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潘家,大嬸汪氏倚在門外,正翹首期盼著,他們今日回來的比昨日要晚很多!潘大嬸有些擔心。潘明卻是老神在在的在院子里磨著鋤頭,只是從他頻頻的抬頭看向門口的樣子,看的出他并不像自己表現的那么淡定。
潘氏兄弟看到門口站著的汪氏,潘木興奮地喊道:“娘,我們回來了!”一步三跳的進了門。潘林卻是沒有說話,上前扶了汪氏,進了家門。
汪氏慈祥的看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心里的擔心放了下來,嘴里問著潘林:“老二,今天回來的有些晚,發生什么事了嗎?”
潘林搖搖頭,說道:“沒事,娘,今兒個陪嫂子在鎮上租了個倉庫,所以晚了一些!”
“為什么要租倉庫呢?東西又不多,放你表嬸兒哪里又不是不行?”
潘林正待解釋,潘木卻是在里面叫道:“娘,有沒有吃的呀,餓死了!二哥,你倒是快些呀!”
潘木的大叫使得汪氏無奈的搖搖頭,嘴里輕斥:“這皮孩兒!”正欲說什么,潘家老大潘森和余月月聯袂而出,兩人牽著潘敏兒。
潘森說道:“怎么,你王家嫂子沒給你們吃的!”
“才不是呢!”潘木大聲反駁道:“嫂子對我們可好了,請我們吃了包面,還給我們開了工錢,一天八文錢呢!”表情確實有些得意:“大哥,你沒有哦!”
潘森還沒來得及說話,余月月就打斷道:“有什么話先吃了夜飯再說!二叔,小叔,我們可是都在等你們呢!”
一家人魚貫的走進了堂屋,現在天還有些熱,堂屋寬敞,吃起來人多就會稍微的涼快一點,等天氣冷了,一家人都會移到灶屋吃飯。
汪氏抱過潘敏兒,在桌旁坐下,潘明坐在了主位,潘森先舀了飯遞給潘氏夫婦,然后幾人才分別自己舀了飯,坐下吃了起來。
潘木回到家是完全的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的。一邊搛著菜,一邊把今天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情都說了出來。
“娘,你知道嗎,嫂子本來是想讓我和二哥吃了再回來的,我們不同意,知道你們在家等著我們一塊兒吃飯呢!”又搛了一筷子土豆。
潘家人已經完全習慣了潘木的樣子,對于他的話是完全的保持沉默,只是聽就好了。
“……嫂子說給我和二哥每人每天八文錢的工錢!”
“你們怎么能收人家的工錢呢?”這句話在潘家算是掀起了大浪,汪氏頭一個忍不住,說了起來,話是對著兩人說的,可是目光卻是看著潘林的。
“是呀,老二,讓你過去幫忙,你怎么能要人家的工錢,老三還小,你不小了,都快定親了,也應該分得清好歹了!”潘明敲敲桌子,責備道。
潘林卻是沒有說話,他知道自己收人家的工錢是不應該。
潘木卻是忍不住反駁:“二哥說了不要了,嫂子說我們不要就去請別人,她開始是說給我們每人每天十文錢的……”
“……二哥拒絕了,說是五文錢就好了,嫂子硬要給八文的,娘,這是我的工錢,你給我存著!”潘木掏出路上蘇荷給的兩人的兩天工錢,每人有十六文,潘木全交給了汪氏。
潘林也是默默地把十六文錢交給了汪氏。
飯后,一家人點著油燈,在東屋圍著火坑閑聊著,都是圍繞著蘇荷開的工錢說話,一家人都表示這個錢不能收,鄰里之間相互幫助,是理所當然的,況且兩家的關系那么好。
今天的潘林有些反常的沉默,往日里家人坐在一塊扯白,他的話雖然不多,可還是會說幾句,今天卻是一句話都沒說。
驀地,潘林用很正經的語氣說道:“爹,娘,大哥,大嫂,我們家小弟年紀不大,送他去學堂吧!”
又是一個翻天巨浪打過來,屋里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就連潘木也是目瞪口呆,他覺得自己的心思隱藏的很好,二哥怎么會知道的呢?眼里卻又有著期盼。
潘明想了一下,隱隱的燈光照射過來,暗暗的,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年紀是不大,可是也不小了,現在上學堂,有些晚吧!”潘森第一個說話。
而對于這件事,汪氏和余月月卻保持沉默,對于家里的大事,她們都很少發表意見,這是在家里時就養成的習慣,雖然潘家人并不介意她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們不指望他能考取功名,就是讓他認得幾個字,以后辦事也方便很多不是?”潘林開口了。
而潘明卻是看向潘木:“老三,你給爹說說,想不想上學堂?”
