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中國戰“疫”日志(第二輯)
- 本書編輯組
- 1159字
- 2020-04-22 16:45:27
寫在前面中國愿與世界一起,守望相助,共同戰“疫”!

2月23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現場調研。
2月24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在結束對中國為期9天的考察后,在北京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介紹考察情況以及對中國及全球疫情防控的建議。
會上,考察組外方組長、世衛組織總干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在發言最后說:“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出的貢獻,世界虧欠你們!我想當這場疫情過去的時候,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
聽到此句,臺上負責翻譯的女孩一時哽咽。
舉國戰“疫”,抉擇、犧牲、堅守、擔當,一切還歷歷在目。“面對前所未知的新型病毒,中國采取了歷史上最勇敢、最靈活、最積極的防控措施。”
中國做了什么?
“正是由于中國采用了全政府、全社會的這一經典傳統、看似古老的方法,避免了少則萬余,多則數十萬病例的出現,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艾爾沃德博士所說的“古老的方法”,是古今中外人類在應對瘟疫時通常采取的應對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這些“古老的方法”在人口超過14億的中國再次實現,它的背后是國家決策的當機立斷,是舉國人民的眾志成城。
“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因為這些流行病學的曲線,其背后在每一條線上都是一個了不起的政策決定,都是中國的領導人了不起的決定,做決策很難,指導公眾按照這樣的決策去執行也不易,比如交通管制措施、比如居家隔離措施,諸如此類才實現了這樣的曲線。這也是為何說中國每一個公民都為此做出了貢獻。”
“這真的是一種全政府、全社會,你甚至想象不到的一種烏托邦式的集體意愿。”
當前中國國內已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而世界疫情發展卻越發嚴重復雜。此時,中國能為世界做些什么?
中國能回饋世界人民的,不僅僅是醫療物資,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十幾億人和病毒鏖戰一個多月總結出的寶貴抗疫經驗。“世界需要中國的經驗來應對這場疫情。在新冠肺炎的應對方面,中國是世界上掌握最多知識的國家,并且成功地實現了其轉身、遏制和扭轉。”
3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并發表題為《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重要講話。他說:“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形勢令人擔憂。當前,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強大合力,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在這個時刻,只有放下偏見、攜手應對,才能戰勝人類共同的敵人。作為一個有擔當的大國,中國有經驗、有意愿也有責任,與世界一起,守望相助,共同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