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害康復醫學
- 何成奇 李浩
- 1001字
- 2020-04-24 15:03:41
主編簡介

何成奇,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1997年獲福建中醫學院醫學碩士學位;1999年美國Loma Linda大學訪問學者;2003年獲四川大學外科學(骨科)博士學位。先后擔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醫學系書記、主任,康復醫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領導的學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018年專科排名全國第三。
學術任職:先后擔任中國康復醫學會運動療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骨科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一級專家,四川省衛健委首席專家,四川省醫學會物理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會長,成都康復醫學會會長。
學術成就:先后獲得華夏醫學科技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醫師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寶鋼優秀教師獎、天府名醫、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等獎勵及榮譽。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其他項目13項。發表第一作者SCI收錄論文63篇、中文統計源期刊論文223篇、申請專利12項。主編出版著作16部、副主編9部、參編16部。擔任《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副主編。
人才培養:先后培養碩士39人、博士33人、博士后7人。
臨床特長:頸椎病、腰椎病、骨關節炎、骨質疏松、骨折術后及癱瘓康復。
研究方向:骨關節炎/骨質疏松/骨折的物理治療基礎與臨床研究。

李浩,博士,特聘副研究員,特聘高級實驗師,美國注冊物理治療師Certified Physical therapy(CPT)和美國老年癡呆協會Certified Dementia Practitioner(CDP)培訓師。四川大學引進人才,曾擔任四川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災害醫學系系主任,特聘四川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物理治療研究生班臨床課程導師,參與聯合培養物理治療研究生60名。在2014年云南魯甸地震期間,受學院委托率領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的康復研究生志愿支援隊參與應急醫療救援。2015年以來多次參與WHO FMT應急醫療康復專家研討會議,2016年參加國家緊急醫學救援綜合基地建設項目,現任國際物理醫學與康復醫學災害分會ISPRM DRC分會主任委員和財務官,泛珠三角區域運動醫學聯盟(PPRM-SMA)理事會常務理事,西部運動醫學關節鏡聯盟會(WASMA)委員會委員,四川省防災減災智庫專家團隊成員,四川省成都市殘疾人聯合會專家組成員。作為第一參與人,參與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一帶一路災難醫學救援實證研究”,主持省部級子項目1個,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了多篇SCI學術文章,主編了災難康復醫學相關專業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