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5章 古北口

  • 大明的回響
  • 涸平的一天
  • 3194字
  • 2020-06-08 22:33:17

古北口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和中原政權爭奪的戰略要地,它和居庸關、山海關(此時還叫渝關)共同構成了抵抗游牧民族的最后一道防線。一旦這里被突破,再往南則無險可守,來自草原的騎兵就可以在中原腹地任意地肆虐。

不過古北口成為一道雄關卻是從前幾年才開始的。

當年徐達把大都攻占下來以后,帶人修繕了之前留下來的長城,并在三年前修筑了古北口的城關,加設了烽火臺等關塞設施。

丘福當天接到傳令之后,并沒有帶人直接進駐古北口,而是選擇了在密云縣城外扎營。當天晚上,朱棣就過去和他們會合了。

當然他不是只身前往的,他還讓王府的侍衛把王府內所有的存糧都押運了出來。這些存糧大部分都是今年的新糧,是夠王府所有人吃到明年開春的量。如此一來,王府接下來只能去糧鋪買糧了。

第二天清晨,朱棣才點了五百人帶著糧食隨他共赴關口。

未經擴建的關城根本放不下三個衛所一萬五千多人的兵力,因此只能安排多出來的士兵在關口向后五里的地方搭建一個臨時的城寨出來。

由于三個衛所領兵之人都是衛指揮僉事,在品級上互相都無法管轄,因此陳亨還派過來了一個都指揮僉事暫時總領全局。

“來者通名。”

在通過城寨的時候,雖然守將老遠就看到了帥旗,但還是盡職盡責的盤問了一番。

“這是燕王的部隊,趕去關口安撫流民呢。”朱棣的侍衛張武上前回答道。

“原來是燕王,還請在寨外稍等,末將這就派人去通報一下。”

張武聽他這么說,覺得有些不滿意:“怎么?連王爺都不能直接放行?”

“還請不要為難末將,”

“你...”張武還欲再說,卻被朱棣攔了下來。

幸好也沒讓他們等多久,營寨的大門就被打開了。

“不知燕王駕到,下官有失遠迎。”一個看起來并不十分精壯的軍官走了出來。

眼前這個人之前朱棣見過,是在上次他的燕山親衛舉行比較的時候,記得當時這個人跟著陳亨一塊來觀摩過。

“魏僉事是吧,現在關外的百姓狀況怎么樣了?”

“王爺請隨我來,咱們邊走邊說。”

“嗯,你帶路吧。”

魏僉事翻身上馬,走在了朱棣稍微前面一點的位置。

“陳大人的消息你收到了嗎?”

“還未曾收到,下官現在接到的命令是守好關口,不給元軍可乘之機。”

朱棣在心里默默地吐槽了一下這糟糕的工作效率,一晚上過去了,居然還沒把新命令傳過來。

“那現在就看著關外的百姓在外邊挨餓呢?”

“下官從城墻上吊了一隊士兵和一些糧食下去,現在正在賑濟災民。”

朱棣對這個魏僉事的評價稍微漲了一點,看來他腦子還比較靈活,知道變通變通。

“往北邊的探子派出去了嗎?”

“先后派出了三批,第一批是前天夜里出去的,算算時間今天也該回來了。”

“做的不錯,回頭本王會向陳指揮使給你表功的。”

“下官先謝過王爺。”

說話間五里路轉眼就到,不過說實話這個關口和朱棣想象中的雄關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靠北的那一側的城墻最多也就只有五、六米高,兩側延伸開來的城墻則顯得破舊不堪,頗具年代感。

“上城墻看看吧,張武你跟我來。譚淵,你帶著剩下的人和所有的糧食在原地待命。”

朱棣一行人快速穿過了關內的營寨,在魏僉事的帶領下走上了城墻。

放眼往下望去,關外已經約莫聚集了五千余人。由于關口前面道路狹窄,流民沿路一直延伸了好幾里。

現在雖然不是飯點,但朱棣能看到城墻下的粥棚還是在不斷地冒出炊煙。

“現在還沒出現有人鬧事的情況是吧?”

“是的,因為現在糧食供給還跟得上,再加上天氣也不冷。但如果他們人數一直持續增加下去的話,情況就有可能會發生變化了。”

“糧食不夠了?”

“對,本來城關內儲存的糧食是密云后衛的儲備糧,現在要供給三支部隊和關外的百姓,糧倉很快就要見底了。”

“先用本王帶過來的糧食賑災吧,之后李大人會把北平官倉里的糧送過來的。”

“王爺真是解了下官的燃眉之急啊。”

“先別忙著高興,要是元軍趁著這個時候殺過來的話,這些百姓可就全遭殃了。”

這些原本居住在長城以北的百姓說來確實挺慘的,本來在元朝政府的統治下過的就不安生。后來明軍把元軍打跑了,他們以為自己可以松一口氣的時候,卻發現明朝暫時沒打算把長城以北的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

因為如果沒有長城作為依托的話,守軍的防守成本太大,根本無法長時間有效抵御游牧民族的騷擾。因此明軍雖然多次北征打擊元軍,但都沒有就地駐軍,這片地區竟成了一塊真空地帶,百姓都不知道該找誰去交稅了。

