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歷史與猜想

這時候已經接近了黃昏,沙漠披上了金黃的衣衫,遠方的燈塔開始閃現出光亮。

元東一行人注視著遠方的燈塔,在落日的余暉中有兩個小黑點從遠處移動而來,速度飛快。

小黑點越來越大,當看清的時候才認出是兩輛可以在沙漠中行進的怪車,開車的是鄒義山和郭杰。臨近的時候車停了下來,車的后方下來兩個人讓等待的元東五人發出了歡呼。

“是統領和青山大哥。”萬大飛高呼道。

“真的是統領。”元東也跟著喊道。

五個人飛奔聚集在了馬修和吳青山的身旁,而郭杰從車上取下來一些水和食物,遞給了吳青山和馬修。二人將水和食物就地分給了元東他們。

“這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美的食物。”萬大飛夸贊著,使勁的嚼著面包,喝著水,自從離開了綠洲就再也沒有見過面包。黑石城能吃的東西簡直難以入口。

“以后這樣的東西每天都有。”郭杰解釋道。

“真的?”萬大飛難以置信。

郭杰道:“是真的,很快你就知道。”

當太陽徹底落下去的時候燈塔顯得尤其明亮,這座大漠中的燈塔真的點燃了希望。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面馬修一行人進行了休養,也漸漸恢復了之前的模樣。

這里正如郭杰說的一樣,這里的地下城有面包,因為有技術在人造的陽光下在室內進行種植小麥。

為了熟悉這里的一切,鄒義山安排郭杰帶著馬修他們參觀蘭城,馬修甚至有機會觀看一些蔬菜和小麥的室內種植田,這里為了利用空間小麥和蔬菜被種植在一排排的架子上。

“這個的產量很高的,我們也非常重視水資源的利用,這里整座城市的水都會被收集起來循環利用,不會隨便排放到地下河中。”郭杰解釋道。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馬修感嘆道。

眾人也跟著驚嘆蘭城的壯觀,甚至感覺這里比綠洲中的墅院更加漂亮。

“這個還不是最好的,有一些地方條件比較好,可以在大戈壁上建立玻璃房,巨大的玻璃房比這里的地下城還要大,那才是真正的農場。用計算機控制玻璃的透光率來調節合適的溫度和濕度,這樣就能保證穩定的產量。”

郭杰講述了在地下或者半地下的地方種植的方式,而這些就是能保證每個人都有面包的秘密。

在這些日子里馬修終于理解了那種叫計算機的神奇東西,可以飛速的運算甚至代替人類進行處理和勞作。馬修第一次知道了天空中閃耀的星星是恒星和太陽一樣,知道了所處的這個世界是球形的,人們管這里叫藍星,藍星上曾經遍布著河流、湖泊、濕地、森林和草原,除了人類還有很多動物在生活。馬修知道了藍星上的綠洲分布并不是均勻的,流浪者聯邦的勢力范圍內有兩百多個綠洲存在。

馬修在綠洲做說書人時候學的都是碎片化的內容,也沒有人會系統的講述世界的真實情況,有的只有綠洲中口口相傳的一些事情。現在知道的世界全貌和地理知識讓馬修向往,不管是對是錯,如今終于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馬修又仔細的讀了兩部歷史書來了解這個世界。一部是流浪者聯邦共和國的演變史,書中描述了現在國家的形成過程,總結概括起來就是四大階段發現階段、擴張階段、兼并階段和復興階段。書中對早期文明的擴張和兼并看法相對中立,既承認了快速擴張對人類統一進程的貢獻,也批判了種族主義對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最初的時候有一部分人是幸運兒,他們發現了一些上古時候的文明得到了教育的啟蒙。比較大的差別在于,大多數地下城都選擇了拿來主義的套路。只有一個叫英城的地下城最注重基礎教育,更強調自由和冒險精神。英城最先復原和使用了槍炮這樣的熱武器,從此開啟了擴張和兼并的道路。

接下來的戰爭中有一些城市也發現了槍炮的制作秘訣,逐漸的能和英城的勢力分庭抗禮,不同地下城之間組成了聯盟,每個聯盟都有所屬的勢力范圍。不同聯盟先后進行了兩次曠日持久的大規模戰爭,這兩次戰爭幾乎所有已知的地下城都有參戰,在流浪者聯邦的歷史上管這個戰爭叫世界大戰。

兩次世界大戰的最后結果是形成了由眾多城市群組成的流浪者聯邦共和國,這才有了現在和平發展的局面。流浪者聯邦共和國由兩百多個大的地下城直接組成,大的地下城勢力又連接覆蓋著中小地下城。蘭城原本只是一個發現了文明遺址的地方,后來有聯邦駐扎軍隊進行考察,修復后成了現在的樣子。

