侯霸,夏侯霸扁著嘴點了點頭,姜維對李密道:“令伯,你扶他回去休息。”

見楊戲沒有反應,李密道:“文然,還不快謝姜將軍,你可出去也。”

楊戲便拜道:“謝姜將軍。”

李密便扶楊戲準備離開,姜維道:“等等。楊將軍,你在自己寢帳好生休息,沒有軍令不用參加任何會議。”

“得令。”楊戲道。

于是李密將楊戲扶走。

見二人走遠,夏侯霸對姜維道:“楊文然是否還不服氣?”

姜維道:“服氣也好,不服氣也好,這里為軍營,就必須服從軍令。若有違反,官職無論大小,都得接受懲罰。”

夏侯霸點了點頭,道:“但楊文然畢竟為益州名士,他之事,還是要等將來回成都之后再解決。”

姜維道:“這個我自然明白。”

于是二人也離開了這里。

李密把楊戲送回他寢帳后,又提醒他在帳中保持安靜,千萬別再惹事,楊戲答應了他。

再說陳壽。

陳壽五枚錢寫一封家書,靠這本事從巴西一路走往成都。

在縣城寫字的人還算比較多,可走到鄉間,情況就大為不同。

鄉間百姓生活艱苦,很多人飯都快吃不起,能出錢寫字的人便很少。

見百姓生活困難,陳壽也很為難,便將費用降至四枚錢、三枚錢,甚至遇到一些特別窮的人時,他干脆直接贈字。

而這樣的情況無疑延緩了他趕路的速度。

所以當今日譙宅宴會開始時,陳壽還未到達成都。

此時譙宅大院。

譙周、譙熙、譙賢、譙同,坐于主人位。

羅憲、文立、杜禎、杜軫、杜烈、王崇、壽良、李驤、李撰、司馬勝之、陳術等坐于客人位。

只見譙周將《仇國論》拿出,表情則頗為得意。

他看著眾人,道:“諸位,歡迎今日前來老夫家參加師友會,來一次不易,老夫必須拿點驚喜贈予諸位。而我是個直爽之人,那便開門見山。諸位請看我右手,可知我手中為何書?”于是他把書卷拿于眾人前,

眾人看他右手之卷,文立道:“此卷可是神醫華佗遺留之《青囊書》。”譙周聽后搖頭。

羅憲道:“那便是黃老道代表于吉的天命讖書《太平經》。”譙周聽后又揮手否定。

眾人皆無措,便互相私語。

譙周道:“諸位請安靜,諸位請聽我說。我這個不是他人所著,而是我自己所寫。難道我寫之作諸位就不感興趣否?”

“感興趣,感興趣!”眾人爭先說道。

譙周便把書卷拿給譙熙,道:“好,便將此卷傳于諸位閱讀。”

譙熙便把此卷先拿給羅憲。

羅憲讀過,之后文立,再之后杜禎,依次傳閱。

眾人讀后,譙周發現每個人的心態都有些不同。

譙周道:“諸位學者,請發表個人意見或看法,都說說我這篇寫得如何?”

他提問過后,卻無一人發言,這讓他有些奇怪,便笑了。

長子譙熙道:“諸位友人可暢所欲言,都說說看過家父這篇文章之感受。”

見眾人依然不語,譙周只好道:“那好,既然沒人主動,那我就點名。”

譙周看到一側,道:“令則,由你開始。”

羅憲想了想,道:“既然先生點名,那學生就先說。先生這篇《仇國論》,文風極好,我很贊同文中之觀點。如今時代不同,國情不同,這樣之局勢并不是簡單用戰爭可以去改變。”

譙周點頭道:“你也是一直爽之人。下一個,廣休。”

文立道:“先生,君主仁德,臣子賢能,天下興旺,像商湯、周武那樣之時代,確實令人向往。”

譙周道:“是也,確實令人向往。杜兄看過此篇,以為如何?”

杜禎道:“允南兄,因余和肇建,就是漢國和魏國。如今天下就像秦與六國。而我國陛下如周文王,而不是漢高祖。”

譙周道:“字面意思全對,但是杜兄你不能在朝堂上這么說,因為這樣被一些人聽到可不太好。”杜禎于是笑著點頭。

杜軫道:“當今朝堂,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聽到感覺好,誰聽到感覺不好。”

杜烈道:“天下沒有絕對之好人、壞人,但如果因看到一篇文章就恨不得馬上取下其作者首級,那絕對是壞人之行為。”這一言出,眾人皆覺有理。

譙熙連忙為父解圍道:“諸位,當今圣上仁德,就算看過此篇也不會為此生怨。但若是陳祗,便十分聽不進意見。關內侯龐宏,他父親多大功勞,可陳祗怨恨他,最終被貶到外地。”

