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燈塔與前路

  • 學霸大唐
  • 索肥丫
  • 2656字
  • 2020-05-06 00:10:44

就在梅哲仁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秋伯回來了,前后只隔了一個月。

李治的路子不但走通了,還很大方地撥了三條五百石官船給韋里正。

為什么不是給張縣令呢?因為給張縣令是進合浦的官驛,算是公產,給韋里正則是皇上龍顏大悅給的私賞。

李治這個運輸大隊長當的,硬是要得,學霸軍正愁運力不夠呢,李治當著瞌睡送上了枕頭。

五百石官船是這個時代的頂級配置,要按購市價來算的話,五千兩黃金買了船應該也不剩多少。

但李治不是這么算的,首先船是直接從嶺南道廣州巡檢司弄出來的,朝廷的造價核算肯定不是市價。

其次,黃金在李治眼里不算啥,大唐物華天寶,這點錢隨便從哪里湊一湊都有,打動李治的是進貢上去的那百多件琉璃器,都是特地為李治制作的,做工非常考究,可謂極盡奢華。

作為大唐皇帝,李治長那么大,就沒有一次性收到過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好的東西。

大食的琉璃器李治手里不缺,但跟這批貢品一比,都可以扔了。

李治拿出來把玩時,已經有會做事會說話的內臣指著那套龍鳳呈祥樣式的酒具說是祥瑞了。

此外給武則天的鏡子、盛湯食的餐具、洗臉洗手的水盆也讓鳳顏添艷。

皇宮寶庫里的寶貝,硬是沒有一件可以媲美這套貢品。

這套琉璃器,用來喝酒能讓人醉,用來進餐食指大動,不似人間凡物,更似仙家寶器。

這是什么,這是國寶,貼心會意的張縣令貢獻如此珍貴的國寶,要求卻只有一個,讓合浦的禁珠令落實。

那些珍珠,拿來把玩不夠圓,放進嘴里不能吃,跟琉璃器比起來算啥。

好臣子啊,絞盡腦汁為朕分憂,還給朕賣好百姓的機會,能臣干吏說的就是這種人,要不是留著張縣令在嶺南道興許還能搜羅到好東西,李治一度都有調他到朝中聽用的打算。

李治不傻,他也派人打聽了,合浦縣最近做海貿大發了,不但有琉璃器,還有息壤,以及香料什么的,都是炙手可熱的好貨,而付出的代價,就是泥燒的陶瓷器,山上采的茶葉,最值錢的也就是一些絲綢。

可棄之物換回來的卻是精品,合浦縣今歲的稅入,大約會是往年的三倍,還把采珠造成的民怨給平了,說是政通人和不為過。

這么好的狗腿子,不賞他難道賞朝中的那些臭毛坑?

李治都交待了朝廷的南選使狄仁杰,合浦縣政聲朕亦有耳聞,縣令惜才憐民,清廉勤懇,深體朕心,考評要給個上上才好。

秋伯帶回來的好消息,相當于給梅哲仁一個擴大海貿的通行令,學霸軍可以擴大對大唐的工業品輸出了。

為此,梅哲仁高興了很多天,一直到潿洲島燈塔的落成。

燈塔立在潿洲島北邊的崖角上,塔基用巨石徹成,塔架是角鋼,用鉚釘來連結,金剛石鉆頭的產生,讓鋼架結構得以面世。

燈座四面都是平板玻璃,中間的燈盤是一盞魚油大燈,頂上還裝了鋼質的防風網,不影響燃燒所需要空氣,又不怕大風把燈火吹滅。

往后,夜晚巡視港灣的軍眾就會點燃這個燈塔,遠出數十里都可見到,北部灣,從此有了夜明的航標,可以照亮船行的航路。

梅哲仁看著明亮的燈塔,思緒萬千,航路可以由燈塔照亮,學霸軍的前路又在何方?

最近的海貿額被琉璃和息壤放大了數倍,這是政績,但也會惹來旁人的眼熱,合浦縣成了風口浪尖。

琉璃、息壤無根無源,找來找去就只能找到張縣令頭上,萬一有人想來參一股就被動了,潿洲島再怎么厲害也就是一個巴掌大的小島,沒有戰略縱深。

雖然現在有了李冶當靠山,但龍從來就是最貪婪的生物,萬一李冶的胃口有一天喂不飽了呢?

