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證輝煌
- 韓長江主編
- 2644字
- 2020-04-10 10:40:49
在法治的通道上不允許有“違章建筑”
香港人最感自豪的是香港的社會清明與法治暢通。但前不久,這個法治社會的通道上出現了諸如“占領中環”式的“違章建筑”,而這些“違章建筑”,正是由一些只是在嘴巴上口口聲聲要維護嚴明法律的人士所搭建。他們的行為與言論恰恰相反,這表明他們并不是香港法律的維護者。
香港行政長官的選舉方法,早已由基本法所規定。少數人因為不滿意這一選舉方法,就想以違法的、長時間破壞社會秩序的方式來迫使政府改變選舉方式,以他們認可的方法來代替。更有一些人,從國外反華人士那里獲取一些金錢和支持,想長時間占領中環等商業重地,來達到他們的目的。但這樣的目的是不可能實現的,其做法也受到了香港大多數人的反對。一百多萬人簽字反對他們的做法,就是最好的證明。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姚國建說:
從占中行為本身來看是違反了香港的法治的,而且香港占中的組織者也是明確地承認這一點的。這個你明明知道是違法的,還是非要去做,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挑戰法律的權威,所以我覺得這確實是對法治的破壞,對于一個健全的愿意遵守法律的香港這個法治社會形象的影響是負面的。
“占中”,不僅僅是占了中環,而且是占了香港人引以自豪的法治社會的通道,并為香港留下了“腸梗阻”的后患。從外在看,它影響政府工作,降低商人收入,妨礙市民出行,堵塞游人觀光,更是讓病人失去搶救的時間。從內在看,它阻止了香港社會的法治通道,消減了香港社會的守法信譽,也給香港未來的發展設置了障礙。民主法治的社會是公民守法的社會。如果無視法律,不遵守法律,就好比在最肥沃的土地上,種下不良的種子,所結的果子必定是有殘缺的。
香港的法律規定,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集會被視為非法,對此警察有權強制驅散。即使是合法的,如果集會過程中出現非法活動,警察也會予以制止。香港政府對長時間“占中”行動保持了很大的克制,這種克制不應被視作軟弱的表現。香港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稱,“占中”行動不能凌駕于法治之上。他認為,“占中”行動持續已一段日子,但法院頒布的禁制令未受尊重,這正削弱香港法治。
法律不容挑戰,清場勢所必然。在香港社會法治的通道上不允許有“違章建筑”存在。梁振英呼吁:
我希望在這里呼吁所有在場占領的人士,不但只有亞皆老街還有日后的香港其他的占領區域的占領人士,他們已經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長時間占領香港街道,是個明顯的犯法行為?,F在法院已經頒布了禁止令,香港是法治地區,大家都要守法。
清場是多數民心所向。清場行動有強大的民意支持。香港大學最近的調查顯示,83%的受訪者表示希望示威結束,超過60%的人認為應當清場,當地居民對示威日益不滿由此可見一斑。逆民心而動的“占中”行動,得不到支持,注定會失敗。
清場是保護市民利益。旺角一家藥店負責人的話說,希望這次是真的“清場”。他對示威者持續“占領”行動感到厭倦,因為生意受到的影響已無法估計。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說:
今日警方都是在全面配合申請了禁制令的原告人和執達主任去進行執行禁制令的過程里面,正如法官所說,有需要警方的配合,警方會全面配合。對于很多受到接近兩個月占領的市民和商戶來說,我相信他們都會舒一口氣。
清場是制止違法行為。香港是法律社會,依據香港現有法律,“占中”是違法的行動。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副會長兼司庫黃國恩律師表示:
比如說三個人在公共地方集結的話,他需要向警察申請。如果不申請的話,已經是違法的了?,F在是這么多人集合在一起了,而且他們在占據馬路,在公共地區造成阻礙,所以他們這樣做是犯罪行為。而制止違法行為是政府的必然舉措。
清場是維護社會秩序。大多數香港公民具有很強的守法意識,“占中”這種違法的做法,不會在多數人心目中得到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表示,非法霸占馬路是違法行為,在過去一段時間,警方已作出最大的容忍,他們有決心及能力恢復社會秩序。黎棟國呼吁:
我呼吁在場所有非法集結及霸占馬路的人士立即離開現場,停止堵塞道路,停止阻礙執法人員執行法庭禁制令,不再沖擊警務人員。如果有人阻撓執行禁制令,或堵塞已重開的道路,甚至其他道路或擾亂公共秩序,警方會采取果斷行動,恢復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我重申,警方有決心和能力嚴正執法,全面恢復地區交通,恢復正常社會秩序。
香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表示,法治社會不允許以暴力表達任何訴求。警方及律政司會依法辦事。他說:
有足夠的證據和法律允許的話,我們一定會嚴格執法。不希望有人以為違法之后可以逃之夭夭。我們要維持香港有社會秩序,有法治這樣基本的要求。
民主與法治密不可分。不講法治的民主,帶來的只能是禍亂。持續了兩個月的非法“占中”,對香港這個原本有法可依的法制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姚國建認為:
占中行為它的確是負面的,可能導致香港社會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一種對立的情緒。這么大規模的人上街,持續這么長時間,其實已經把這種爭議規?;?、街頭化,本身造成一種社會對立的情緒,所以對香港法治形象的影響是負面的。
清理通道,還路于民,給香港市民以正常的生活,這是香港政府的負責任與有擔當的表現。梁振英呼吁:
在這里我呼吁當這些被占領的地區秩序恢復,交通恢復正常的時候,希望香港市民能到這些地區多一些消費,一方面在經濟上支持在過去兩個月中生意大受影響的商戶,尤其是小商戶。與此同時,也為這些商戶、商場、食肆里工作的員工打氣。希望占領旺角、中環等等這些事件過去之后,香港社會尤其是地區的交通秩序能夠盡快恢復正常。
在香港法治建設的通道上不允許有“違章建筑”。爭取更廣泛的民主不在街頭,而要通過對話,否則民主與法治都會被堵在路上。香港警方11月25號清理馬路障礙物后,香港部分非法集結人士有預謀,有組織地以暴力圍堵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一些示威者11月30號晚至12月1號早晨多次在龍匯道及龍和道沖擊警方防線,企圖堵塞政府總部,并致使十多位警員受傷。梁振英說:
奉勸所有重返占領現場的人士,尤其是青年學生,不要以為警方過去的忍讓就等于警方無力處理占領事件,不要以為警方的忍讓等于軟弱。
中大最新民調顯示,“占中”已走進死胡同。但“占中”者們并沒有就此順從民意,偃旗息鼓。這種“占中”與“重返占領現場”反復出現,突顯了香港一些人法制意識的淡薄,法制在他們的眼中不過是橡皮筋。也暴露出香港引以自豪的民主政治尚不完善,更需穩步發展。
香港人比較自豪自己本身具有較為完善的法治體系。當下的香港,只有把法治通道上的障礙物清除掉,在人們守法的前提下逐步推進政制發展進程,才有更加光明的未來。
(《香江觀潮》201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