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張傲的心理學研究
- 宇宙和平書
- 木木木星
- 3490字
- 2020-04-29 10:40:36
張傲在中午終于回到了BJ家中,他趕緊坐在桌前,打開了電腦里他這些年搜集的意識方面的研究案例。
張傲瞥了一眼桌子上放著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主席的合影。照片上,他笑得無比燦爛。
原來張傲當初研究生快畢業時,一心準備主攻量子物理方向。而且,他也確實十分有天賦,在研究生期間竟然協助李松完成了全球物理一級項目,將電腦芯片的精度提升到了每層1個原子。這讓計算機芯片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達到了原子層面,運算速度提高了將近10000倍。雖然是參與其中,但也是出類拔萃,當之無愧的青年才俊。
張傲在跟著導師的三年,一直致力于研究宇宙大統一理論,而宇宙大統一理論的重點是找出簡潔方程,描述宇宙的四種基本力規律。將四種力統一到一個方程中,然后就可以運用這個方程指導制造軍用、民用各種軍用武器、農業器械、工業設備等。
這四種基本力分別是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引力。其中弱核力、電磁力和引力,人類已經比較熟悉,運用比較成熟,最核心、最難研究的是強核力。它是四種力中最強的力。
強核力存在于原子內部,將質子中子緊密的吸引在一起,形成原子核,它突破了亞原子粒子之間的斥力,呈現出巨大的吸引力。而比亞原子更小的層面,質子是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通過膠子在強核力的作用下構成的亞原子。這種把質子中子緊密束縛到一起,將質子里的亞原子也緊密固定的強相互作用力就是強核力,強核力將宇宙基本粒子封閉在原子之中,使之變成一個幾乎不可能拆分的致密結構。
在研究生第三年時,張傲參與到李松的核心項目。這個項目是李松的絕密項目:氫離子裂變。這個是宇宙大統一理論研究中的一個實驗物理項目,是借助大統一理論的研究基礎,運用強核力,也是大統一理論研究中最重要的一個實踐。這個項目似乎是國家授權,但李松從來不置可否。
他們在雄安秘密的超大型粒子對撞中心,使用的質子原材料是氫離子,氫離子是元素周期表第一個元素,也是宇宙大爆炸后最早形成的物質,也是恒星燃燒的原材料。這個項目的基本原理是,用電子轟擊氫離子,使氫離子分裂為夸克,而這個過程中會產生質量損耗,以光子的形式釋放,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這部分質量損耗會釋放巨大的能量,釋放出來的能量則可以轟擊其他質子,使其他質子分裂繼續釋放能量,這個鏈式反應和原子彈的原理類似,區別是原子彈是用中子轟擊重鈾,產生鏈式裂變獲得能量,但是原子彈運用的能量是弱核力,李松的項目是運用強核力,這個氫離子裂變釋放的能量保守估計是重鈾裂變的100倍。
氫離子裂變有兩個極其有益,但又非常可怕的地方。
第一個是,重鈾資源有限,很難大批量生產,無法推廣運用到社會層面。而且重鈾有強輻射性,需要大量的成本維護核反應堆安全,一旦核泄露會造成持續幾萬年的核污染。而質子隨處可得,成本非常低,電離水分子便可獲得兩個氫離子,且氫離子沒有輻射性。
第二,質子隨處可得,方法得當,產生反應非常便利,就算是以最低的利用率計算,一車水可以驅動一座球場幾十年。但可怕之處在于,如果氫離子裂變管控不好,發生泄漏,則會讓鏈式反應無法停止,被轟擊出來的粒子又會轟擊其他質子釋放能量,如此擴散,空氣中的氫離子甚至其他質子都會跟著起反應,就像森林大火一樣,蔓延迅速,動物植物的所有質子,全部反應,然后消失。這個反應一旦開始,最壞的情況是,反應至地球的最后一個質子才會停止,也就是會讓地球從宇宙消失。另外,這個技術如果落入恐怖分子,則是星球級別的災難,而原子彈只是城市級別。因此這是一個潘多拉魔盒,只要開啟則無法控制后果。李松目前沒有足夠安全的防范技術。而且,李松是人,是人就會不可控。
但李松對于這個項目很堅定,他認為這是人類文明突破的關鍵,掌握強核力的運用,會讓地球的資源消耗降低到幾乎忽略不計。地球進入永恒的生產和消耗充分和諧狀態。而且,這項技術可以將人造探測器輕松將速度提升到光速,那么探尋人類的備選星球,甚至星際移民都成為可能。目前為止,李松是這個項目上最為接近成功的科學家,他為之消耗了幾十年的心血。至于,控制反應泄漏引發星球災難的問題,李松認為這個答案就在這個反應成功的本身,只要成功一次,自然會知道如何控制這個反應,但是試驗還沒有成功,自然無法得知控制的方式。
