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浮樹國瞎眼漢
迷津引度神農村
別論風水中道地
險難驚聞瑟瑟音
技窮難藏蟒蛇戲
朱雀護主焚肥遺
天將受托書命運
兄弟情深念念心
天一等人沿途行進,按照不二長者的說法,閻浮樹國應該并不遙遠,幾人出門的經驗已經非常豐富了,臨行前慈行公主也為他們預備了足夠的食物路上充饑,不到兩月,來到了閻浮樹國的國境。
一踏進閻浮樹國,看到這里截然不同的風格,其他國家人口、商旅、房舍居多,山水環境多處于城區外部邊緣;
而閻浮樹國卻是綠樹成蔭、芳草遍野,恰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這里不以商賈貿易為主,外來人口也相對較少,更多的以栽種五谷自給自足的方式生存,人們的生活安詳而平靜;
天一等人進入閻浮樹國,開始打聽藥王的下落,可這里大部分人似乎不知道藥王是何許人,問了很多人都說并不相識,遇到一位街邊算卦看相的瞎子,幾人走到近前時,這瞎子大聲說道:“開個貼,擺上攤兒,神佛不請君自來。盤腿打坐,閉目鼓腮,既有和尚氣質,又有老道氣概!憑一張巧如彈簧嘴,測算禍福,知曉未來,說得張三兒額透流汗,講得李四嘴巴嚇歪,逗得王五笑逐顏開。老天!君是鬼使,還是神差?----自己明白!”
天一上前請問,瞎子不作聲,只伸手討錢;天一正要掏些銀兩,金貝貝拽住不讓,說道:“這老頭準是騙子,不能上當!”
瞎子開口說道:“你們要找藥王,那是幾十年前的名號了,現在的年輕人哪里知道這個叫法,現在人們都叫‘藥王’為‘五谷爺’,你們和別人打聽,怕是等到天明也問不出嘍!”
幾人一聽,似乎這瞎子真知道藥王下落,打賞了銀錢,問道:“謝謝老人家及時告知,不知那五谷爺現在在什么地方?怎么稱呼您呢?”
算命的瞎子回答道:“叫我吳瞎子就行了,口能遮天的姓氏、看不見天的雙眼;我與五谷爺年輕時也有些淵源,老朽從小就有眼疾,三歲時就看不見東西了,事事需要別人照料,要不是五谷爺為我調治,恐怕老朽一輩子都看不見啦!”
天一謹慎的問道:“那老人家您現在是看得見還是看不見?。俊?
吳瞎子回應道:“哈哈哈,幾位已給了賞錢,不敢欺瞞!眼睛的毛病在我三十歲的時候,就被五谷爺給治好了,但我是算卦看相為生,這眼睛能看見了之后,人們找我算命的反倒少了,覺得少了一份神秘感;
沒有法子,老朽只能戴一副鏡片,再裝作瞎子嘍。這就好像人們習慣于依據衣著打扮去判斷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和為人善惡,大多數的百姓眼不盲心卻盲,不得已,我也只能不盲而盲嘍!”
天一作禮,說道:“老人家您說話倒有幾分深意,值得敬佩,請您告知五谷爺的去處,感激不盡!”
吳瞎子回應道:“五谷爺總是閑不住的,最近這段時間剛剛又回到神農村附近去采藥了,你們沿著這條主路出城,然后朝著右側小路走,三天的時間就能夠到神農村了,到了那一問村民就都知道了?!鳖D了頓,吳瞎子又說道:“你這年輕人倒有幾分教養,我免費為你算上一卦吧!”
天一趕忙致謝,吳瞎子摘下眼鏡,一番眼花繚亂的占卜,語重心長的說道:“幾位吉人自有天相,沒得事!”說完后,吳瞎子哈哈大笑的揚長而去。
幾人聽后就差對著吳瞎子翻白眼了,感覺他說的完全就是廢話!在城中稍作休整,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繼續出發前往神農村,只用了二天的時間,便到了神農村的地界。
仔細觀察一番,這里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有九條溝溪沿著遠處的山脈緩緩流注經過,從地形地貌上看,是不懼旱澇之災的,圓真大師連連稱贊:“真是一處風水寶地啊!”
天一不解的問:“先生,修道之人,也在意風水之說嗎?依照我們所經歷的事實來看,每個人的命運,不是自己的業力習氣所導致的嗎?這與風氣有何相干呢?”
