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九華銅山
- 娘子她只想賺錢
- 飛揚的兔子
- 2199字
- 2020-06-18 20:00:00
赭山丹赤,故郡名丹陽。
早在南京讀書的時候,木桃就聽說過隔壁鎮江有個丹陽縣,而古時候的丹陽卻是很大的一個郡,而后來同丹陽并列的句容只是其中的一個縣。
雖然如今已經看不到丹赤之山,但在句容一代,卻是還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銅礦,自唐朝開朝以來,承平日久,百姓生息,財富積累越來越多,對于銅料也需求很多,除了用來造錢,還有許多其他的用處,所以銅礦的開采也就越來越多。
這日他們來到的便是其中的一座銅山,叫做九華山,附近又有南山,伏牛山,皆有銅礦開采,九華山銅礦此前曹大郎已經考察過,在附近幾座礦中大小規模都非常合適。
九華山銅礦的礦主也姓趙,年歲并不大,據他所稱這座礦是他一個同族的叔叔留給他的,他起先是種田的,對煉銅技術并不太熟悉,真不知道曹大郎是從哪找出這人來的。
為了出行方便,木桃干脆仍作男裝,與趙玖分別扮作曹允兒的表兄和表弟,陪同曹允兒來談買銅的事情。
那趙郎,聽說了曹父的事情,十分唏噓,而后便談起當初已經要與曹云天談好合約了,卻沒想如今卻物是人非。
“當時談好了,為何沒有簽約呢?”趙玖問道。
“這是我正要說的。”趙大郎嘆氣道,“之前也都跟曹大郎說過,可能他沒來得及仔細交待,我們家現在頗有些艱難,我們附近有個李家,原來也同我家一樣是開銅礦的。前兩年不知怎的,突然暴富起來,在市場上對我家多有打壓,比如他給賣碳的商人都是先付款,弄得我手頭緊張,若是曹大郎同意先付款給我,我們才能簽這合約,否則我也周轉不過來。”
這條件頗有些苛刻,木桃心想,難怪當時曹大郎沒有簽約。
只聽那趙大郎又說道,“二來,不瞞諸位說,我家礦最近也遇到一些難處,最近出產的礦石不太好,出銅量上都不太穩定。”
“那如今有解決的辦法了嗎?”曹大娘問道。
“還沒有,當初你父親說回去再考慮一下,這就沒有下文了。”趙大郎說道。
“這確實有些為難。”趙玖說道,“舍妹一定也要考慮一下,我們能一起去看看銅礦嗎?”
“這個可以。”趙大郎很爽快地說著,便邀請眾人同去參觀銅礦。
木桃還是第一次來到銅礦,前世也沒有看過,先是采礦,礦山上,礦工們用手推車推下一車車礦石,古代沒有什么機械設備,基本都是靠人工挖掘,搬運,十分費勞力。第二步便是冶煉,要從這銅礦石中提取出銅來,要經過數道冶煉。
剛走到冶煉場,木桃便聞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這是二氧化硫?木桃腦海中閃過許多年前化學實驗室里的味道。
“這味道就是煉銅的時候排出來的煙氣的味道。”趙大郎說道,“你們不習慣,會受不了的,我們就不靠近看了。”
大家站在山坡上往下看了看,只見龐大的冶煉場上,有好幾處爐子,有的燒著有的關著,許多人忙忙碌碌地走來走去,運礦石,運木炭,倒也有條不紊。
“趙大郎,往常好的時候你這銅礦一天能制多少銅?”木桃好奇問道。
“每天能燒30石礦石,只能出兩石多的銅的銅,不過300斤。”趙大郎說道,“從去年到現在,卻連三石都沒有了。”
“是礦石的雜質太多了嗎?”木桃問道,古代的一斤雖然比后世的一斤還要重一些,但偌大一個銅礦,一天只有兩百多斤的銅出產,確實不太多。
“應該是吧,礦渣越來越多。”趙大郎答道。
“我能看看礦石嗎?”木桃問道。
那趙大郎看木桃十分年輕,有些疑惑,趙玖說,“還煩請趙大郎拿給我們看看,我弟弟對道家合煉之術有些興趣,想見識一下。”
木桃心想,那不是你也有興趣嘛,不過那趙大郎聽玖郎一說,趕緊說道,“諸位想看,當然可以。”
趙玖又說道,“還有爐渣也請一并給我們看一看,多謝。”
木桃感覺原本商業考察忽然就變成了學生到現場實習,腦海里開始思索起從前學的那些化學知識來。
自然界中的銅礦石主要有硫化銅和氧化銅,此外還伴生有碳酸銅,硫酸銅,許多銅礦同時還產鐵,鋅等金屬,九華山的銅礦銅渣多,一定是其他金屬雜質比較多。
正想著,趙大郎已經將礦石與礦渣送了過來,那礦石色澤發黃,倒像是含有黃金一般。
木桃雖然知道一些化學知識,可是對采礦,冶煉所知甚少,看起來還不如趙玖,看了半天也看不出所以然來,這時候又沒有各種實驗設備,可以對礦石成分進行鑒定。
這時候趙玖卻似乎很在行,同那礦主討論起冶煉銅礦的事情來,倒是頭頭是道。
木桃一邊聽,忽而小聲對趙玖說道,“玖郎我想去看看冶煉爐。”
那趙大郎不知她要做什么,但見趙玖對礦石冶煉頗有
趙玖見過她想出鑒定私錢的法子,又會制取神秘藥水,知道她心里有些想法,他自己也知道一些合煉之術,便跟趙大郎說道,“如果看看工藝,或許我們會有些辦法。”
“不過今日天色已晚,此處離潤州城也比較遠,三位不如就住在我家,明日再慢慢兒看。”那趙大郎想了想答應道。
晚上便住在了趙大郎家中,趙娘子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不過燒的幾樣小菜還算不錯。
趙家也并不寬敞,勉強收拾出了兩間廂房,也是曹大娘一間,趙玖與木桃一間,條件也十分簡陋。
吃完飯,木桃問趙娘子要了一些布料和工具,自己動手做起布口罩來,趙玖看那口罩便與新婚夜,宋兒與元兒戴在臉上的一樣,不由得笑了一笑。
木桃知他也想到了這一節,說道,“其實這布口罩也沒有太大用處,只是聊勝于無罷了。”
第二日,木桃便跟著趙玖,在趙大郎的帶領下,見識了煉銅的全過程,因為煉銅的周期非常長,他們索性便住了下來,又遣人回揚州稟告了木郎。
起初還是趙玖向木桃介紹各種冶銅的細節,到后來就變成了木桃不停地提出問題,連趙玖都回答不了了,木桃干脆去向現場的老師傅請教。
曹大娘也跟在旁邊看著,她雖然不懂煉銅,但對銅的性質也略知一二。
通過了好幾天的學習,木桃對銅礦的冶煉流程中的化學反應,已經推測出了一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