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浩劫

與白衣書生一別之后,胡不羨又繼續向南走了三日,而路經的所有地方皆是滿目瘡痍。

為什么楓林域這么貧窮,物資這么匱乏,連白面饃饃和燈油這種東西都成了稀缺物資?

說起來,都是因為一場浩劫。

廣袤的天元大陸上分布著三個國家,大商帝國、大慶帝國和大庸帝國。

大商帝國位于天元大陸西北部,大慶帝國位于東部瀕臨大海,大庸帝國位于中南部,彼此相連。

三個國家勢均力敵,互通有無,大慶盛產鐵,大庸土地肥沃盛產糧食,大商帝國盛產木材和藥物。

近千年來三個國家雖然戰事屢有發生,但都未傷及根本動搖國運,也可算是相安無事。

但幾十年前在大商帝國西北部的楓林地區出現了一個人,一個絕對的天才,從而打破了這種平衡。

他憑著卓絕的天賦和智慧創建了紅楓騎士團,無人能擋,這個人就是楓林大帝------夏希南。

也許是長時間的安逸生活使統治階層變的腐朽不堪,也許是底層的人們急需一場戰爭來打破已經固化的階級壁壘,打開轉變命運的通道。

夏希南以紅楓騎士團為核心建立了紅楓軍,短短兩年似滾雪球式的發展,組建起了達三十萬的龐大紅楓軍團。

而整個大商帝國也只有六十多萬的常備軍隊,還要分布到帝國的四面八方駐守。

大商皇帝來不及調回也不敢全部調回所有部隊,紅楓軍的部隊就勢如破竹一般朝帝都大央城涌來。

大央城下,傳聞大商帝國守護神衛鴻山與夏希南大戰三天三夜不分勝負,而紅楓軍已然攻破了皇宮的大門。

大商皇帝商朝貞甩百官出城投降,衛鴻山羞憤自殺,這一年夏希南才二十八歲。

夏希南并未立刻替代商朝貞而登帝位,而是以攝政王自居。

用了5年的時間終于將大商帝國內的反對勢力一一鏟除。

最后商朝貞被尋釁賜死,商家皇族人員流放西平谷,夏希南始稱帝,國號“楓”,正式更名為大楓帝國,夏希南被稱為楓林大帝,時年三十三歲,是天元大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開國皇帝。

但是,初登帝位夏希南便開始寵信佞臣,廣納美女擴允后宮,甚至用一城之地換來大慶帝國第一美女蘇慕青,并從此長久不上朝。

同時又宣稱要建通天鐵搭與美人登塔共賞人世繁華,要建千頃酒湖與美人共同醉游世間。

因此從大慶國大量進口鐵礦,又從大庸國大量進口糧食,甚至是用土地交換。

兩個國家樂見其成。

他們希望看到一個腐朽的大楓,一個沒有危害的大楓,甚至無償賒給大楓數不盡的鐵礦和糧食。

七年,大慶和大庸的國庫儲備鐵礦和糧食幾乎被掏空了也沒見大楓國的通天鐵塔和酒海建起來,同時大楓藥材卻因為連年天災而減少出口。

兩個國家當然也存在有識之士,終于發現了問題,但為時已晚。

大楓帝國揮師百萬分兵兩路同時敲開了大慶和大庸兩國的大門,并派了一支由紅楓騎士團為主力的軍隊插入大慶與大庸的邊界線,掐斷了兩國的交通要塞。

以有心算無心,兩國又缺糧少藥,兵器也得不到補充,于是一路潰敗,大楓一路高歌猛進。

僅僅五年,大楓帝國攻下了大慶帝國一半的領土,更占領了大庸帝國三分之二的領土,大有橫掃六合一統天下之勢。

好在兩國也明白“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失地存人,人地皆存”的道理,邊打邊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部隊實力,打到后來戰局已是僵持不下,這一打就是十年,整個天下山河破碎,戰火四處蔓延。

但整體上大楓帝國局勢占優,因為他們已經開始鞏固占領區。

然而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場戰役-長天谷之戰。

長天谷位于大慶和大庸的邊界線上,斜穿兩國東部邊界線,是一處戰略要地,三個國家的戰役就在此處打響。

這本該是一場永載史冊的戰役,而事實上關于這場戰役的具體過程和細節卻完全被掩蓋未被流露出來,參戰各方均保持了沉默。

只有支言片語偶爾從幸存者口中流傳出,也不知真假。

據傳這場戰役打的昏天暗地,更有神鬼出沒,大河與山峰在空中激烈碰撞,天火與流星從蒼穹中墜落……

過程無人知曉,但戰役的結果卻是清晰可見的,最終占據絕對優勢的紅楓騎士團居然戰敗,楓林大帝夏希南生死不知,此后再沒有在天元大陸上出現。

榜樣力量是無窮的,但凡事有利有弊。

當個人的號召力被無限放大后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事情,尤其是當這個人倒下的時候。

