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的君王得到了一塊玉璧,玉璧為平城的和氏所獻,因此就稱之為‘和氏璧’。
趙王欣喜之余,遂而就敇封獻璧的和隼平為平城之主,和隼平認為平城的‘平’字犯了自己的名諱,所以就攛掇懇請趙王將平城改名為‘云城’。
‘云城’這個名字是由‘平步青云’衍生而來,把‘平’字再改為‘云’字也符合情理。所以,平城就改成了云城。
趙王得此和氏玉璧之后,就視之為國寶,他命令相將帶上‘和氏璧’去其他各國展示,以章顯趙國高超的工匠技藝……。
和氏璧的展出,讓趙國的工藝聲名鵲起。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為趙國‘出口創匯’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趙王派出的相將先經五虎山前往燕國,燕王擺酒設宴,遣眾迎接。在見到和氏璧的那一瞬間,燕王就提出,要用自己的十座城池來交換此璧。
怎奈趙國使臣領的王命是:“保的璧去,再保的璧回”。所以,燕王也就作罷。隨后,無可奈何的燕王只能派遣王室和宮人,去往趙國采購回了大量的美玉以予慰藉……。
其他各國亦復如是,他們來到趙國不僅僅是采買玉石之需,趙國的其它商品,也會被各國的商賈們趨之若鶩的大量采購。
當時的趙國,嚴然就是‘天下第一’的經濟繁榮之勢。云城雖然不是王都,但是云城所在的茶樓和酒肆,堪比王都還要多。
在云城集市的中間,有一口大水井,井寬三丈,深亦也是三丈。這口水井是在前‘平城時代’修造而成,當時是取‘三三得九,九九歸一’之意而興建。
開挖這口水井的時候,前‘平城城主’曾邀請‘高明之人’前來勘輿,其讖語曰:“此地修井,可促成陰陽和合之氣,唯有‘平’字之地,方能享其甘冽,再取‘三、九’純陽之數應對‘水陰’,此間必可成為福地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