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筆正楷教與學
- 向漢波
- 842字
- 2020-05-26 17:08:49
第二章 基本筆畫的寫法
【相關鏈接】
永字八法

點為側。側是傾斜不正之意,點應取傾斜之勢,如巨石側立,險勁而雄踞。若點成平臥或正立,則呆癡失勢。永字點以露鋒作收,是為與下邊橫畫相照應。
橫為勒。勒,收住韁繩,不讓騾馬等前進。橫取上斜之勢,如騎手緊勒馬韁,力量內向直貫于弩(豎)。若臥筆橫拖或下斜,則疲沓無力。逆鋒落筆,緩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勢,不宜順鋒滑過,以免輕飄板滯。
豎為弩。弩(一作“努”),一種利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豎畫取內直外曲之勢,如弓弩直立,雖形曲而質含無窮之力。所以豎畫不宜過直,需配合字體之全局,于曲中見直,方有挺進之勢。過直如枯木立地,雖挺直而無力。
鉤為趯。趯,古通“躍”,跳躍的樣子。寫鉤時,先蹲鋒蓄勢,再快速提筆,然后絞鋒環扭,順勢出鋒,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躍,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躍而起。鋒不平出,為的是與策(提)畫起筆相呼應。
提為策。策,本義是馬鞭,這里用其引申義“策應”之意。提畫多用在字的左邊,其勢向右上斜出,與右邊的點畫相策應,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勢。永字的策畫略微平出,主要是與右邊的啄(短撇)相策應。兩個筆道雖錯落不相對稱,但其心氣相通相應。勢略上仰,用力在起筆,得力在收鋒。
撇為掠。掠,輕輕擦過或拂過,如篦之掠發,狀似燕掠檐下。寫掠畫應如以手拂物之表,雖然行筆漸漸加速,出鋒輕捷爽利,取其瀟灑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則就會飄浮無力。
短撇為啄。寫短撇應如鳥之啄食,行筆快速,筆鋒峻利。落筆左出,銳而斜下,以輕捷健勁為勝。
捺為磔。這里有兩層意思:其一指磔畫在字體結構中的作用而言,磔本義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牲畜,含解體張裂之意。楷書中的捺畫承隸書的波磔而來,而隸書的波磔正是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體向外開放。所以隸書又叫分書,楷書中的捺也起到這個作用??瑫喈?,力雖內聚形卻外張,使字體開展舒暢。其二是說這一筆要寫得剛勁有氣勢。磔本義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畫即取刀劈之意。寫時要逆鋒輕落,右出后緩行漸重,至末處平拖收鋒出尖,如刀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