聽到這話,羅憲有些氣憤地站起來,道:“且陳祗和閹黨走得太近,十常侍之亂才過了多久,難道又要重蹈覆轍。我看黃皓必然會成為第二個張讓、趙忠。”

譙周勸他坐下,道:“你太激動矣,這樣并不好,這樣下去會成第二個龐宏。”

羅憲坐下后道:“先生,靈帝在時稱:‘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造成后來張、趙為首之十常侍橫征暴斂,賣官賣爵,這些閹黨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橫行鄉里,禍害百姓。百姓不堪剝削、壓迫,紛紛起來反抗,便有黃巾起義之天下亂勢。”

譙周道:“這些諸位與我皆知,可又能怎樣,難道你要把當今圣上比作靈帝乎?”

羅憲道:“學生不敢。”

文立道:“宦官這種東西,商周之際便有,存在即有道理。也就是說,若君主圣明,宦官就弱小。若君主頹廢,宦官便當道,此事絕非一成不變也。討論宦官,還不如討論一下我國這位尚書令,當今國家權力可都掌握在這人之手。”

王崇道:“陳奉宗,很喜歡表現自己。為什么他想表現自己,因為他害怕。他怕何,怕圣上不關照他,便沒人會關照他。”

壽良道:“王兄,你這樣欺負人家孤兒,或不太好。其實陳奉宗就是刻意想表現自己,他想像諸葛丞相一樣,有朝一日位列丞相之位。”

李驤道:“他與諸葛丞相相比,猶如繁星比皓月,朽木比棟梁,差了不止十倍百倍。人若不自知,只愿瘋狂,終將被毀滅。”

見眾人聊起陳祗,譙周自然也穩不住,道:“當時老夫與這位尚書令在朝廷之上爭論,我道理說盡,可他完全聽不進去,還一直反駁我,說國家政策不能改變。當然他不是我學生,我也教不了這樣之學生,固執、自負、傲慢,逞其一時之快也。”

李撰道:“是之,如今年年出兵,國內已疲憊不堪。”

司馬勝之道:“姜伯約是純粹之軍人,你讓軍人日日待在尚書臺,他也閑不住,閑一年都覺得難受。”

陳術道:“反過來就像各位,讓你一年不讀書,你也難受。”眾人聽到這里皆笑了,僅羅憲沒笑,因為他是軍人。

討論一陣后,便到了吃飯時間。

飯時,杜禎道:“今日各位有說有笑,可知允南兄他今日并不快樂。”

眾人聽后,皆停下用餐,感到疑惑,杜軫道:“先生為何不樂?”

杜烈道:“我知道,子夏、子游皆沒來,那可是先生最喜愛之學生。”

杜禎道:“一個隨姜維北伐,自然來不了,另一個不知跑哪兒去,是不是在家討妻子?”眾人聽到這里,又笑了。

譙周道:“咳,我是想我之子夏、子游矣。李令伯,陳承祚,我堅信這二人能留名青史。”

眾人聽后皆覺不可思議,這話不像是一位大學者之言,皆產生了困惑。

譙熙見況又打起圓場,道:“諸位友人,家父就是這樣之人,對任何事物、人物都有自己之判斷。他并不是說諸位不好,只是對那兩位他非常欣賞,認為值得高看。各位友人好生用餐,不管那些。”

王崇道:“我個人覺得,可能譙先生是高看二人也。李令伯不過是姜伯約身邊一小小主簿。陳承祚更是連一份公務都無,皆沒展現出各自之才華。”

壽良道:“我等與令伯、承祚皆為同窗,二人什么水平,太清楚也。”

李驤道:“我和承祚是好友,我覺得他還行,很有主見,但無天時,很難成器。”

李撰道:“罷了,就如譙家大公子所說,既然那二位沒來,不管那么多,諸位還是繼續吃菜為好。”

于是眾人繼續開吃,繼續談笑。

譙家的師友宴會從天亮持續到天黑,譙周與蜀中士人之交談,可謂口若懸河,侃侃自如。只可惜譙周所愛弟子之李密遠在長城、芒水一線。而陳壽到天黑時依然未進成都之門,皆錯過了。

那么陳壽何時才能見到自己的譙先生,譙、陳二人在見面后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代漢者當涂高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州市| 威海市| 仁怀市| 西畴县| 晋宁县| 通渭县| 广平县| 黔西县| 湛江市| 玉山县| 南通市| 彰化县| 建德市| 永嘉县| 包头市| 敖汉旗| 东兴市| 商洛市| 遂川县| 息烽县| 正定县| 石门县| 交口县| 合山市| 桓仁| 仁寿县| 丹东市| 应城市| 大宁县| 望城县| 西吉县| 邹平县| 安图县| 益阳市| 潮州市| 昭平县| 巴马| 九台市| 根河市| 孙吴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