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慢走。”在小二躬身相送中,李寧離開了書鋪。
近段時間,李寧已經將《四書章句集注》讀完,最重點的書熟悉后,自然需要更多的“課外讀物”來充實自己。當朝的讀書人,其實除了四書五經外,還需要熟悉很多其他類的書籍,比如《史記》《資治通鑒》等等。當然,古代也有所謂的“三年模擬五年高考卷”,即歷屆的科考試題和文章合集。
李寧很慶幸自己獲得超強的記憶力,不然這會可能還捧著《大學》在啃呢。四書五經加上注釋,少說也有幾十萬字,對于普通人來說可不是短時間能掌握的,說“十年寒窗苦讀”并不夸張。
王胖子半個月前來找過李寧,除了給李寧帶來兩千貫分潤外,還十分神秘的告訴他一個消息,說是宮中采買司找過他,要將“家多寶”涼茶納入宮中飲品,定期采購一批。談起此事,王胖子好不得瑟。對王胖子來說,涼茶即將成為“貢品”,這無疑是種無尚榮耀,仿佛自己走上了人生巔峰。看著王胖子沉醉其中的樣子,李寧沒忍心告訴他,又不是納貢之物何來貢品之說,其實就是普通的采購,只是對方的地位層次高了些。
那天李寧和王胖子聊的很高興,從白天聊到了晚上,從涼茶聊到換成了酒,從商業藍圖聊到了商界秘辛,從社會風尚聊到了坊間趣事,天南海北,無所不聊,宛如多年好友。最后王胖子喝醉了,說了很多話,說剛開始覺得李寧年齡小,對李寧持懷疑態度,到后來慢慢接觸才發現有才不在年少;從半信半疑到徹底折服。李寧沒醉,因為他年齡還小只喝了兩杯便以茶代酒。
李寧覺得王胖子其實挺有人格魅力的,盡管他是個油膩的中年胖子,但是他心胸豁達、精明可靠、為人仗義,值得深交。
入秋后,天氣已經有些微涼。
李寧頭戴方巾,身著青布圓領衣,腳穿黑色素鞋,頗有幾分書生氣。李寧每日在家讀書,已經有一陣子沒來縣城了,借著這次機會,悠閑的逛著縣城,享受下短暫的愜意時光。
快到晌午,李寧有些餓了,打算找個小酒樓吃頓好的。來到個酒樓前,卻看門前圍著不少人,很是熱鬧。聽旁邊百姓議論,李寧才知道原來里面發生了盜竊案,官差正在里面辦案。
李寧還沒見過古人辦案,好奇心的驅使下,便往前靠了靠。只見里面站了十多人站成一排,對面站著四名捕快,一名捕快對著站成排的人說著什么,似乎在問話。從衣服來看,問話的捕快明顯不同,應該是捕頭之類。
其實,捕快并不是一個真實的職位。明朝有三班衙役,皂班、壯班、快班,皂班值堂役,快班司緝捕,壯班做力差。快班便被民間稱為捕快,領頭的是班頭,也就是俗稱的捕頭。
李寧望著里面的,發現了個熟人,四名捕快中最年輕的,陳小六。李寧認識陳小六還是在幾個月前,那時候李寧來縣城賣過冰棍,而陳小六就是城門守衛中的一個,因為年齡相近,所以聊的多些,一來二去便熟悉了。
李寧認出陳小六的時候,剛好陳小龍轉過頭,也發現了李寧。李寧沖陳小六點頭示意了下,沒想到陳小六卻熱情的沖他過來了。
“小寧子,怎么是你,好久沒看見你了。“陳小六起來有點小高興。
“小六哥,你好。你怎么?”李寧指了指陳小六這身行頭,皂衣很新,而且有些偏大,小六身材瘦弱,看起來有一點點滑稽。
“哦,守城門太累了,風吹日曬的,我就換成衙役了。今天是我第一天當班,就碰到案子了。有個商人在里頭吃飯,結果丟了五十貫寶鈔,嫌疑人有十幾個,我們頭正問話呢,都問一圈了已經,還沒問出來。”
“確定嫌疑人都在里面?”
