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口時代:一場打車的戰爭
- 河口
- 3171字
- 2020-04-22 13:20:17
第五回 KK招兵買馬 京滬地推沖突
2012年9月,全國的打車公司已有數十家,其中在北京市場爭奪最激烈的是YY招車和DY用車。
YY在北京的布局方式是拿下幾個關鍵點——北京西站、北京南站、首都機場。在這幾個地方的出租車等候區安排工作人員派發宣傳資料,給司機安裝軟件。
由于之前送手機的方式成本太大,便改為安裝軟件送禮品——凡是安裝軟件的司機,送名片盒、U形枕等禮品。另一方面,凡是使用YY接單的司機,每次都會獲得1元到5元不等的獎勵。每推薦一個新乘客,還能獲得10元獎勵。為了獲得獎勵,不少原本使用功能機的司機,都主動更換了智能手機,開始安裝軟件接活兒。
DY用車,黃洲的戰略是,關注企事業單位聚集的區域。主動和企事業單位洽談合作事宜,推廣企業用車。
黃洲手下有一批曾經從家電企業跟隨他出來創業的大客戶銷售,對于企事業單位的需求十分了解,洽談起來非常順手。
面對YY的競爭壓力,有不少手下建議黃洲,放開車輛審核的要求,讓私家車、黑車也加入進來,但黃洲堅決不允許。
“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也要清清白白。黑車就是黑車,我們絕對不用!”黃洲說。
KK打車在班忠到來后第二個月上線了正式的2.0版本,界面煥然一新,以橙色作為主色調,一個大眼睛的出租車形象作為logo。
謝林、任威在中關村以及上地軟件園一帶組織團隊進行“地推”,派發傳單,給司機和乘客安裝KK打車App。
在街頭給乘客發傳單效率還算高,可是想遇到一個出租車司機卻不容易。于是,魏沉要求把司機推廣的主陣地轉移到西站、南站和首都機場。
KK和YY的正面遭遇就不可避免了。
在西站出租車等候區,早已有10余個YY的人把守住進車口兩邊,一邊給司機介紹軟件,另一邊打開副駕駛門,給司機拿贈品以及把帶有YY logo的安全宣傳貼紙貼在副駕駛位正前方。
其他人,則在跟其余來不及安裝或已經安裝軟件的司機閑聊,告知YY打車的獎勵政策等。
當任威第一次帶著5個人來到西站時,看到的是全廣場出租車幾乎都貼滿了YY的安全貼。兩側站著的YY地推人員不屑地看著他們,眼神里有兩層意思——第一,你們來晚了;第二,我們的地盤,是你們隨便來的嗎?
任威團隊看入口處已被YY的人把守,只能走到停車場里面,一個個司機去問,有沒有安裝KK打車。
有智能手機的司機,幾乎都安裝了YY招車,沒有智能手機的,自然也沒法安裝,說等以后買了手機再說。
任威手下一人拿著KK的安全宣傳貼紙,正要給一輛出租車去貼,YY招車的一個小伙子走過來不干了:“哎!往哪兒貼呢!沒看見已經有了嗎?”
任威手下的小伙子也不甘示弱:“有了怎么了?再貼一個不行啊!”
YY員工回應道:“你動一下我的貼紙試試!”
任威手下一把撕下YY的貼紙扔在地下。YY幾名員工一擁而上對任威手下推搡起來。司機見狀,趕忙搖上窗戶往前開去。
任威聽到吵鬧聲,趕忙跑來,拉開雙方,賠禮道歉。
他轉身對手下說:“我們出來是推廣軟件的,不是打架的。下次再遇到別人已經貼了的地方,我們就換個位置,可以貼后門。”
在克制的情緒下,任威帶著手下人,在YY貼過的出租車后門貼KK的安全貼,在YY已經安裝過軟件的司機手機里,爭取再多安裝一個KK打車。
對司機來說,多一個軟件,多一份獎勵,何樂而不為。
另一邊,謝林帶著另一隊來到機場,也遇到同樣的情況。YY已經占據了比較好的推廣位置,并且司機對YY的認知度也較高。
謝林一邊指揮銷售們去向司機們“二次推廣”,一邊也派了幾個人到機場出發層去向乘客推廣,不過沒多久就被保安趕了出來——機場里早不允許發小廣告。上次默許發小廣告,還是10年前攜程、藝龍“免費辦卡”時期。
被趕出回到出租車停車區,謝林開始和司機攀談,了解他們的想法,跑出租的痛點是什么。
“人多的時候,幾個人搶著上車,有幾次都打起來了!沒人的時候,在路上空轉悠,沒人坐車!”
“我在機場等兩小時,結果上一乘客說到望京。這么近距離,你說我這不白等一下午嗎!”
“有一次,晚上快收工了。我住東五環,結果可好,接一乘客要去門頭溝——西五環外,開過去晚上12點了。回來一路沒人奔東邊去,我這空跑幾十公里呢,虧死了!”
