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一夜
- 竹下酒
- 望之之
- 2447字
- 2020-04-15 20:56:46
玄關夏暮從荔泉山輾轉到洛陽城,再由洛陽城往西順黃河踏入梁王城后小小的梨木城已是深冬。
他來梨木城不過是想提謝公玄提前看一看前線的情況,順便再把信送給城中的探子,這種事他不是第一次做,像往常一樣,玄關只打算順手做完這件事,然后趕緊找到高風笑,把自己的身藏劍換回來。
他從未想過會遇到方蹇,也沒想過中原數十個江湖大宗仿佛一股腦將潛藏兩三代的底蘊全壓在梨木城里,他心中頗為后悔將身藏劍借給了高風笑,若有一把趁手的好劍,玄關自恃就算不能大挫群雄,也可以安然周旋,至少不會落到身陷囹圄的地步,何況還牽扯了一個方蹇,此時距離他離開中安城已經過了大半年,他已經開始懷念師門里師傅煮的一手面,而現在他意識到謝公玄即將面臨的戰斗跟之前的戰爭不太一樣,他需要在這里替師弟解決一些麻煩。首先是要從這里逃出去,生平不多的日子里,玄關認為自己需要一個隊友幫忙,然后他將目光看向了因為口出狂言被狠狠教訓了一頓的方蹇。
方蹇何許人也?玄關在中安城瀟灑風流十多年,早把中原常駐中安城的門派逛了個遍,各家武學風采亦在其師芹山穆的點評下了然于心。
芹山穆年輕時可比玄關更要張狂許多,自十年多前芹山穆面對一山之隔的梁朝威嚇和大半個江湖的追殺之下,公然將陽漢秋領回中安城,在城門口殺怕了大半個江湖之后,這股張狂氣反而內斂了許多,若非如此,身負諸多血案的芹山穆斷然不可能成為藏劍冢宗主的。
芹山穆一生快意恩仇,胸襟浩蕩,自執掌藏劍冢后也沒怎么為難其余的中原門派,唯有江南弟子在中安城絕無立足之地。
芹山穆之恨江南原是一團疑云,一些江湖老混子浪跡天涯湊見了諸多熱鬧事在閑暇之余談論芹山穆這不明來源的恨意,將數十年的江湖瑣事拼接在一起,竟然造出了一個讓天下人動容的結論,藏劍冢丟失的劍譜被江南某個人奪了去!為了這傳言,玄關曾經整日提劍在中安城閑逛,一旦聽聞有人談論此事,一劍便送到那人身前,將人嚇得肝膽俱碎,這事鬧大了以后芹山穆便親自把玄關提回山門關了一個月,這事才算平息。人們從此越發確定藏劍冢曾經的開山基石如今就流落在江南某地。不得不說江湖老混子武功不怎么樣,混江湖逃命的本事不小,胡編亂造的本事也不差,人們由此又開始猜測幾十年前江南那一片江湖里,能夠在藏劍冢第三代宗主手里強奪過劍譜的究竟是何方人物,須知幾十年前,公羊北還是個流落洛陽街頭的倉皇浪子,如此人物,自然是江南巨擘。還未轉多少個腦彎,眾人便驚呼著一個名字,那人在未失蹤前可是讓整個江湖黯然失色的人物,便是北秋閣唐彩云。
可惜此事不能找當事人對證,藏劍冢從未對此事對外發表過意見,只是不少人也闖進過江南的武林,觀察了北秋閣許久,卻沒有找到半點關于劍譜的下落,原是北秋閣自唐彩云以下,內功心法密不外傳,外功武學十分駁雜,偏生是不碰刀劍的。但在江南天工門、一疊宗這樣的宗門里傳承著江南不知多少年的舊事,自然是知道當代北秋閣主有個瘋子弟弟就曾是個殺人成癮的使劍大家,只是因為其人瘋瘋癲癲著了魔,早就不知道落魄到何方,也就沒人在意了。
不論北秋閣究竟與藏劍冢有無恩怨,按照玄關往日的性子,自然不會對江南來的江湖兒郎有什么好臉色,更何況是北秋閣的弟子?玄關年幼時也曾受過公羊北的指點,他自記事起就生活在幽羅山,年紀稍長的時候也曾見識過還未出得山門的陽漢秋一劍風采。當日三千鐵甲追殺陽漢秋,隨后還有多少中原江湖人,多少江南人,就是陽漢秋也不能一一舉出來,總之,陽漢秋最后在中安城門盤膝坐下那一剎,周身穴竅已是被一道內力毀得支離破碎,這道內力糾纏了陽漢秋十多年,讓他行尸走肉一般茍活至今,確然是北秋閣的手法了。
玄關哪里能對方蹇有好臉色,只是這般宗門密事既不能外傳,其中諸多關鍵之處又來自芹山穆和公羊北深思之后的猜測,真假不論,這份恩怨就徒然賭在人胸口無處發泄,奈何方蹇游歷江南各色山山水水,卻是一點不能看透玄關這一絲恨意。但說要有不可消弭的仇恨,在玄關這里又不太成立,比如江南天工門的茍家,玄關就生不出多少恨意,況且玄關自負許久,認為小小多年的劍譜,丟了就丟了,本家師門沒了劍譜照樣威震天下,無非是面子上些微過不去罷了。
有時候年輕人之間行事無所顧慮,視世俗規矩,天下成規為足下草芥,也憑著自己的心意生出一分自認為合乎大義的道理來。只是這般道理如何貫徹成為這般年輕人之行事準則,卻不由得讓人搖頭。
玄關看著同樣被捆在一旁的方蹇,此時明月高懸,正好透過密室里的天窗流溢出一點光彩,方蹇一身白衫早被染成血紅,如今血跡干涸,顯出一身黯淡的深紅。方蹇好似全然拋棄了身體的觀感,默然側頭望著窗外的殘月,在長久的沉默中,玄關沉默地看著方蹇,方蹇固執地抬頭看著蒼穹。
方蹇從來沒想過要踏入梁朝的土地,自祖師唐彩云滅了嵐石殿,到后唐李嗣源一度舉兵過江,北秋閣看待中原就如雄獅在側,不能一刻安眠,不論后唐或者梁人,都與唐彩云結了一點不可化解的恩怨。而且長江天塹,若不是迫不得已,一向逍遙自處的北秋閣哪有心思去管別人家的閑事?
梁朝連年戰敗,到今日只剩下王都和周遭城池孤守頑抗,他一路上見了不知道多少流民徘徊荒野,心中早就充滿了厭世的氣息。他下山只為了帶回他那多年未見的唐天恨師叔罷了,卻不曾想到一路探查過來竟然跟著唐天恨走到了梨木城,如此境地,要為望君山的那人討回公道已然成為奢望。
那把身藏劍方蹇是見過的,他也是江湖名門弟子,既然能知道玄關的身份,也知道身藏劍的來歷,卻不曾想到,今日還能聽到有人說另一個劍冢十三徒拿著身藏劍大殺四方。方蹇在望君山照顧高風笑許多時日,知道他手中的身藏劍,心中更為驚訝,不到半年的時間,那人是如何恢復了功力還殺到了梨木城了?
這世間諸多玄妙不能解的事,往往開始于一次機緣巧合。誰能知道高風笑初次闖蕩江湖就落得個病趟江南的下場,而命運就此在高風笑身上施展其最拿手的技巧,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數十年前種種恩怨竟然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回報在后來人身上,高風笑有時候想到這番前因后果,也常常喟然長嘆,他少年時被陽漢秋從草原帶出來,如今卻在千里之外的江南秀氣山水里,拾得了草原里的粗狂氣息,由此更救了他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