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城上。
林凡看著城外的殷商大營。大營中的殷商人正在忙碌著,他們在做著攻城前的最后準備。林凡清楚的知道,自己那些老弱病殘的巴方人是不可能擋住悍勇的殷商人前進的步伐的。他不能坐以待斃,他得找條出路,為自己、為全城人找條出路。
“報。”小吏來報。
“什么事?”相凡問道。
“樊辰在公所求見。”小吏說道。
“樊辰?”相凡問道。
“是。”小吏說道。
“好生款待,我馬上就到。”相凡說道。
“是。”小吏躬身退下。
相凡趕到涪陵公所,遠遠看見樊辰,急忙快步向前躬身說道“大人。”
樊辰看著相凡,笑著說道“相大人,清廋了。”
“大人,殷商軍兵臨涪陵,我巴方6000-7000精銳都被殲滅。如今,我正率領幾百人困守危城,請大人給在下指條明路。”相凡急忙說道。
“相大人。相丑在蜀方的慫恿下,作亂殺害了巴王巴柏和鄭源。想必這事你知道吧?”樊辰問道。
見樊辰問起,相凡趕忙答道“略有所聞。”
“如今商王高舉義旗,為巴方主持公道。討伐相丑。大王的子嗣巴進也在軍中,我勸相大人立刻撥亂反正擁立公子巴進,共同討伐相丑。”樊辰說道。
待樊辰說完,相凡說道“大人,我正有此意。”
“那你還不打開大門。”樊辰說道。
一語驚醒夢中人,”相凡趕忙說道“來人,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
城門被緩緩打開,子昭在眾人的簇擁下進入涪陵城。
天空中陰沉沉的,相凡站在涪陵城下恭迎著殷商大軍入城。看著陰沉的天空,相凡的心中總有一種失落的感覺,心情也隨之下沉。陰雨天,總是預示著要下雨;不一會兒,天上就下起雨來,雨的到來,打破了這種沉悶。
涪陵城下。
“報。”小吏來報。
“什么事?”相凡問道。
“商王在公所召見大人。”小吏說道。
“商王?”相凡怕聽錯又問了一遍。
“是。”小吏說道。
“快,備車。我馬上就到。”相凡說道。
“是。”小吏躬身退下。
相凡來到公所內,發(fā)現(xiàn)正中間的矮幾旁坐著一個中年人,在他的兩側站立著許多頂盔摜甲的軍人。
“你就是相凡?”子昭問道。
相凡趕忙躬身,說道“是,王上。”
“涪陵到巴有多遠?有什么險阻嗎?”子昭問道。
“回,王上。涪陵到巴有40里。中間都是無遮無攔的平原。”相凡答道。
“巴方能戰(zhàn)斗的男丁有多少人?”子昭問道。
“回,王上。涪陵城外一戰(zhàn),貴軍圍殲巴方6500人。整個巴方剩下的可用于男丁不足兩萬人了。”相凡答道。
子昭點了點頭,笑道“辛苦了,下去吧。”
“是,王上。”相凡躬身答道。
待相凡走后,子昭環(huán)視眾人,說道“寡人決定,俘獲的5000巴方人,年老、年幼的放他們回家。剩下的3000精壯巴方人交給樊辰統(tǒng)領。”
“王上交給樊辰統(tǒng)領是正確的。一來,可以省下看管人員,節(jié)省兵力;二來,可以增加被俘人員對樊辰的認同感。”兔說道。
子昭吃驚的看著兔,他覺得一個二十不到的女孩子有這種見識實屬難得。
巴方宮中。
“報。”小吏來報。
“什么事?”相丑問道。
“林劍大人在宮外求見。”小吏說道。
“快請。”相丑說道。
“是。”小吏躬身退下。
不多時,林劍走入殿內,見到相丑躬身說道“大王,我家大王派遣的5000名甲士,已抵達巴城。”
聽說5000名甲士,已抵達巴城。相丑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大王,恕我直言,巴城地處平原,易攻難守,不是兵家必爭之地。”林劍說道。
“依林大人之見呢?”相丑問道。
“大王,不如放棄巴城,退守江陽。”林劍說道。
“放棄巴城,退守江陽?”相丑問道。
“是的,大王。如今水軍停靠在江陽,如果聯(lián)軍也撤退到江陽那么江陽就會擁有重兵。一來,江陽居高臨下,易守難攻。二來,江陽土地肥沃,水路方便,便于調運糧草。大王可在江陽堅壁清野、等待時機,待殷商人撤走后,大王再收復失地不遲。”林劍說道。
相丑聽著林劍的話,半餉說道“林大人,說的是。”
“來人,傳令全城男女撤往江陽。”相丑說道。
“大王,帶不走的東西怎么辦?”小吏問道。
“帶不走的,給我燒,一樣也不留給殷商人。”相丑狠狠的說道。
“是。”小吏躬身退下。
火焰在城中蔓延,巴人們扶老攜幼,哭喊著向江陽走去。突然間人群騷動起來,原來是幾個巴方人不愿意離開故土,和巴方軍人發(fā)生沖突。沖突越演越烈,大有蔓延之勢。
見前方騷動,相丑問道“前面發(fā)生什么事?”
“報,大王。前方有幾個巴方人在鬧事。”小吏說道。
“殺一儆百,給我殺。”相丑狠狠的說道。
“是。”小吏躬身退下。
幾個強硬的巴方人被拖出人群,殺害在路旁。有了前車之鑒,人群變得安靜、順從起來,默默的向江陽走去。
涪陵城中。
“報。”斥侯來報。
“什么事?”子昭問道。
“據(jù)斥侯匯報,巴方人已經撤離巴城。”斥侯說道。
“知道了,再探。”子昭說道。
“是。”斥侯躬身退下。
“王上,巴方人放棄巴城,一定會和水軍會和,這樣才能和我軍決戰(zhàn)。”兔說道。
“樊辰,你認為相丑會撤到哪里?”子昭問道。
見子昭問到,樊辰躬身答道“王上,相丑會撤到江陽。”
“何以見得?”子昭問道。
“王上,江陽居高臨下,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土地肥沃,水運方便。”樊辰說道。
見樊辰這樣說,子昭命令道“兔帶2000人,樊辰帶所部巴人3000人進駐巴城。”
“是。”兔、樊辰躬身說道。
經過一路的行軍,兔來到巴城,發(fā)現(xiàn)整個城市都籠罩在青煙里。樊辰所帶的巴方人見到自己的家園被毀,紛紛抱頭痛哭。割發(fā)厲面發(fā)誓與相丑勢不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