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 將:將領的人格排序

原文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譯文

所謂“將”,就是看將帥的智慧、信用、仁愛、勇敢、威嚴等條件。

歷史故事

吳起愛兵如子

吳起是戰國初期軍事家,他寫的《吳子兵法》與《孫子兵法》一樣,也是一本很重要的古代軍事典籍。

吳起對待兵將禮賢下士、親如兄弟。有一次,一位魯國士兵長了毒瘡,生命危在旦夕,吳起得知后,竟然主動幫士兵吸毒瘡。可是士兵母親知道這件事后,卻哭得十分傷心,認為兒子遲早要為報效吳起而戰死。士兵母親的說法雖然有些夸張,但可以看出吳起在士兵心中的威望很高,因為他愛兵如子,所以士兵都愿意跟隨他奮勇作戰。

吳起

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吳起曾先后為魯、魏、楚三個國家效力,在內政軍事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著有《吳子兵法》,在歷史上,與孫武(即孫子)并稱“孫吳”。

華杉詳解

智、信、仁、勇、嚴是孫子對將領的人格排序。我們常說智勇雙全,但孫子強調的是智將,不是勇將。因為他的價值觀是先勝后戰,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先強調用智,第四才是“勇”,而中間還有“信”和“仁”,最后則是“嚴”。孫子為什么這么排呢?

首先,什么是“智”?

杜牧認為智是識權變,識變通。申包胥認為要靠智慧,才能了解自己的力量極限,衡量天下大勢,謀計于廟堂,變通于戰場。

什么是“信”呢?

信,就是賞罰分明,是每個人都非常清楚犯什么錯受什么刑,立什么功受什么賞。將領賞罰分明,士兵的利益就有了保障,士兵就愿意為他效命。所以信不僅是一種機制,更是一種人格力量:我們心里要裝著對方。這點很本質,做事不為其他人考慮,就沒法真讓人信。

第三是“仁”。

杜牧說:“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所以,勤勞是仁,愛兵如子是仁,愛惜公物也是仁。如果我們用東西不愛惜,隨意浪費,就是一種“不仁”。

“勇”比較好理解,就是決謀合戰,當機立斷,勇往直前。

如果一個人沒有勇,他就下不了決心,或者即使下了決心,也不能堅決執行。雖然孫子強調先勝而后戰,但世上沒有百分之百的必勝之事,必須勇敢,才能把事做成功。

“嚴”,就是說,將領要在軍中樹立自己的權威,做到令行禁止。

“智信仁勇嚴”,說來容易做來難。怎么辦呢?

清朝名臣曾國藩帶兵時,每天翻《孫子兵法》,他后來總結出兩個字:廉、明。“明”,就是要把下屬的表現一一看明。打仗的時候,是誰沖鋒陷陣,是誰隨后助勢,是誰拼死阻擊,又是誰見危先避,全部看明記清。在平時,每個人辦事的勤惰虛實也仔細考核。這樣獎懲就能及時、準確、恰當。

曾國藩認為,士兵對將領是否足智多謀、能征善戰,沒法要求。但是人人都盯著自己的利益,對將官在銀錢上是否干凈,對下屬保舉提拔是否公平,就十分在意。所以,以“廉明”二字為基礎,“智信仁勇嚴”可以積累而得。沒有“廉明”的基礎,自己不能服眾,賞罰又不準確,“智信仁勇嚴”也是空的。

大家不妨對照著以上五種解釋和曾國藩的建議,慢慢培養自己在做事方面的智、信、仁、勇、嚴。

名家注解

杜牧注:“先王之道,以仁為首。兵家之流,用智為先。”

杜牧注: “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賞也。”

杜牧注:“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

杜牧注:“勇者,決勝乘勢,不逡巡也。”

杜牧注:“嚴者,以威刑肅三軍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峡市| 苍南县| 滨州市| 金沙县| 新河县| 莱阳市| 南丹县| 仁化县| 岗巴县| 夹江县| 蒙自县| 桂东县| 桂东县| 贵溪市| 商水县| 凉城县| 贵德县| 正安县| 锡林浩特市| 政和县| 青河县| 浏阳市| 如东县| 元朗区| 凤凰县| 北票市| 吉木萨尔县| 嘉鱼县| 南皮县| 岳阳县| 轮台县| 萍乡市| 山丹县| 仁寿县| 玉田县| 惠安县| 洪雅县| 乳源| 秦皇岛市| 凤山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