梅哲仁想到了當前的西域,瓜果飄香、大河波漾、林蔭蔽日、草長牧悠的大平原,出產豐茂才會引來各方覬覦搶奪。

結果一東一西一北三個強大的帝國,為了搶奪西域征戰二百余年,打得頭破血流,突厥先被打壓了下去。

接著不管是大唐還是吐蕃,忽然間就一蹶不振,吐蕃更是一口氣沒喘過來,從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只余輝煌遺跡任后人憑吊,為什么強橫武力一下子就消失了?

同樣的事情同樣在西域,在秦漢時代發生過,后來宋元明清又每每不斷上演。

應了那句話: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

仔細對照這些朝代更替,很發現跟自然環境的變化驚人吻合,要么是小冰河期,要么是太陽黑子運動,要么是板塊運動帶來的地震等等。

在大自然面前,所謂的王朝霸業,就像是搶食的螞蟻,當它們還在盡全力你爭我奪時,渾然沒有注意到,大自然已經抬起了大腳。

大唐和吐蕃這兩個強大的帝國,就是被一場大地震摔得四分五裂。

環境變化了,武力基礎就沒了,神通不敵天數,不正是這樣的情況嗎?

五德始終,說是天人感覺氣運變化,應該是感知自然變化然后推測出朝代更替,可不是牽強附會地說昏君苛政。

強秦驅匈奴萬里,劉邦著婦人之裝,他的子孫花了百年才達到秦朝的武略,不是說漢比秦好嗎?不是說強秦殘暴嗎?

一樣的道理,唐代隋也說楊廣昏暴,可突厥被隋軍打得哭爹叫娘,卻敢打到李世民的京城根下。

為了坐上那張椅子的正義性,坑蒙拐騙,什么招都可以用。

五德輪轉和中醫的四時氣運有何分別,只不過五德輪轉參考的變數更多,推算的時間跨度更大而已。

可這些帝王將相明知這種情況,為什么不想辦法解決呢?

解決的辦法是開民智,放棄對玄學力量的依賴,靠人力與自然相抗,靠著這種力量坐上皇位的統治者愿不愿革自己的命?

就如同后世的康麻子,寧愿讓火槍甚至機關槍在倉庫里爛掉也不愿裝備部隊,他應該是知道,這樣的東西一出大清帝國就沒了,滿族才多少人,民眾一旦不能用武力鎮壓,那皇帝就當不成了。

開民智的辦法跟王勃的爺爺王通提出的儒釋道三教合流,百家一體是一脈相承的。

統治者為何抗拒這樣的合流呢?

民可使迪之,不可使折之!孔夫子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啟迪,不可強迫。

可這句話硬是被改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且還不告訴你由通迪,知通折。

要不是后世有文物出土,誰知道呢?

老百姓都聰明了,還不早就皇帝拉下來摔成肉餅了嘛,不然怎么會有那句舍得一身刮的說辭。

士族也一樣,哪怕到了唐代,家里的藏書還是輕易不肯出借。

知識是他們壟斷權力的工具,分出去自己的機會就變小了,總在幾家幾姓間輪轉,哪怕殺得人頭滾滾,還總有希望。

王家從王通始,一直到王勃,篤行教化萬民的理念,怎么可能不遭人忌諱。

儒法相交是個人修養與政治實踐相結合,道則是開發人體潛能的方法,釋是專攻精神領域的,而諸子百家則是內外皆修,雜合而成,可以延伸到科技領域。

各門各派還沒有走向極端排斥外道前,就有機會把它們捏合到一起。

這樣可以開創出一個玄學文明與科技文明相交合的文明體系,在這樣的文明體系下,如果有自然之力可用,那文明會很強大,沒有自然之力可用,憑人力文明也不會很衰弱。

采百家之長、集眾門之妙、內外兼修、以學止霸,給人予更多生存空間才是正道。

人間正道是滄桑,要走這樣的路可不容易,要么把皇帝干掉,要么找到一塊地方,皇帝管不著,也沒有人可以稱皇稱霸的樂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柏县| 大竹县| 革吉县| 涞水县| 丹凤县| 古田县| 沧源| 礼泉县| 洛浦县| 德安县| 邵武市| 锡林浩特市| 正阳县| 宜兰市| 景德镇市| 喜德县| 文登市| 义马市| 重庆市| 连州市| 江源县| 泗阳县| 施秉县| 岳阳市| 敦化市| 安龙县| 大余县| 佛冈县| 同心县| 郸城县| 苗栗市| 分宜县| 新郑市| 凤台县| 临沧市| 襄城县| 确山县| 渭源县| 镶黄旗| 宝清县|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