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網絡空間安全領域隱私的定義

簡單來講,隱私一般是指個人、機構等實體不愿意被外部世界知曉的信息。隱私的概念是多維、靈活、動態(tài)變化的,是機密、秘密、匿名、安全和倫理等多重概念的重疊,同時也依賴特殊場景,因此很難定義出通用的隱私概念[2]。在傳統(tǒng)領域中,隱私信息一般是指個人的身份信息、工作信息、家庭信息等。在網絡空間安全領域,隱私的種類可以拓展到多方面,一般可分為個人身份數據、網絡活動數據和位置數據三類。

(1)個人身份數據。個人身份數據即隸屬于個人身份的數據,包括身份證號、銀行賬號、收入和財產狀況、家庭成員信息、學歷信息和職業(yè)信息等。

(2)網絡活動數據。網絡活動數據即個人用戶在使用網絡服務時直接產生的數據,包括網絡活動蹤跡、網絡社交活動、網絡購物記錄等。

(3)位置數據。位置數據即個人用戶在使用網絡服務時產生的位置信息,包括移動設備定位信息、GPS導航信息、射頻信息等。

這些數據反映了網民的個人特征和行為特征,倘若泄露,極有可能對網民造成嚴重損失,因此,網民在使用網絡服務時有權保護自己的隱私信息。

在傳統(tǒng)的隱私保護領域,各個國家都有相關的法律和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簡稱《憲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網絡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隱私信息被數字化、網絡化,各個國家也都設立了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以保護個人隱私信息不受侵犯。例如,在網絡尚未普及的1970年,德國聯(lián)邦政府就設立了《聯(lián)邦數據保護法》以保護德國公民的個人信息和隱私;英國設立了《數據保護法》《人口普查保密法》;希臘設立了《私人信息保護法》;葡萄牙設立了《個人信息保護法》;新西蘭設立了《隱私保護法修正案》……

雖然社會各界非常重視隱私保護,但由于網絡空間的復雜性、網民缺乏網絡安全意識和隱私保護意識,以及新技術不斷發(fā)展帶來的更多安全隱患,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越來越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封开县| 休宁县| 沁阳市| 台中县| 宁远县| 内丘县| 绥滨县| 临城县| 慈利县| 新疆| 西乡县| 北京市| 土默特左旗| 柞水县| 环江| 西丰县| 太湖县| 中牟县| 册亨县| 青河县| 竹北市| 朝阳县| 阳原县| 遵义市| 黄平县| 临朐县| 通榆县| 乌拉特前旗| 二连浩特市| 永仁县| 桐城市| 都安| 启东市| 遵义市| 灵寿县| 丹江口市| 桦川县| 陆川县| 景德镇市| 南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