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本《硬筆正楷教與學》書有以下幾個特點。
非常及時,有權威性
2019年國家教育部《考試說明》發布:我國中考《考試說明》有局部的微調,突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的考查。其中書法被納入語文學科中考查,增考認識篆、隸、楷、草、行五種字體,了解其大致演變過程,強化對書法常識和書法欣賞的考查。
《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指標體系(試行)》規定“書法特長生加10分”。教育部通知,書法教育將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
近年來,各省市教育廳都對中小學生的書法能力格外重視,卷面分將納入中高考,有些省份(如浙江省)早已將其納入高考了。不久前,在《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語文科目“基礎等級”中增加了一個注解:“每錯一個字扣一分。”這也就意味著,卷面書寫水平的高低和優劣成為全國性質考試中應考的新硬標,不容忽視。而學生練字的最好時光是小學階段,學習任務少一些,壓力相對小一點。
一份語文升學考試試卷,客觀題(選擇題)的分數約占20%,主觀題(文字表述題)的分數約占80%。大型考試都實行網上閱卷,如果書寫不規范,不清晰,僅語文一門學科就會丟很多分,規范書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硬筆正楷教與學》一書,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
作者向漢波老師,是著名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和湖北省硬筆書法研究會會員;有從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各個階段共40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和多年的書法教學經驗,這本書就是這些寶貴經驗的結晶。書中的“書法指導”,都是向老師的經驗之談;書中的“字樣”和小學生129首必背古詩文,都由向老師親筆書寫,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簡明扼要,針對性強
坐姿不端正、握筆姿勢錯誤、不知道漢字的基本筆順規則、不熟悉漢字基本筆畫的名稱及寫法、不了解偏旁部首的寫法、不懂得間架結構的把握,是寫不好字的主要原因。本書正是針對這些問題和新課標及教育部的新精神而寫的。
全書共分五章:
第一章,漢字及書寫知識。共分三節:硬筆書寫姿勢、漢字基本筆畫的認識、漢字筆順基本規則。
第二章,基本筆畫的寫法。共分八節:“點”的寫法、“橫”的寫法、“豎”的寫法、“撇”的寫法、“捺”的寫法、“提”的寫法、“鉤”的寫法、“折”的寫法。
第三章,偏旁部首的寫法。共分五節:“左旁”的寫法、“右旁”的寫法、“字頭”的寫法、“字底”的寫法、“字框”的寫法。
第四章,間架結構的把握。共分二節:獨體字的間架結構、合體字的間架結構。
第五章,小學生必背古詩文摹寫。共分六節:小學一至六年級,每個年級的必背古詩文摹寫為一節。
這五章,是一個條理極為清晰簡明的系列,體現了書法教與學的科學流程。漢字的基本筆畫何其多,按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基本筆畫來分類就簡明了;偏旁部首何其多,按字旁、字頭、字底、字框來分類就簡潔了;間架結構何其繁,按獨體字(包括對稱型、非對稱型)、合體字(包括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來分類就簡約了。
不僅五章的設置直擊學生書寫存在的問題和新課程、考綱的要求,其中“相關鏈接”也有同樣的功用。比如“漢字的演變”“永字八法”“楷書四大家”“當代書法名家正楷欣賞”“書法趣事”“八生法”等,就是針對《考試說明》中“增考認識篆、隸、楷、草、行五種字體,了解其大致演變過程,強化對書法常識和書法欣賞的考查”等表述而特意插入的。
宜教宜學,講練結合
向老師的這本書,名為《漢字正楷教與學》,名副其實。它不是以講解書法技巧為主的書,也不是僅供學生臨摹的字帖;而是一本精講與精練緊密結合的書。講,用語專業而不深奧,三言兩語,講清一種筆畫或一個字的寫法,隨講隨練;練,先有技法引路,后有“字樣”作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它不僅讓學生知其然,還讓學生知其所以然;不僅能讓學生把字寫好,還能讓學生知道一筆一畫的名稱和書寫技法;不僅能讓學生知道這個字怎么寫,還能讓學生知道這一類字該怎么寫;不僅能讓學生知道自己該怎么寫,還能讓學生教別人怎么寫。
這本書不僅可以用作學案,還可以用作教案。
用作學案,學生可以自學技法,然后照著向老師寫的“字樣”練習。因為書的第五章是“小學生必背古詩文摹寫”,似乎更適合小學生;其實,如果主要從練字角度考慮,那么這本書不僅適合初中生、高中生,也適合其他人。
用作教案,不僅內容、連形式都適合用來“教”:所有內容都按課時編排,一頁一至二課時,連寫班級、姓名、評語的位置都在卷首安排好了,可以活頁形式發給學生,一課一練,隨收隨閱隨講評,非常方便。(為了確保一頁一至二課時,在按課時編排時,第五章古詩文的前后順序做了局部微調)
總之,向老師的這本書,是一本條理清晰、內容簡明、重點突出、使用方便、形式新穎、自著自書的嘔心之作。
著名書法家、湖北省書法協會副主席、《書法報》主編 舟恒劃
2019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