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中后期貶謫與文學
- 吳增輝
- 314字
- 2020-05-09 15:57:08
第一章 北宋中后期黨爭與貶謫述論
北宋士大夫群體的分裂與黨爭是造成北宋中后期大范圍貶謫的前提條件。熙寧之前的士人群體并未出現從政見、學術到文化心理的全方位對立,或者說這種分化與對立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慶歷新政雖然造成了士人的分裂與黨爭,但它主要是政治層面的斗爭,并未深化到學術層面,且慶歷新政的范圍小,時間短,遠未觸及社會的深層矛盾,因而沒有造成士大夫群體的嚴重分裂與尖銳對立及持續不斷的黨爭局面。直到熙寧以后,黨爭才成為一種從學術到政見并牽涉到地域文化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斗爭。因此,北宋黨爭并不僅是政治斗爭,同時也是學術及文化沖突。因此,對北宋士大夫群體的學術歧異進行清理,以揭示黨爭的內在文化動因,是貶謫與文學研究的必要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