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到底是緊張、快樂還是悲傷
達·芬奇的肖像杰作《蒙娜麗莎》可謂家喻戶曉,在這幅作品中,畫中人坐姿優雅、笑容微妙,形象地表達出她內心豐富的感情。她的微笑,有人說是在表達緊張,有人說是在表達快樂,還有人說里面暗含著悲傷。那就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笑容,沒人能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她的微笑所傳達的意思遠不只是快樂或喜悅這么簡單。
一個人的微笑可以表現出很多含義,隱藏著許多心理秘密。
從生理學角度講,一個正常人的面部有44塊肌肉,它能與纏在軟骨和骨骼上的血管、神經以及皮膚相互作用、相互關聯,進而展示5000多種表情。
例如,一個人嘴角的一邊微微上揚,表示輕蔑;眉毛上揚且并攏、眼睛怒視、嘴唇緊鎖,表示憤怒;眉間皺起、上唇上揚,表示厭惡;眼角出現類似鷹爪的皺紋、臉頰上揚鼓起、眼窩周圍的肌肉被扯動,則表示高興……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用40多年的時間來鉆研面部表情與內心真相的關系,為此,他專門和伙伴拍攝了數千個面部表情與內心感情不一的主題影片,然后通過精確地分析,了解到各個主題人物面部哪些肌肉能夠擠壓在一起及擠壓的程度、次序、時長等,再一一與內心的感情做出對比,結果發現了許多微妙的事情。例如,僅微笑這一種表情,就能分為50種,并且每一種混雜了哪些感情他們都可以分辨出來。
面部表情雖然具有很強的外露性,但類似的表情可能會傳遞出不同的情緒,有時還會出現復雜難辨的面部表情,所以我們需要仔細分析,避免產生誤解。
生活中有許多人會采取假笑方式或“演員伎倆”來掩飾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并不能簡單地從別人的面部表情來判斷他的情緒。尤其是生存在不同社會中的人,他們為了讓自己的面部表情更適用于某些場合,會進行后天的練習。
然而,“演技”并不能完美掩蓋真實情感。艾克曼教授發現,感情是意愿無法控制的,所以,壓抑之下的真感情也是無法被完美掩蓋的,總會有“漏洞”將它出賣。
例如,人在悲傷的時候,嘴角會不自主地下垂——生活中大約只有10%的人可以控制自己嘴角的肌肉——想要假裝悲傷,得練習好幾百個小時才行。反之,如果一個人心里悲傷卻又要強作笑顏,也很難把下垂的嘴角擺成別的樣子。
當然,想要解讀一個人的內心,只看面部表情是不夠的,還需要參考其身體姿勢和言語。但不管怎么樣,人們的臉上寫著自己的真實的情感,只要我們能夠掌握一定的面部表情的解碼方式,就可以成為讀心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