然而,張傲并不認可。他認為,宇宙將這種力封鎖在質子中是有原因的,強核力就是惡魔,是宇宙的一種清理機制,在一顆星球瀕臨滅絕時才會釋放自我毀滅的質子鏈式裂變反應。然后修復宇宙的平衡。而李松是在釋放惡魔的路途中,并不知道如何說服惡魔合作,而是準備在釋放惡魔時談條件,但惡魔可能趁人類不注意,不答應任何條件,躍出牢籠。猛獸出籠,人類太過弱小。李松這樣極其不負責任,或者說是拿人類的安危作為賭注。他沒有這個權利。
張傲跟著李松干這個項目這點時間,一直戰戰兢兢,生怕哪天睜開眼睛,導師通知他,項目試驗成功了。這種成功,是人類的失敗。將所有人類放在手槍的槍眼上,而且是上了膛的手槍。他還沒有能力承受這么大的壓力。
他選擇了放棄,理由很牽強,對導師說,自己對量子物理失去了興趣。其實他真正的理由是,無法認同這項實驗要付出的代價。
而且,他認為宇宙任何能量以及規律都是中性的,沒有人類,宇宙也會以同樣的規律運轉下去,而且宇宙沒有讓人類理解的義務。宇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看著人類怎么在宇宙中折騰,一旦越界,宇宙必將毀滅人類。
宇宙不會犯錯,錯的只可能是人類。人類之所以為人類,錯誤之所以為錯誤,是因為人具有意識,而意識和宇宙的規律并不協調。宇宙不會毀滅宇宙,而意識處于宇宙之中,但又可能毀滅宇宙,宇宙怎會允許這種凌駕于宇宙之上的存在,那么不協調的部分是什么?是什么造成這種不協調?又是什么導致宇宙允許不協調的存在?
這才是張傲的目標所在,張傲沒有浪費天賦,他走了另一條路,他試圖研究宇宙的不協調性,如果有幸,他希望能修正,當然這幾乎不可能,他才剛剛上路。
張傲這幾年搜集了很多意識方面的案例,主要集中在潛意識的研究,他的研究結論大致來說是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
橫向方面,意識分為兩個部分,意識和潛意識,從時間占比上來看,意識占據了正常人20%的時間,潛意識占據了80%,例如做夢、發呆、休克、麻醉等等都是潛意識在主導,在人不注意時,其實有很多潛意識在活躍,意識和潛意識交替進行。我們的生活,包括行為、態度、知覺、情感等等都是意識在主導。潛意識有非常神奇的地方,它在意識的主導時,處于被抑制的狀態,但在人失去意識時,又隨時能復蘇過來,接管身體主導地位,就像兩個莊家輪流占據著人的身軀。潛意識和意識之間沒有空白部分。
正常生活中,人只能感覺到意識,潛意雖然占據大半,但卻會被意識壓制,潛意識不可壓制意識,意識在身體內優先級更高。但是潛意識可以轉變為意識。仿佛兩個倉庫的庫存,潛意識倉庫的庫存可以調撥到意識倉庫。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夢在醒來后還能記得,這部分潛意識轉變為了意識。激發潛意識,也是基于這個,讓潛意識轉變為意識,讓意識更為強烈而穩定,從而加強人的反應、記憶、感知。
縱向方面,兩者是相關的,一強同強,一弱同弱。如果意識是強烈,那么在潛意識接管人體時,則是強烈的,健康的人做的夢清晰而強烈。如果意識虛弱,則潛意識也會虛弱。這也是為什么病人大多容易見到臟東西。
意識可以被理解,而潛意識不能被感知,所有的潛意識現象都可以被意識代替,意識比潛意識更加具體而且高效,就像是一個精確的電子地圖和一個刻在石頭上的原始地圖的對比,從進化的角度,潛意識應該被淘汰掉,而潛意識卻被大自然保留了下來。
張傲還發現激發潛意識會導致一種現象,就是和齊父一樣的癥狀:意識中毒。
意識中毒會產生在人類意識虛弱時,催眠、老年癡呆、精神分裂等等情況會處于這種虛弱的情況,當意識消失,潛意識會接管人體,在一定的原因下會出現意識中毒。
意識中毒有兩個表現:一個,潛意識虛弱,另一個,神經元突然電信號異常上漲。神經元電信號異常上漲超過閾值,會導致神經元釋放中毒反應,讓機體立即死亡,但是什么生物學機制導致引起神經元突變,張傲不得而知。
每每想到這里,張傲總是覺得很失落。他的能力太過渺小,甚至無法搞清楚一個人的死因,更不要說整個人類的意識缺陷。
張傲之前研究了意識中毒的幾百個案例,他初步推測認定,潛意識是一種原始的意識,其中保留了軀體的一種防御機制,釋放中毒反應是對意識的一種保護,意識中毒就像是保衛身體的某種機關,只要觸碰,則會觸發機關,讓機體迅速關停,切斷和外界的聯系。仿佛是計算機中留下的后門程序,也就是說,當意識被入侵時,潛意識會像哨兵一樣保護意識,出現特殊情況便會銷毀個體意識,不被得逞。
張傲再次迷茫了,到底是什么出于什么動機入侵了齊木的父親呢?
他準備把這些資料帶過去跟齊木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