圓真大師解釋道:“非也,天一,你說的沒錯,每個人的遭遇都是個人的業力習氣所帶來的,但這并不完全否認其它情況帶來的影響;
這世間有外界的種種環境,如這村莊,山脈走勢、氣候季節,長期生活居住,會讓人的身體受到種種影響,如在不同地區的人,長相、語言、性格、生活方式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和改變。
若是風土人情得天獨厚,這樣的地方也更容易培養出賢能的人,有德行的人也更容易再這種地方降生;
若是山水地區險惡、不利于人居住,那人們根據業力習氣的影響,教化不足,便很難得到更好的發展。
這就是我說的風水,而非因為風水會完全導致人的根本性變化,人出生在這片土地之上,呼吸著這里的空氣、享用著這里的衣食,就會與這片土地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是不可否認和代替的。
又如之前那吳瞎子所說的算命之法,人出生后的命格就有了一定的趨勢,但結局是否能夠得到改變,就要看這人主觀行為所帶來的轉變如何了;
天一,你多生修為的?;?,才讓你今天有如現在這樣的聰慧機敏,但你的父母仙去之后是否選擇參訪問道這條路、是否想要解決生死煩惱,是當下的你決定的,今天我們能夠站在這里,也是你做下的決定,如果你不愿意,我們就不會到這里來,就不會有這些奇遇,所以轉變在于人在每個決斷下的主動選擇,那么由這個選擇和所面對不同情況的行為,就會帶來相應的結果,所以這命運能否改變,并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道明,我們修道之人,更要看到這其中的深意,不能過于執著于一處,才能心正、行正、法正,才更利于我們的修為?!?
天一作揖,說道:“先生,受教了!”
幾人進了村門,看到人們自給自足、自得其樂,偶然進來的外村人還是很惹眼的,還沒等他們上前詢問,就有不少村民和孩子圍繞過來,熱情的問這問那,想請他們去家里坐坐、嘮嘮家常;
天一他們趁此機會打聽五谷爺的下落,村民告訴他們說:“很不巧,五谷爺前兩天剛剛去村南的伊厘山上采藥去了,通常五谷爺這一去,就要三個月才能下山;
幾人一聽,時間太久,不想荒廢太多的時間,轉身就要去伊厘山尋找五谷爺,村民趕緊攔住他們,說這山林里蟲獸太多,很不安全,建議幾人還是等五谷爺下山比較妥當,幾人哪里能夠安心的等得呢,但天色已晚,便和村民商量,找一戶人家暫時住下了,第二天吃過早點,幾位整裝待陣、朝著伊厘山出發了!
閻浮樹國的地界,大多樹茂林豐,這伊厘山也不例外,進入山林后,越發覺得景致不錯,自然風貌一覽無余,但也有許多新奇未見過的動植物:
有長著白色耳朵,既能匍匐前進、又能夠像人類那樣的行走的狌狌;有形狀像普通的小豬,長著一雙雞爪,叫的聲音如同狗叫的貍力,有長著鳥一樣的頭和蛇一樣的尾巴,暗紅色的旋龜;還有很多的蝮蟲和各種各樣奇怪的蛇;
幸好村民們昨天給大家及時的科普了一下,讓天一他們能夠辨認出這些生物,也在村民的叮囑下,在身上佩戴了許多不知名字的藥草,可以避免這些蟲獸的侵襲,還是有很大作用的;
但幾人還是很小心的行進,晚上休息時也輪番夜巡;第二天繼續行進,這伊厘山很大,不過幾人常年在外,已經有了經驗,根據一路的觀察,能夠找到一些有人走過的痕跡,相信是藥王五谷爺留下的,不出三五日,應該可以追得上他;
又走了三日,幾人又累又渴,坐下歇息,一陣風吹過,吹過來一股子藥味兒,少廣知警覺的說道:“這不是一兩味藥,應該是五谷爺采集的藥一塊散發出來的,想必已經不遠了!”
幾人振奮精神,一路尋找,隨著藥味兒越來越濃,幾人終于撥開一處草叢后見到了藥王五谷爺的尊容:一身灰色布衣,身后背著一筐的藥材,手中拿著類似于鋤頭的工具,看面容約為五十歲左右,長長的胡須,有些仙風道骨的模樣;
但尷尬的是,此時的藥王滿臉驚恐、瞪著眼睛一動不動,并無暇和幾人閑談,瞪著眼睛并不是再看天一他們,而是在藥王的對面,一條巨大的蟒蛇正吐著舌頭,瞪著燈籠大的眼睛盯著藥王!