人類為了生存,成千上萬的地下城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和宗教信仰。在國家統一的過程中,文明和宗教信仰并不能很快的相互認可融合,甚至有一些宗教信仰相互沖突,這樣就會有一些極端勢力和組織單獨建立政權,所以現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類群體都認可流浪者聯邦共和國的體制,有不少反對勢力在襲擾流浪者聯邦的駐點,是不是會有偽裝成流浪者發動恐怖襲擊的孤狼式襲擊,這也是為什么馬修一開始被銬起來限制了自由的原因。

馬修看的另一部是人類發展史,這部史記錄的一些內容馬修在綠洲中也有所了解,一些歷史故事甚至可以相互佐證,在馬修看來這部人類發展史涵蓋了科技時代的記載,而綠洲的人類歷史中科技時代記載幾乎空白。

這部史書是根據發掘出來的遺址進行整理編寫的,也正因為科技相關歷史的研究結論讓大家相信現在所處的階段是人類復興史階段,人類的首要任務是重塑人類曾經的科技輝煌。

根據人類發展史的記載,曾經人類的文明已經是非常高水平的狀態,人類不但可以建造巨大的摩天大樓、橋梁、發電站,甚至還有汽車、飛機、火車這樣的交通工具,電腦的出現更讓人類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人類甚至可以實現在外太空遨游。

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科學領域的研究讓人類前所未有的站在了地球食物鏈的最頂端,從此成為了地球的主宰。而這一切居然是三千年之前就已經有的成就,有更多的記載沒辦法復原,計算機時代存儲的數據丟失讓現在存活的人們沒有辦法弄明白后來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人類只能重頭再來。

關于三千年之前發生的事情,在主流歷史界有三個猜想。

猜想一:人類遭遇了外星文明的入侵,所有的人類文明都被毀滅,文明的毀滅帶來的是地球生態的一同毀滅,而現在的綠洲高層本質上是外星文明,綠洲中的人類只是被外星文明圈養的寵物。

可是這個猜想有一定的瑕疵,如果外星文明是為了占領地球,那消滅全部人類不是更加合理嗎?既然外星文明如此厲害,為什么還放任流浪者發展,這是自掘墳墓。

猜想二:因為某種原因,可能是制度的對抗,也可能是發展過程的不均勻導致的矛盾爆發,地球文明陷入了一場足以毀滅自己的戰爭。勝利者處理問題的方式變得很極端,作為同類不能毀滅所有的同類,但是又不能放任繼續不管。

可是這個猜想在社會學的發展研究上解釋不通,這個的前提得是勝利者的精英階層都是變態,猜想本身小看了人類社會的自我調整和修復的能力,也高估了一小撮人的統治能力。

猜想三:小行星撞擊導致,塵埃遮蔽了天空,物種極速滅絕,生態毀滅附帶著文明的毀滅,極端惡略的氣象條件下人類分裂成了兩派。富裕的地區創建了綠洲,庇佑了少數人,這樣得以保全。貧窮的人只能選擇藏匿在地下求生,這樣就走了后來的地下城。

第三個猜想的前提雖然有一些俗套,卻容易被大多數人接受。人們更愿意相信綠洲和地下城之間的矛盾是災難后少數優質資源爭奪下生存模式的對立,而不是與外星文明對立或者階級矛盾的對立。綠洲內的人占領了少數的綠色土地,然后用鋼鐵城墻將糟糕的環境隔絕在了綠洲外面。

以上三個猜想在學術界持續的形成爭論,沒有一個可以對整個星球進行考證,從而做出足以說服所有人的結論,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因為至今為止也沒有能夠聯系上綠洲的高層,截止現在離開綠洲的流浪者都是一些小角色而已。

幾千年的自然選擇讓一部分長期在地下城居住的人向著矮小的方向進化。在逐漸和綠洲的沖突過程中大家都發現一個現象,綠洲的金甲衛因為某種原因不會主動出擊,但是在受到侵犯的時候會毫不猶豫的反擊。時至今日流浪者聯盟在多個綠洲的戰役中都沒有能占到便宜。

無論是哪種猜想,現在的地下城的聯盟只有一個夢想,就是解放所有的綠洲,讓地下城的人可以獲得美好的生存環境。

流浪者聯邦中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幾乎所有流浪者都會忍不住的呼喊。

“我們終將打破綠洲的鋼鐵城墻,在綠洲內唱起流浪者的生命贊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尤溪县| 天祝| 芜湖市| 伊金霍洛旗| 苏尼特右旗| 甘德县| 大埔区| 名山县| 吉林市| 曲水县| 兖州市| 泰来县| 定州市| 乐山市| 深水埗区| 五河县| 虞城县| 阳信县| 友谊县| 昌图县| 昌江| 汝南县| 乌鲁木齐市| 柏乡县| 宜城市| 巫溪县| 光泽县| 龙山县| 永宁县| 安庆市| 郧西县| 大理市| 平泉县| 丰县| 宁夏| 行唐县| 东海县| 巫山县| 湛江市|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