龐大的大楓帝國軍隊就是如此,所有的軍隊將領都是楓林大帝的祟拜者,但彼此之間誰也不服誰。當沒有楓林大帝的統一號令后立刻分崩離析,亂如一片散沙。

大慶大庸兩國的反攻開始了,失去的大片領土被奪回,并把戰線推回到三國舊有的邊界線。

大楓國各大軍團的首領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于是聯合起商議。

最后決定將流放西平谷的商家人重新迎回來,立一個傀儡皇帝來穩定軍心。

商朝貞第四子商宗和為人膽小懦弱,卻因此而成了幸運兒。

被眾首領推上帝位,這片大地又重新立上了商國的大旗。

戰事終于穩定下來,大庸和大慶也確實是傷了元氣根本,無力再繼續向前推進擴大戰果,于是三國終于回到了談判桌上。

談判的過程無從知曉,對于普通民眾來說,戰爭停止了,各國恢復了戰前的狀態,局勢穩定了,又可以安心種地生娃了。

但談判結果中有一條是大家都知道的,這場持續三十年的戰爭是由于楓林大帝引起的,楓林域是他的根基。

因此整個楓林域需要為楓林大帝的錯誤付出代價,楓林域的千里之地被列為“狩獵區”。

每一年的九月,各國均可派遣人馬到“狩獵區”任意進行屠殺劫奪,來慶祝這場維護大陸和平的偉大戰爭的勝利。

發展到后來,狩獵這場活動已不單單是慶祝戰爭勝利的慶典,更成了各國展示實力的競爭平臺。

持續一個月的狩獵活動結束后,以各國獲得的罪民人頭數量和掠奪的財物數量的多少來進行排名,分出優劣。

自“狩獵區”成立開始,楓林域的原屬居民就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大逃亡。狩獵不斷深入,楓林人不斷地一路向北逃亡,最終逃到了維拉山脈腳下。

這就是這場浩劫的始末,對楓林域人來說這是一部充滿辛酸的血淚史。

------

胡不羨一路向南走了三天之后忽然遇到了一座山。

山具體叫什么名字他不知道,只知道很高。

翻過山,又走了一日,胡不羨忽然停了下來。

他發現翻過山之后,天氣忽然變緩和了。

楓樹的葉子也只是變成紅色,看樣子需要好久才會落敗。

他忽然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漫無目的的走了,必須要找一個目標。

一路上雖然一直在趕路,他也見識到了,浩劫過后,楓林域人的生活是如何凄慘。

自己一家人又何嘗不是,如果不是浩劫,自己一家人也不用背井離鄉。

自己的母親也不會在產下自己后不久就死了,他甚至完全不記得母親的樣子。

之所以會如此,都只因為這些人不夠強大,包括自己。

所以自己的目標應該是變得強大起來。

不期望強大到可以解救眾生,但至少自己的命運要由自己來掌控。

可怎么才能變得強大呢?

既沒有足夠的修煉資源,也沒有老師的指導。

但至少方向定了,很快他就有了思路。

兩條路。

第一條路,去皇城,去找白衣書生,拜他那個太不一般的老師為師。

第二條路,走后門,去山河宗。

“嘖嘖,山河宗,應該也挺厲害吧?”胡不羨從衣兜里掏出了一塊兒令牌想著。

這塊兒令牌是淳于雪臨行前,央求常青羽給的。

臨行前,淳于雪見胡不羨神情落漠,小臉上也布滿了委屈。

好不容易收到的寶貝徒弟委屈,把常青羽心疼的不行。

最后常青羽從懷中掏出一枚令牌遞給胡不羨。

并告訴他將來若是有機會去了北蒼,到了“山河宗”,將此令牌交與他們,或許會有一番機遇。

北蒼是大商國的一域,位于大商帝國北部,與楓林域的北部相鄰,但中間隔著一條巨大的山脈,并不能通行。

大商國共分為五個域,楓林域狹長,位于西部,自不必說。

其余四域以皇城大央城為中心,向四周各推八百里為界而劃分。

天武域在西部,鎮南域在南部,北蒼域在北部,靖遠域在東部。

而山河宗就坐落在北蒼域。

說它是令牌,其實更像個吊墜。

令牌上部是個天青色玉石圓珠,下部是塊兒不大的方形白玉牌,對角上各有一個小孔,玉牌和玉珠用一根絲線編制的紅繩穿在一起。

玉牌正面雕的是一對羽翼相拱,中間空白處刻一個“羽”字。

玉牌背面是一琴一鏡,琴刻成一尾鯉魚狀,鏡雕于魚嘴上方,整體看來卻是一幅錦鯉吐珠的景象。

當初胡不羨翻來復去拿著令牌看了幾遍,最終沒看出什么名堂,也就失去了興趣,隨手揣入兜里。

他想著回頭兒有機會找個懂行的看看是否值些銀兩,而如今忽然又想起了它。

兩條路怎么選呢?

第一條路,看似很好。

可實際上呢,他也僅僅是與白衣書生有著幾句話的情分。

人家要只是隨口說說呢?而且自己當時也沒有痛快地答應下來。

關鍵最后白衣書生走的時候連個東西都沒給自己留下,自己要是真到了茶山,能不能進去山門都是個問題呀!

第二條路,相對穩妥。

畢竟有塊兒令牌,就算不收我,看常青羽的面子,總也能進去喝杯茶吧?

可常青羽的面子到底夠不夠大啊?

常青羽牛皮吹上天,說他們宗派是什么五大圣地之一,可他們畢竟是在大慶國境內,管的到位于大商國境內的山河宗么?

另外山河宗到底厲不厲害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江县| 锡林郭勒盟| 屯留县| 峨眉山市| 房山区| 临漳县| 长治市| 湾仔区| 察哈| 玉环县| 左权县| 三都| 阜康市| 台中市| 广汉市| 汨罗市| 磐安县| 平凉市| 雷波县| 遂溪县| 碌曲县| 寿阳县| 漯河市| 德令哈市| 平湖市| 通海县| 富源县| 广丰县| 刚察县| 肃南| 辽宁省| 寿宁县| 田林县| 惠水县| 香河县| 奉化市| 曲靖市| 石阡县| 大安市| 荆门市|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