這蟒蛇不是一般的巨大,足足有四五十米長、寬度大概需要五六個人環抱才能圍住,而這蟒蛇竟然一個腦袋,卻有兩個身子,正盤成兩團,吐著信子,看來想要吃掉藥王!
天一等人也不敢輕舉妄動,心里想著:“唉,怎么步步都是坎坷??!”
這蟒蛇逐漸靠近藥王,看得幾人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少廣知迅速抽出承影劍刺向蟒蛇,這蟒蛇身上的鱗片出奇的堅硬,就像身披鎧甲,承影劍刺到蟒蛇的身上,磨出刺耳的聲音,蟒蛇卻沒有絲毫損傷,一條蛇尾用力甩出,將少廣知拍打到一旁!
天一趕忙上前接住少廣知,古小曼用神仙筆幻化出上百條小蛇,想要讓蛇群互相對抗,可蛇群剛到大蟒蛇的身邊,大蟒蛇吐著信子發出‘滋滋’的聲音,幻化出的小蛇竟然紛紛后退,反而攻向古小曼了!
金貝貝趕忙出動鳴鴻刀,將差點傷到古小曼的小蛇攔腰切斷!可切斷后的小蛇并沒有停止進攻,仍然朝著古小曼襲來,古小曼縱身向后一躍,及時躲開了攻擊;
幾人見勢不妙,不敢懈怠,對付小蛇倒不成問題,但這大蟒蛇太難對付,一時沒有更好的辦法,天一迅速的跳到藥王面前,趁著幾人進攻分散蟒蛇的注意力,將藥王從蟒蛇的面前救走,藥王看著天一,直說謝謝謝謝!
天一問他:“五谷爺,這大蟒蛇你認得嗎?我們怎么辦?”
藥王說道:“跑!”撒腿就開溜了;幾人看藥王已經跑路,趕忙跟上,跑了半天,到了一處溪水邊,感覺蟒蛇似乎沒有追來,紛紛喘著粗氣暫時休息,古小曼說道:“這吳瞎子還真是個神棍,不是說吉人自有天相,沒得事嗎?此番脫險,一定回去把銀錢要回來!拆了他的攤子!”
藥王說道:“你們見到吳瞎子啦?”
圓真說道:“咱們先趕緊想想辦法,怎么對付這大蟒蛇,一個頭兩個身子、這么大個,還真是第一次見!”
藥王說道:“這個蟒蛇叫肥遺,我采藥嘗盡百草百獸,只是聽說過有這種生物,也是第一次見到,還真想嘗嘗是什么味道,是否可以入藥啊。”
天一說道:“五谷爺,都這個時候了,咱就先別想著吃它了,先琢磨咱們如何不被它吃掉吧。”
藥王說道:“都說打蛇打七寸,小蛇我自己倒也能收拾的了,只是這肥遺也太大了點!”
此時,金貝貝的鳴鴻刀自己主動變作云鵲的模樣,嘰嘰喳喳的叫起來,藥王看到后,好像老相識,對著云鵲說道:“哎呦!這不是仙鵲嗎?”
云鵲繞著藥王的頭上嘰嘰喳喳的轉著圈兒;金貝貝開口道:“五谷爺,看情形好像你們認得?”
藥王說道:“可不是嘛!早在六七十年前,老夫就在神農村生活,這仙鵲不知從哪里飛來,嘴上銜著五彩的九穗谷,正巧掠過我的頭頂,九穗谷掉在地上,仙鵲也落在我身上,我看它滿身通紅,不是凡鳥,試著將九穗谷子埋進土壤里,沒想到后來長成了一片,之后我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
后來谷穗和雜草長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一時分不清,我就一樣一樣的品嘗和試種,最后精心挑選了稻、黍、稷、麥、菽這五谷來種植和食用,從此就傳開了,現在九州的人們都學會了種植這五谷食用,從那之后,大家就開始叫我五谷爺。
看來,這藥王不僅能治療病患,竟然也懂得種植技術,很令人欽佩;幾人正說著,大蟒蛇肥遺從身邊悄悄的接近了他們,向他們襲來!由于幾人功法了得,已經感覺到了肥遺向他們襲來,紛紛縱身閃避,但藥王還沒有做好準備,天一手沒有抓穩藥王,導致藥王倒在地上,大蟒蛇立刻將藥王用蛇身團團圍住,勒的藥王幾乎喘不過氣!
