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想要的子宮保養書(定制版)
- 韋秀英
- 1367字
- 2020-08-21 16:25:08
小小的子宮,承載著大大的使命
子宮,最重要、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產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甚至可以說,子宮承載著人類傳宗接代的重大使命。
首先是子宮會產生月經,子宮的周期性出血就稱為月經,那么,子宮為什么會產生每月一次的月經呢?
我們都知道,卵巢具有產卵、排卵和產生激素的作用。卵巢所分泌的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等。其中雌激素對性器官、第二性征及卵巢周期性發育和功能的維持是至關重要的。孕激素主要作用于子宮,保證妊娠過程的進行。雄激素可增加性欲,也參與卵泡生長和卵子成熟的調節。女人到了青春期,卵泡發育成熟,在黃體生成素的協同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并刺激子宮內膜發生增生期變化。雌激素量逐漸增加,讓子宮內膜增厚,腺體增多、增長,呈彎曲形,血管呈螺旋狀,這就稱為增生期子宮內膜。這是在月經周期的第11~14天。此時雌激素出現高峰,大量雌激素作用于丘腦下部,使腦垂體釋放大量黃體生成素,從而促使成熟卵泡排卵。排卵后破裂的卵泡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激素,在雌激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子宮內膜成為分泌期。如果這個時候還不能受精,那么就會讓黃體萎縮,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也會下降,子宮內膜得不到性激素的支持,就發生壞死、脫落,然后導致月經來臨了。
子宮又是如何傳宗接代的呢?當卵細胞從卵巢排出后,輸卵管傘部就把它抓進輸卵管里。這時如果有精子進入體內,就可以通過于宮頸、子宮,進入到輸卵管里,在輸卵管壺腹部與卵子相遇并結合成一個新的細胞,于是就形成了受精卵或孕卵,這便是受精的過程。
受精卵靠輸卵管肌肉的蠕動和輸卵管黏膜上皮的纖毛擺動,逐漸向子宮腔方向移動,在受精后4~5天就到達子宮腔。此時,受精卵經過多次分裂變化成為囊胚。再經過3~4天,囊胚子宮內膜結合,埋入子宮內膜,稱為著床。再繼續發育,就形成了胎兒和胎盤。整個過程需5~6周。在胚胎第20~30天,胚胎內出現很多互不連系的間隙,繼而合成為一個馬蹄形的腔,即體腔。形成心臟的中胚層在第3周末,成為心管與胚外的血管相連接。自妊娠第9周開始至足月妊娠止,胎兒由初具人形,發育到各種組織和器官能適應脫離母體后的生活。在過程中,胎盤不斷分泌激素,維持妊娠;母體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使胎兒得以成長。
女人在沒有懷孕時,一般來說,子宮都只有6~8厘米長,重量只有50余克,子宮腔的容量也僅為5毫升。如此小的子宮怎么增大到能容納1個3~4千克重的胎兒呢?這主要是由于妊娠后,胎盤逐漸形成,分泌激素,如蛋白激素、團體激素,還包括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盤催乳素、絨毛膜促甲狀腺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在這些激素的影響下,全身各系統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生殖系統變化很大,子宮不論從重量、容量,還是體積,其增長都很驚人。宮腔的容量在孕足月時可達5000毫升左右,為非孕期的1000倍,羊水過多者可達10000毫升。子宮的重量在足月孕時可增至1000克,為原來的20倍。子宮增大主要是子宮肌細胞的肥大、增生(可增大20多倍),結締組織的增生,血管的增多增粗等。子宮的增大,最初是由于受到內分泌激素的刺激所導致的,而3個月之后,則主要是由于宮內壓力的增加所致。子宮除體積增大外,子宮的形狀也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而改變,由原來的梨形變成圓球形或直橢圓形。子宮肌壁在沒有懷孕時厚約1厘米;孕中期逐漸增厚達2.0~2.5厘米;到了孕晚期,則又因子宮容量的進一步增加而逐漸變薄為0.5~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