“可不,凡是失主發現錢丟的前后在酒樓的人都在這里面了,一名掌柜兩名伙計外加十來個客人。已經審過一遍了,沒啥頭緒,再不行的話就得都帶回衙門去了,讓縣令大人審了。”
“我倒有個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行。”看在和陳小六投緣的份上,李寧打算幫一幫,雖說本應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好歹能結個善緣。
“小寧子,有啥主意。”陳小六來了精神。
“附耳過來。”
陳小六聽著耳語,眼神逐漸發亮。
陳小六將主意悄聲告訴了捕頭,指了指李寧。捕頭看了看李寧,雙方微微點頭示意了下。
捕頭對成排的嫌疑人道:“再給你們最后一次機會,誰偷的自己站出來。”沒人說話,也沒人站出來。捕頭接著道:“不承認沒關系,我有辦法讓找出來。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們衙門有一口鐘,叫'實話鐘',只要誰說謊,摸下鐘,他就會響。等著吧,我已經讓人去取來了。”
在沉悶的氛圍中,一炷香時間左右,陳小六和另一名捕快抬來一口半人高的鐘,抬進一間密閉的房間,并用黑布遮住光線形成暗室。小六向捕頭示意,一切準備妥當。
“你們也看到了,現在站出來還來得及。等下一個人一個人進去,用手碰下‘實話鐘’,誰摸鐘響了,就說明是誰偷了錢。”仍然無人回應。
嫌疑人一個一個進入暗室,從頭到尾,鐘未響。
圍觀群眾很疑惑,納悶里頭各種奇怪的操縱,互相議論著。
“鐘沒響,我想你們當中的某人應該暗自竊喜吧。”捕頭冷笑一聲,“把你們的手都伸出來,掌心向上,快點。”
十幾名嫌疑人成排的伸出了自己手掌,很多人發現自己的手掌黑色的。陳小六逐個查看過去,只有一人手掌沒有變黑,酒樓的伙計之一。
“看來就是你了,帶走。”另外兩名捕快上前將手未黑的酒樓伙計押走,帶回縣衙,由縣令大人進一步審理,畢竟追回賬物和定罪還得由縣令大人來處理。《大明律》對于偷竊行為處罰是很嚴厲的,初犯要在其右胳膊上刺“竊盜”二字,再犯,刺左胳膊,三犯者,可以判處絞刑。一旦定罪,偷錢的伙計一頓板子和監禁也是免不了的。
原來,所謂的“實話鐘”只不過是個幌子。陳小六將鐘搬進密室后,偷偷給鐘涂了成灰,只要手碰觸鐘就一定會變臟。偷盜者獨自在光線不好的房間中,做賊心虛,就不敢碰觸鐘,企圖蒙混過關,這恰恰就中招了。
圍觀群眾逐漸散去,李寧也準備離開,陳小六叫住了他,介紹班頭給他認識。
“頭,這是我朋友,小寧子,剛才就是他給出的主意。”
捕頭姓趙,年齡應該三十來歲的樣子,身材魁梧,濃眉大眼,聲線厚重:“剛才多謝小哥幫忙,不然一時半會怕是查不出竊賊。”
李寧謙虛著,“趙班頭客氣了,小子也是突然想到了,權且提出來嘗試一番,不曾想確實幫到了班頭,僥幸。”
陳小六極力推崇李寧,“小寧子可厲害了,前陣子不有人賣冰棍嘛,就是他和他兄長。”
“原來如此,小哥確實聰慧。今日還有公務,他日有機會再聊。”趙班頭拱手。
“趙班頭還請便,小子不敢耽誤班頭公務。”
相互告辭后,李寧換了家酒樓,簡單吃過午飯后便回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