雖然沒有了官府的盤剝,但這片區域就像元軍的提款機一樣,經常遭受劫掠,只不過以往都沒有這次的情況看起來嚴重罷了。

“王爺說的沒錯,但還請理解下官的職責所在。”

其實一般來說,如果是零零散散的流民的話,就可以直接放進來了。只不過這次數量和規模過于龐大,誰都說不好會不會在其中暗藏有元軍的內應來騙關,因此關門并不能輕易打開。

“魏僉事,如果探子回來之后匯報說五十里內沒有敵蹤的話,就準備開關放人吧。至少也得讓他們在關內呆著,關內有那么多士兵在呢,要真出點什么事,反而更容易管理。”朱棣提出了他的建議。

“這倒不是不行,不過還是等探子回報之后再說。”

朱棣把視線從城下百姓的身上收了回來,重新投到了城防布置上。

“這城墻是從什么時候留下來的了?怎么都不修繕一下?”

“下官估計可能是北宋那時候留下來的,至于修繕的問題...”

“怎么了?”

魏僉事的話語有些支吾:“關于此事,密云后衛的指揮僉事之前已經多次向上反映了,但據說是李大人那邊一直沒批相關的款項,因此直到現在也沒落實下去。”

朱棣聽了是真的有些生氣了:“又不是讓他重新修長城,難道就連重修一下的財力物力都沒有了嗎?如果這個關口最后沒守住,有他李彧一半的責任。”

朱棣并不知道李彧是出于什么目的把這件事拖下去的,但城防的事就是整個北平最重要的事,比發展經濟什么的都重要的多。他李彧敢在這件事情上推三阻四的,著實讓朱棣有些沒想到。

“這事陳指揮使不知道?”

“陳大人知道此事,但他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急死個人了,陳亨也不知道早點向朝廷匯報一下情況,非要等到事就在眼前了再想辦法。”

朱棣雖然知道元軍的第一波進攻還在兩個月之后呢,但他并不敢確定事情一定會按照史書中描述的那樣發展。

萬一自己的變化影響了歷史進程呢?萬一史書上把日子記錯了呢?這都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這城墻必須要加高,還要把外側用水泥和磚塊重新砌一變,現在里面土層都露出來了,這像什么話?”朱棣一個人自言自語道。

就在朱棣心里痛罵李彧的時候,卻突然聽關外流民隊伍的末尾出現了一陣騷動。這聲音由遠及近,很快就到了目視所能及的范圍。

只見一隊身披輕甲,手持彎刀,身穿大明軍服的騎兵,以一路縱隊的隊形向城墻方向移動。

“讓開。”士兵大聲喊道。

盡管百姓盡量的往路兩邊靠了,但還是會有一些人有一不小心就被擠到中間去了。每當這時,快速前進的探子們都不得不把腳步放慢,避免和這些老百姓發生碰撞,因此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到了城關底下。

“魏僉事,孫二回來復命了。”探子中為首的那個人沖著關上喊道。

“本官在此。”魏僉事往前上了一步,從城垛中朝下面的孫二揮了揮手,隨后又讓人放下了吊籃,示意他從這里上來。“其他人原地休息即可。”

城墻矮,吊籃也拉不了幾下就到頂了。孫二在站穩以后趕緊從吊籃上跳了下來。

此時朱棣搶先問道:“怎么樣?最近的元軍距離有多遠?”

“至少還在三十里開外了,五十里以內的主要道路旁都查探過了,沒發現元軍的動向。”

“好,你辛苦了,趕緊下去休息吧。”

“等一下,我不用跟我的部下一塊行動了?”孫二不解地問道。

魏僉事回答說:“你先回大營里等著吧,等會城門打開之后他們再找你去會合。”

“我明白了。”

把孫二送下去之后,魏僉事看向朱棣,顯然是在等著他下令。

朱棣略一思索,權衡利弊之后做出了決定:“開城門吧,先派一個百人隊出城維持秩序,再一點一點放他們進來。”

“遵命。”

徐達當時修這個城關的時候,因為沒考慮到此處有對外貿易的需要,因此城門修的十分狹窄。一次只能過一輛車,肩并肩并排走的話也只能過三到四個人。這要是沒有秩序的話,一旦發生點什么變故,必然會出現踩踏事故這樣的事情。

“魏僉事,你帶人先把本王運過來的糧存到糧倉里,以免等會百姓進來以后引起騷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保靖县| 阿尔山市| 中西区| 墨玉县| 盱眙县| 丰原市| 万载县| 溧水县| 溆浦县| 康马县| 化州市| 康定县| 滦平县| 西畴县| 泾阳县| 太和县| 庆阳市| 天全县| 涟水县| 五大连池市| 普定县| 松溪县| 酉阳| 荃湾区| 宁陵县| 岐山县| 河北省| 鄂托克前旗| 岗巴县| 富川| 武功县| 同德县| 江川县| 红安县| 洛阳市| 东兴市| 四子王旗| 上犹县| 遂昌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