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紗廠事件以來,工人們長期遭受壓榨的憤懣被徹底激發(fā)了出來,加上日商并無半點愧歉之意,更有甚者那些穿著和服的東洋人越來越以優(yōu)越自居,認為“東亞病夫”是不足道的,以至于越來越明目張膽挑釁著中國人的道德底線,生出諸多強盜行為的事端,矛盾在醞釀膨脹。漸漸地,兩家、四家、更多家的日本工廠出現(xiàn)工人罷工,緊接著英法租借里也開始有工人聲援,越來越多工廠停工,造成生產線的停滯,讓各大洋行的生意也被嚴重波及。每日各大報紙都報道著哪些新的工廠工人加入了罷工行列,哪些商計洋行關門歇業(yè)的新聞。在這期間,學校里的學生們也坐不住了,總是會時不時看見學生三五成群傳閱著某類雜志,并能聽到期間有人慷慨陳詞:“作為中國的新青年,要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將那些東洋人都趕出我們國家。”
這天,蘇婧婷正準備出門,就聽見有人在敲自家門,仔細聽敲門人的聲音,原來是李蕓,趕緊去開門。門才開,李蕓便急忙跨進來,又趕緊關上門,直喘氣,說著:“哎喲喲,婷婷,不得了了,全亂了。”
“我的李大小姐,什么事讓你這么慌張,來,進屋喝口水再說。”
說著兩人進了蘇婧婷的里間廂房,關了門后,李蕓坐定,蘇婧婷趕緊遞給她一杯茶,喝了一大口后,李蕓便急急說著:“婷婷,現(xiàn)在還是別出去了,外面太亂了,到處都在游行示威。”
“是工人罷工嗎?我都在報紙上看到了,這么快就游行了?”
“哪里只有工人,現(xiàn)在學校里也在鬧騰,前幾天我們學校好多學生都在傳閱什么神秘雜志。今天一大早不知怎的,像有統(tǒng)一指示一樣,好幾個學校學生一起去街頭游行,我們學校也有,后來巡捕房都來學校,讓我們一個個出示學生證件出門,我爸直接派了司機來接我,我半路說來你家給你提個醒,怕你這會兒出去會碰到游行示威的隊伍。這會兒,司機還在等著我,我得趕緊回家了。婷婷,千萬別出門啊!”
“我的李蕓妹妹就是好,時刻想到我。”蘇婧婷頭一次被這個自己成天叫喚的李大小姐感動到,“不如,你先在我家住,等街頭動亂平息再走吧,外面多不安全啊。”
“我也想啊,可我爹在這個時候肯定希望我待在家里安全,再說他也讓我不放心呢。畢竟這事兒也影響到了實業(yè)界。”
“什么,這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影響到了商界嗎?”李蕓的話,不知為何觸動了蘇婧婷,就連她自己也覺得后悔說出來。
“放心,你爹已經退出實業(yè)多年,不會連累到他,我爹可還身在其中呢。”
“嗯嗯,那你趕緊回家,讓伯父也放心,替我向他問好。”蘇婧婷聽李蕓這般勸慰,似乎有從某種緊張感脫離出來的輕松,不過她馬上又說道,“等等,蕓,你剛剛說什么神秘雜志?”
“哦,差點忘了,我悄悄藏了一本,想帶給你看看,反正我看不懂。”李蕓神秘地從袖子里抽出一本書,遞給蘇婧婷。
“《共產黨宣言》——”蘇婧婷看著書名說道。
“噓,據(jù)說是違禁書。”李蕓像被剛剛蘇婧婷說出的書名驚到一般。
“這——李蕓,你千萬別說見過這本書,就連名字都忘記吧。”蘇婧婷突然想到自己在法國讀書時,看到當年同在法國留學的熱血青年也曾傳閱這些書,她下意識感到一陣熱血沸騰,又似乎察覺其中夾雜著不可預知的血腥味。
“有這么嚴重嗎?”
“嗯,我聽說之前的亂黨都在看這種書,我得趕緊扔了,李大小姐,真不知你來我家,是來提醒我注意安全,還是給我?guī)砦kU,哎喲喲——”
“婷婷,你這人,真是,好心當做驢肝肺,下次不來你家了——”
“哎喲,我這是被你這本書嚇壞了,下次在我們家特別宴請你一次好不好,別生氣啦!”
“哼,這還差不多——”李蕓噘著嘴剛想開門出去,又想起什么說,“我說婷婷,你最近怎么這么喜歡看報紙,這工廠事件什么的都知道,是不是因為那個洋夫君?”
“蕓丫頭,越來越皮了,再說我可要撓你了——”蘇婧婷聽這么一說羞得臉通紅通紅。
“好好,不說不說,怕了你了,我可警告你哦,洋人都靠不住的!”
“哎呀,你想哪兒去了,保羅是好朋友,他和我是志同道合、心靈相通的好朋友!”
“那就是說,那個姜木頭還有點希望?”
“蕓,這方圓百里就屬你對這些風花雪月的事情最八卦,咋不寫書去呢?”
“好,明兒我就專心在家寫書了!”
“快回去吧,要不你爹該擔心了。”
“拜拜——”說完,李蕓又調皮地加了一個洋手勢說再見。
送走李蕓,蘇婧婷心里亂得很,現(xiàn)在街面游行,保羅肯定是會跟在街頭搶拍第一手照片資料,雖然保羅也警告她這幾天不要去教課,但心里七上八下就是不放心,自己是在擔心保羅嗎?剛剛李蕓說的工人罷工影響商界的話,她頭腦里閃過的其實并不是父親,而是另一個人,是那個自己認為呆頭呆腦,卻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xiàn)、給予意外幫助的人。可她總是覺得,姜凌峰和自己不可能成為朋友,似乎總是有一種無法逾越的距離感,讓她看不清他,也許他的每次出現(xiàn)都是為了他自己吧,畢竟是生意場上的人,又是家父的得意門生,怎么樣都是為了顧全家父的面子才幫助自己的。想到這,蘇婧婷不禁說道:“我肯定是擔心爹爹的——但是,怎么會影響商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