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凈真嗎?
那個為愛成魔的和尚,
亦或者是救詩人于黃泉的和尚,
殊歸同源,
他們都是凈真,又都不是,
酒館,
一個和尚打開了門,走了進來,
“你來了?”
“我來了。”
“三尸轉魂酒可好?”
“好到難以言喻。”
“你是來殺我。”
“我是來殺你。”
“你走吧。”
“為什么?”
“你殺不了我。”
館主看著和尚,輕聲勸道。
和尚突然發(fā)笑,笑聲越來越大,
“原來是這樣,當日因,今日果,我欠你的已經還清了!”
“喝下這杯酒,莫要相見了。”
館主的聲音里有些失落。
和尚走了,館主望著他的背影,有些失神。
“少小因,青年果,今日恨,何時了?”
一曲憂愁,
斷人肝腸。
————
“徒兒,今天為師賜你法號凈真,取秋水涵空如鏡凈的凈,不須求我自然真的真。”
“師父,你的法號為什么叫空澈?”
“我入佛門的時師父說了,是非成敗轉頭空,味入禪心清透澈。故名空澈。”
“師父,莫非是因為你在世間受盡折磨,但卻始終無法成功?”
“凈真啊,看為師的這只手,它大不大?”
“大啊,怎么了?”
“看打!”
“師父,莫急,且聽徒兒一言,你可知云深何處?”
“凈真,你可在經文中找到你想要的緣起何因嗎?”
“就是未曾,所以徒兒開始懷疑。”
“你啊,你總問為什么,卻從不去想。”
“師父,空舟師伯遇到惡徒為什么不勸他們放下屠刀,而是把他們一個個放倒。”
“你可知,你師叔法號為何而來?”
“徒兒不知。”
“師父說他度不了人,也無法度自己,所以賜名空舟,由他自橫。”
“師父你還是沒有說重點啊。”
“癡兒,我問你,那惡徒放下屠刀,能立地成佛嗎?”
“師父不是說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嗎?”
“是放下屠刀立地見佛,見到的是那地藏王菩薩。所以你的空舟師伯好心直接送他們渡輪回。”
“師父,我喜歡上一位女施主怎么辦?”
“她有喜歡的人嗎?”
“她今天是來求姻緣的,應該沒有吧。”
“她比你大多少?”
“也就十歲吧。”
“喜歡就追,發(fā)現(xiàn)她有心上人了,你就回來,抄抄詩經啊什么的,陶冶情操。”
“詩經?為什么我們和尚還要抄儒家的東西啊。”
“萬法同源知道嗎?古文有云:君子發(fā)于情而止于禮。”
“可是師父,這也不是詩經啊。”
老和尚一甩衣袖,走了。
“師父,師父……”
凈真仍舊滿頭疑惑。
“好了知道了,快去睡覺,不然明天沒有肉吃知道嗎!”
“可,咱們和尚能吃肉嗎?”
“嗯!”
“好,師父晚安。”
“師父,我想你了!”
“我還想問你,為何我們會落得如此下場,佛在何方?”
凈真帶著疑問走了,
就如帶著疑問來,
老和尚也走了,
但他走得很安詳,
他早已心念成空,
可奈何,
碧落黃泉,
也不見同路人,
此名,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