少廣知說道:“請師父和大家佯裝攻擊,我來擊它七寸!”
少廣知開始后退,天一、金貝貝、圓真大師用武器暫作攻擊,蟒蛇用另外一邊的身子與幾人纏斗了半天,少廣知化成龍形,趁其不備飛到肥遺的身后,朝著它的七寸之地用力咬了上去!
這一招果然奏效!被龍咬到了七寸,肥遺身子一松,倒了下去,古小曼見勢趕忙飛起,及時將藥王救出;幾人不敢松懈,一擁而上,繼續對蟒蛇肥遺擊打,蟒蛇看幾人來勢洶洶,也無法躲避,身子一怔!竟然一下子蛻皮了!
蛻皮后的肥遺呈白色,氣勢洶洶的朝著幾人繼續進攻!而少廣知之前的傷痛還沒有痊愈,暫時不能繼續化作龍形,幾人運功,再次逃離!
逃了好一陣,發現一處山洞,幾人趕忙跑進山洞里暫避,藥王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是仔細一看,藥王的肚子已經被肥遺勒破了,看樣子,恐怕很難撐過去!
幾人不忍心看到藥王承受痛苦,藥王喘著粗氣,強忍著病痛,艱難的說道:“你們趕快逃走吧....我已經救不活了,不要搭了你們的性命!我這一生,開墾荒地、播種五谷、嘗遍百藥、治療病痛、哪怕人們有了鬼魅邪氣、蠱毒之疾、溺水、燒傷,種種疾病,我都能夠治愈;
當年,治好了吳瞎子,吳瞎子還免費給我算了一卦,說我只要不嘗百足蟲,就不會死,現在看來,這吳瞎子真的是個神棍,呵呵呵....不過....不過....我并不、后悔,只是還想寫一本藥王經傳世,還沒有動筆....真是遺憾....弟弟,哥哥也要走了....這就去見你了....”
圓真大師觀察四周,發現一件事情,原來,這洞穴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洞穴,卻很可能是那條蟒蛇肥遺的蟒蛇洞!這就等于羊入虎口一般!天一勸慰藥王撐住,出去后一定會想辦法救活他,這時候聽到轟隆隆的聲音,蟒蛇肥遺又來了!
幾人用力狂奔,帶著藥王,也確實有些拖累,但天一堅決不放手,眼看著就要被蟒蛇肥遺追趕上了!那藥王不知什么時候手里拿著一柄匕首,刺了天一一下,天一痛的一下松開手,藥王用盡最后的力量,朝著蟒蛇走去,抱住蟒蛇的腦袋,一口咬了上去,嘴里說道:“哈哈,老夫正好沒有嘗過肥遺的肉,雖然腥臭,但是....好像還真的可以入藥呢....”
說完沖著天一等人大喊:“幾位小兄弟,后會無期!”說完,只見蟒蛇張著大口將藥王吞了進去!
天一等人痛心無比!再看此時的蟒蛇肥遺,剛剛吃進一人,似乎沒有填飽肚子,放慢了些速度,但依然想要吃掉天一他們;驚人的一幕出現了:
金貝貝身邊的云鵲看到藥王被吃掉,哀鳴一聲,眼睛變得血紅,驟然變身,竟變成了一只朱雀!
朱雀振翅而立,哀鳴時,石洞震動,口中吐出強烈的火焰,掃向蟒蛇肥遺,這蟒蛇肥遺由于剛剛蛻皮,皮膚還有些嬌嫩,而朱雀吐出的火焰非同凡火,一觸即著,燒的那火光沖天、地動山搖!過了一會,一切歸于平靜,蟒蛇肥遺已經被燒成了赤紅色,死去了,朱雀飛到蟒蛇肥遺身上,用嘴叨開腹部,將藥王取出;
藥王也被燒的滿身赤紅色,被剖開后,竟然還有一口氣在,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咳嗽了兩聲;望向朱雀,有氣無力的說道:“仙鵲....神鳥....”
朱雀用翅膀拍在藥王的身上,向天哀鳴,其聲凄厲!
此時,又出現了驚人的一幕:天空中一道金光人影閃出!