潘木想了想,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爹,我想上學,很久很久之前就想了,可是,聽說束脩很貴,我害怕我上學了,家里就很窮很窮了!”
很天真的話,卻表現出了潘木的渴望,以及他對這個家全無保留的付出。
潘明暗自想了一下,搖了搖頭,心里忍不住罵自己疏忽,沒有注意到孩子們的想法,可是卻弄得潘林寒了一顆心,潘木滿含希翼的目光也黯淡了下來。
“老三呀,上學很苦,”潘木語重心長的說:“我們不指望你能靠著這幾年的學習考取功名,可是,你要知道,一旦你下定決心做什么事的時候,允許失敗,可是,不能允許你半途而廢,你要想清楚,你能不能吃的了那種苦!”
“……從今之后,你的改掉你愛睡懶覺的毛病,你要早早的起床,因為我們在村里,學堂在鎮上,所以,你的花更早的時間來趕路!”
“……上學之后,你的用功,老人們說十年寒窗,你要想好,是不是有毅力堅持下去!”
“…。。出了這個門,外面的人不會像家里人一樣遷就你,你是不是能忍受學堂里的各種各樣的眼光,畢竟你的年齡比人家大,家境卻不必人家好!”
一連串的話使得潘木沉默了下來,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么:“爹,我去上學,家里的束脩拿的出來嗎?”
潘明看不清面上的表情,只是說道:“這個不用你操心,家里的事,我和你娘做主就好了!”
“爹!”潘木眼睛亮晶晶的,很誠懇的說:“我會努力地!”沒有承諾什么,可是,一瞬間,潘家人卻都覺得老三成熟了很多。
第二日,蘇荷的賣粥小隊卻多了一個讓人,潘家的大家長親自護送。
蘇荷開玩笑的說:“潘大叔,就昨日晚了一些把人交還給你,不用今天親自過來監督我吧!”
“小丫頭不提,我都忘了這事!”潘明開口:“以我們兩家的關系,給那兩小子工錢,豈不是看不起我們的交情!”
在潘明的眼里,蘇荷雖然已經為人母了,可是還是小丫頭一枚,所以不像外人那樣稱呼蘇荷叫小娘子。
對于這件事,蘇荷有自己的看法,可是也覺得應該和潘明好好地說說,于是,她正色道:“潘大叔,這個世界都是這樣的,有勞動就有收獲,他們兩兄弟給我幫了忙,我應該給他們報酬,交情歸交情,可是,親兄弟還明算賬不是?這錢,他們應該拿著!”
蘇荷這么說,潘明就沒說什么了,心里卻有些不以為然,在他們的觀念里,鄰里之間互相幫助,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蘇荷看出了潘明的心思,嘴里就勸道:“潘大叔,我這個攤子也不是擺了今天就不擺明天,以后用得上他們的事情會有很多,如果一天兩天倒也罷了,這時間長了,任誰心里都是會有想法的!”
潘明點頭,表示蘇荷說的很對,對于這個工錢的事,不再糾結了。
蘇荷這才看到潘木穿了一身新衣服,整個人都顯得很精神。
“潘木,你不會去相親吧?”蘇荷開玩笑說道。
潘木微赧,可是口氣卻是很開心:“嫂子,我爹要送我去學堂了哦!”說著卻又不好意思的低下頭:“不過,以后就沒辦法幫嫂子看攤子了,這個工錢嫂子也不用算我的了!”
蘇荷一聽,也為潘木感到高興,上前拍了他一掌,說道:“恭喜你呀!以后可得好好的學,免得辜負你爹你娘和你哥哥嫂子們的一番期望!”
“我會的。”潘木看著蘇荷,眼睛亮晶晶的,用力的點頭,表示自己的決心。
一路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東大街,蘇荷打發潘林和潘明一塊送潘木去學堂,自己一個人擺了攤子。然后招呼客人。
說實話,蘇荷之前是從沒做過擺地攤的事,之前也是想著再不濟,也有潘氏兄弟幫忙,可是,現在潘木要上學了,蘇荷隱隱約約覺得不能依靠他們了,以后都是各有各的事情,沒有誰有義務來幫她,一切就只能靠她自己。
潘林去了沒一會兒就回來了,此時客人正多著呢,蘇荷想要細問,但卻是不方便。
又忙了一會兒,潘明也過來了,二話沒說,卷起袖子也幫忙,臉上掛著樂呵呵的笑容。
驀地,潘明的臉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