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想要的子宮保養書(定制版)
- 韋秀英
- 1564字
- 2020-08-21 16:25:13
“氣血”是維持女人生命的源泉
氣血,是維持人類生命的源泉,與人體各個器官都有著緊密的關聯。一旦氣血工作得不到位,就會讓身體的各個器官罷工,所以,氣血對女人的子宮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氣”在中醫學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被當做是人體的生長發育、臟腑運轉和體內物質運輸、傳遞、排泄的基本推動能源。除此之外,“氣”還具有溫煦作用、防御作用和固攝作用。如果“氣”不能好好地工作,它就會四處作亂,讓身體生病,對女人來說,身體其他地方的病變,都會給嬌弱的子宮帶來威脅。所以,女人需要養好氣血,才能防止它作亂,危害身體。
人們通常所說的“氣滯”“氣郁”“氣逆”“氣陷”等情況,就是“氣”在作亂,是“氣”失調了,這將會對女人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對子宮的危害更是首當其沖。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氣”失調具體有哪些表現:
“氣滯”:這是氣的運動不暢所致,出現這種現象的最典型的癥狀就是脹痛。根據氣滯的部位不同,出現的脹痛部位也相應不同。比如:月經引起的小腹脹痛,這是典型的氣滯引起的婦科類疾病。
“氣郁”:是氣結聚在體內,無法通行周身所致。如果氣郁結在身體里邊,無法正常運行,那么人體臟腑的運轉,物質的運輸和排泄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障礙。比如:胸悶憋氣以及女人冬天經常會感到手腳冰冷,這些都是氣運行不暢所導致的,所以,冬天一定要多吃,多運動才能保證氣血的正常運行。
“氣逆”:是指氣在體內上升太過、下降不及給人體造成的疾病。正常的氣,在人體中的運動應該是升降有序的。氣的上升作用,能夠保證將體內的營養物質運輸到頭上,維持各臟器在體內的位置;下降則是使進入人體的物質能自上而下的依次傳遞,并將各種代謝物向下匯集,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如果上升作用太過于激烈,則會導致頭部過度充血,出現頭暈頭漲,面紅目赤,倒經(月經從鼻孔流出),頭痛易怒,月經過多,兩肋脹痛的現象,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昏迷、半身癱瘓,口角歪斜等癥狀。下降作用過弱則會出現飲食傳遞失常,出現泛酸、惡心、嘔吐、等癥狀。
“氣陷”:跟“氣逆”正好相反,是指氣上升不足或下降得太過。上升不足,則會導致頭部缺血缺氧或臟腑不能固定在原來的位置,出現崩漏、頭暈、健忘、眼前發黑、精神不振等癥狀;下降太過,則會導致食物的傳遞過快或代謝物的過度排出,從而出現腹瀉、小便頻數等癥狀。

以上這些現象都是氣不順暢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血對女人有什么影響:
血對人最重要的作用便是滋養,它所攜帶的營養成分和氧氣,是人體各組織器官進行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血對女人的意義更加重要,血充足了,女人才能面色紅潤,肌膚飽滿豐盈,毛發潤滑有光澤,精神飽滿,感覺靈敏,活動也靈活。
由于血是把氣的效能傳遞到全身各臟器的最好載體,所以在中醫上又稱“血為氣之母”,也稱“血能載氣”。
血的生成與脾胃的運化功能以及氣的充足程度緊密相連,因此,也可以說補血能從這兩方面著手。脾胃是人體消化吸收飲食的重要器官,也是血液生成的物質來源,中醫上有“脾生血”的說法,也就是說補脾是養血的關鍵;而氣則有推動血液運行的作用,氣充足了血液才會旺盛。中醫上稱“氣能生血”,也就是說如果血虛則應先補氣。
一旦血虧損或者運行失常就會導致各種不適,比如失眠、健忘、煩躁、驚悸、面色無華、月經紊亂等等,長期下去必將導致更加嚴重的疾病。
總之,氣與血是構成了人體生命、生理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的調養對女性來說尤為重要。基于女人特殊的生理特點,每次來月經時,血液都會有一定量的消耗和流失,加之經期在情緒和心理上的一些變化,會導致身體中的雌激素分泌降低,月經失調紊亂也就時常發生了,繼而會影響到子宮的健康,隨之而來的便是肌膚變化。可能讓女人膚色暗淡,眼圈發黑,還會長出滿臉的痘痘,讓你花容失色,苦惱不已。所以說,女人要從根本上調經理血,就要調節內分泌,提高荷爾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