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升級理論與中國實踐
- 房裕
- 1630字
- 2020-05-13 15:12:23
1.4 研究方法與內容
本研究過程綜合了經濟史、產業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跨國公司理論、管理學等多學科的觀點與方法,結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和產業方面的數據,主要采用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案例分析與比較研究、規范分析與實證研究、定性有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選題進行嘗試性的分析。通過對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梳理和總結,確定本研究的主體架構,為后續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通過對先行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推動母國產業升級實踐的理論分析和實證判斷,以期為中國借助對外直接投資帶動國內產業升級提供經驗借鑒;通過微觀動因、產業聯動以及宏觀變量傳導三大視角典型案例的解讀,提煉并刻畫出不同視角下對外直接投資推動母國產業升級的機理圖,以期為下文指標篩選和實證分析提供技術支持;在相關理論研究、機理刻畫、指標測度及模型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和產業升級的現狀分析,以中國2012年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排名前10位省市的面板數據為樣本,以修正的錢納里“標準結構”為模型,采取最小二乘法和廣義最小二乘法定量考察了對外直接投資對國內產業升級的影響。
本研究共分為八章,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對全書內容作了概括和介紹,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主要闡述了選題背景與意義、基本概念界定、研究思路與框架、研究方法與內容,以及創新點與不足。
第二章為文獻綜述和理論基礎,文獻綜述主要從OFDI同母國產業升級以及母國產業空心化的視角,對當前相關研究成果作了簡要回顧和述評,為本研究確立了方向;理論基礎涵蓋對外直接投資和產業升級兩部分,對對外直接投資理論沿著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以及中國三條主線,對當今國際直接投資理論進行了簡要回顧和介紹,對產業升級理論的基本內涵、影響因素以及測度方法作了重點闡釋,以上內容為研究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問題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為發達國家OFDI促進母國產業升級的實踐和經驗,在對比分析了不同動機的投資后,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并綜合企業典型案例解讀,進而提煉出不同類型的投資對產業升級的影響。進一步地,結合先行國家實際選取典型指標以測度產業升級狀況,并以美國為例,通過VAR模型驗證了對外直接投資具有母國產業升級效應的判斷。同時,借助灰色關聯理論考察了不同的投資行業與產業升級作用的關聯度。對發達國家實踐經驗的分析和考察,為本研究提供了明確的現實基礎和參考依據。
第四章為影響機理分析,在梳理和總結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主要沿微觀動機、產業聯動以及宏觀變量傳導三條主線,對對外直接投資影響母國產業升級的機理進行歸納、刻畫和描述,并結合國情總結出了OFDI影響中國產業升級的綜合機理,為實證分析提供了理論基礎。
第五章為中國OFDI與產業升級的進程分析,主要是對兩大經濟現象的發展歷程和主要特征作了概述。其中,對OFDI的演進及特點作了分析和解讀,同時對中國OFDI與先行發展中國家OFDI特征作了對比。對產業升級問題,重點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及自改革開放以來二個階段,對國內產業升級演進的特點和政策變化進行概述。根據二者發展和演進的時間軌跡,可以初步判斷二者間蘊含某種內在關聯,為后續實證研究奠定了現實基礎。
第六章為微觀企業視角的實證檢驗,基于企業不同投資動因并結合典型案例分析,總結出不同投資階段所促成的產業升級的典型特征。通過選取并測度這些產業升級指標,發現其與對外直接投資關系密切,進而采取VAR模型實證研究得出結論:不同動因的投資對母國產業升級具有正向作用。進一步地,采取灰色關聯分析給出了不同行業的投資對國內產業升級帶動作用的關聯度。
第七章為宏觀省際視角的實證考察,本章以改進的錢納里結構模型為基礎,結合中國投資現狀并采取2012年國內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排名前10位省份的面板數據,借助固定效應模型證實了對外直接投資對國內產業升級存在積極作用。
第八章為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在理論解釋和實證檢驗的基礎上,文章得出了主要研究結論,由此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和建議。對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說明,并對今后的研究作了部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