司機們向謝林抱怨,謝林記錄著。回到公司,謝林將司機的反饋和魏沉等人進行分析,班忠根據謝林的反饋,對產品進行了改進。
隨著使用人數的上升,魏沉需要更多的人來幫助自己。
他拉來了自己早期在A廠的同事,最佳銷售阮海莉。
阮海莉
一個娃娃臉的1979年女生,遼寧人,畢業于東北大學。之前在快消品行業廝殺多年,曾帶領500人的銷售團隊,管理東北大區。
班忠也從B廠找來了前同事王洛。王洛雖然年輕,卻在產品上有著非常好的直覺和審美。班忠請王洛來做產品總監,自己可以有更多時間專注于技術。
王洛
生于1988年,湖南人,畢業于中南大學,在B廠做產品經理。
當北京YY、DY、KK各自排兵布陣打得火熱時,江南的DK打車和蜜蜂用車卻各自穩穩守著自己的城市。
董昭親自帶著胡偉等產品、運營同事,來到杭州蕭山機場、杭州東站守候,推廣安裝DK打車,并向司機了解需求。有時在機場推廣到太晚,就睡在出發層休息區的椅子上,第二天一早繼續推廣。
董昭的努力運營,加上徐星辰拉來的錢,讓DK在杭州幾乎沒有敵手。DK打車很快就獲得了杭州不少司機和乘客的認知。
而在上海,蜜蜂用車不僅在白領中獲得了很好的口碑,也和不少企業合作,成為出差專用車輛。
白領們的iPhone 4里安裝著蜜蜂用車,下班時在手機上點幾下,車停在寫字樓下,腔調十足。
Martin并沒有更進一步擴張的打算。對一個香港人來說,2400萬人口的上海,已然是一個3倍于香港的市場。
“香港本土的服務企業,能服務好800萬香港人尚且可以衣食無憂,蜜蜂用車倘若在2400人口的上海站穩腳跟,何須擔心生存?”
此時,同樣覬覦上海市場的,還有YY和DK。
焦偉文在北京取得了優勢,便派運營總監楊辰麗帶10個人來到上海,在虹橋火車站、虹橋飛機場對出租車進行推廣。
同時有這一想法的還有董昭。董昭親自帶隊來到上海,將杭州的方法也在虹橋火車站、機場用了起來,和YY撞了個正著。
董昭見YY已經占領了不少出租車司機的必經之路,便派人也在同樣幾個地方部署,發放DK打車的宣傳資料,給司機安裝軟件。
楊辰麗雖是女性,卻多年征戰沙場,見有人來挖墻腳豈能忍,便讓人上前阻擋DK的人搶奪自己的“客戶”。雙方互相推搡,進而有兩個人扭打起來,場面混亂,傳單撒滿了整整兩條車道。
兩旁等車的乘客驚愕,保安趕來將打斗人員制止,并將董昭和楊辰麗帶到了車站派出所。
民警問:“來,說說你們是怎么回事?”
楊辰麗說:“我們先到的,他們搶我們生意。”
董昭說:“虹橋站你家開的?”
民警說:“你們都是干嗎的?這兒本來就不讓發傳單知道嗎?還搶著發傳單打架,真有意思。查查他們是哪個單位的?”
另一位輔警說:“一個北京的,一個杭州的,都是做什么打車軟件的公司。”
民警說:“我們上海不允許非上海牌照的車輛來經營。你們倒好,一個北京的,一個杭州的,來上海給出租車司機發傳單、裝軟件。你知道上海出租車管理多嚴格嗎?”
董昭說:“哎領導,我們這個是幫助老百姓打車的,給咱們城市發展做貢獻的。”
楊辰麗說:“是啊,我們是正規公司,北京已經有幾萬個出租車司機用我們軟件了。至于他們正規不正規我就不知道了……”
董昭說:“哎,我去!”
民警說:“好了!就這樣,你們兩家公司以后都不要來了。再見到你們來發傳單,我們直接沒收所有東西。好了,走吧!”
此時,蜜蜂用車的人也將此消息傳到了Martin那邊。
原來,蜜蜂用車早已在虹橋火車站乘客的進出站口租了展示臺,來搭乘高鐵和出站的乘客都會看到他們醒目的廣告。
由于車輛主要來自車輛服務公司,徐英杰將重點人力安排在乘客多的地方,而不是司機多的地方,所以沒有和YY、KK產生面對面的沖突。
然而YY和KK打架進派出所的事情,早被蜜蜂員工拍視頻發給了徐英杰。徐英杰立馬安排人撰寫軟文。
第二天,上海的論壇上出現了《北京、杭州黑車公司虹橋火車站打架,擾亂市場秩序》的文章,YY和DK在上海的聲譽一開始便受到質疑。
同時,由于民警的警告,董昭和楊辰麗各自撤回了杭州和北京。
上海,還是Martin的蜜蜂用車一家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