這人通身赤紅色,面現忿怒之形,頭戴一頂豬冠,右手執大刀橫于頭上,左手開掌當腰,儼然天兵降世,來者不是別人,正是昔日曾與鳩盤荼鬼纏斗時救過幾人的宮毗羅大將!
宮毗羅大將看到天一等人,也很詫異的表情,說道:“你們幾人也在這里?這么巧???”
天一等人發愣,原來并不是找他們的;宮毗羅大將轉頭對藥王說:“藥王兄,你受苦了!”藥王見到天神,一臉驚恐,說道:“仁兄哪位?我....并不認得啊....”
宮毗羅大將說道:“是你的弟弟,藥上尊者托我來此!”
說完,手里拿出一粒丹藥,一下碾成粉末,散在藥王的身上,繼續說道:“你的弟弟死后,并沒有投生在南閻浮提中,而是出生在凈琉璃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他也仍然繼續行醫,在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幫助下,已經不僅能夠醫治身體的病痛了,還能夠治療煩惱病、嗔恨病,非常了得;他知道你命里有劫難,所以特意囑我帶阿伽陀藥帶來給你服用,你的世壽還沒有結束呢?!?
此時,大家再看向藥王,用了阿伽陀藥后,藥王的身體已經恢復如初,只是腹部變得透明、不再和從前一樣了;
宮毗羅大將說道:“藥王的腹部被這蟒蛇肥遺所破,不能恢復如初了,但其它并無影響,就用衣衫遮蓋,避免嚇到旁人吧!藥上弟弟讓我轉告你,他說:哥哥你濟世救人、開墾荒地、播種五谷,是他的榜樣,雖然業力因緣不同,你在南閻浮提世界濟世救人,他在凈琉璃世界研藥,但早晚會再相見的;身體疾病尚且容易治療,但人的煩惱難以根除、人的欲望難以填滿、人的恨意難以平復、人的生死難以改變,身心病苦有異,懸壺之心無別,愿哥哥一切安好。”
藥王問道:“請問神人,藥上弟弟他可還好,我可否能與他相見?”
宮毗羅大將說道:“藥上尊者一切安好,只是這南閻浮提世界與那凈琉璃世界相距甚遠,就像你們旁邊這條小溪中的每一粒沙子算是一個星球,那么要從這里經過十條小溪中的沙子數量的星球,才能夠到達凈琉璃世界,除非有業力再次投生時出生在那里,否則只能有神力、從凡入圣才能到達了。”
藥王說道:“這么說,你和弟弟現在都是外星人嘍?只要弟弟一切安好就好,全憑弟弟和您的幫助,感激不盡!”
宮毗羅大將說道:“藥王,你所作的事情,功德無量,依照現在的業力因緣來看,將來你仙逝之后,定然會在毗琉璃世界出生,和弟弟作伴的,還請寬思,我先走一步!”
轉頭對天一說道:“小子,進步的很快,也許你真的能夠超凡入圣、斷除生死煩惱,莫說毗琉璃世界,其它星球,依你的能力,應該也可去得!”
說完之后看向那條已經被燒成赤紅色的蟒蛇肥遺,說道:“這蟒蛇的大小正合吾意,西方廣目天王正想要條赤索,我就收走送與他,作個人情吧!”說完后,將蟒蛇肥遺收走,跟幾人辭別而去了。
幾人攙扶著藥王,又采了多日的藥材,日日向藥王了解藥材的性狀和功用,所學頗多,之后一起返回神農村,藥王也開始著手起草他的『藥王經』,希望以后可以傳世利益更多的人,提筆寫道:
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歲......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機,五臟未虛,六府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久服不傷人,“如人參、甘草、地黃、大棗等
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需判別藥性來使用,如百合、當歸、龍眼、黃連、麻黃、白芷、黃芩等;
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黃、烏頭、甘遂、巴豆等。
不多日,藥王經寫成,天一等人準備離開;帶走一些藥王經抄本,以便傳到其他國家城池,讓更多的人能夠解除病苦;
藥王送別天一,對幾人說道:“在我們閻浮樹國,有一個多羅城,那里的城主曾經患病,是我將他治愈的,多羅城的管治在我的印象里十分深刻,百姓非常遵紀守法,人人安居樂業,你們求訪問道,不妨也去學一學他這治國之方,也許有用?!?
幾人致謝辭別,朱雀在空中鳴樂起舞,旋轉著與藥王作別,幾人歡聲笑語的朝著多羅國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