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宋遼金夏元

宋世系

自太祖趙匡胤代周(西元九六○年),至帝昺滅于元(西元一二七九年),凡十八主,共三百二十年。

太祖姓趙名匡胤,涿郡人。仕周,世宗時,拜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恭帝即位,改歸德軍節度、檢校太尉。七年春,北漢結契丹入邊,命太祖出師御之,次陳橋驛。夜五鼓,諸校露刃列于庭曰:“諸軍無主,愿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身者,眾皆羅拜,擁還,遂受周禪,國號曰宋。建元建隆(三年)、乾德(五年)、開寶(八年),在位凡十六年。

太宗初名匡義,賜改光義,太祖之弟,繼立。改元太平興國(八年)、雍熙(四年)、端拱(二年)、淳化(五年)、至道(三年),在位凡二十二年。

真宗名恒,太宗第三子,嗣立。改元咸平(六年)、景德(四年)、大中祥符(九年)、天禧(五年)、乾興(一年),在位凡二十五年。

仁宗名禎,真宗第六子,嗣立。改元天圣(九年)、明道(二年)、景祐(四年)、寶元(二年)、康定(一年)、慶歷(八年)、皇祐(五年)、至和(二年)、嘉祐(八年),在位凡四十一年。

英宗名曙,濮安懿王允讓(太宗孫)之第十三子。仁宗養之于內,嘉祐七年,立為皇子。仁宗崩,遺詔立為帝,即位。改元治平(四年),在位凡四年。

神宗名頊,英宗長子,嗣立。改元熙寧(十年)、元豐(八年),在位凡十八年。

哲宗名煦,神宗第六子,嗣立。改元元祐(八年)、紹圣(四年)、元符(三年),在位凡十五年。

徽宗名佶,神宗第十一子,繼立。改元建中靖國(一年)、崇寧(五年)、大觀(四年)、政和(七年)、重和(一年)、宣和(七年)。金兵圍汴急,乃禪位于欽宗,尊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在位凡二十五年。及金人破汴,脅帝北行,金主封為“昏德公”,卒于五國城。

欽宗名桓,徽宗長子,嗣立。改元靖康(一年),在位凡一年。隨徽宗北去,金主封為“重昏侯”。金主亮時殂。

(以上凡九帝,共一百六十七年〔自西元九六○年,至西元一一二六年〕,史稱為北宋)

高宗名構,徽宗第九子。封康王,徽、欽北去,即帝位于應天府(河南商丘縣)。旋因金人之逼,避走江南,建都于臨安(浙江杭縣),改元建炎(四年)、紹興(三十二年)。傳位于孝宗,稱太上皇,在位凡三十六年。

孝宗名眘,太祖七世孫。高宗詔選太祖之后,紹興二年,選帝育于禁中。三十年,立為皇子,繼立。改元隆興(二年)、乾道(九年)、淳熙(十六年),傳位于光宗,上尊號曰“至尊壽皇圣帝”,在位凡二十七年。

光宗名惇,孝宗第三子。乾道七年,立為皇太子,嗣立。改元紹熙(五年),傳位于寧宗,上尊號曰“圣安壽仁太上皇帝”,在位凡五年。

寧宗名擴,光宗第二子,嗣立。改元慶元(六年)、嘉泰(四年)、開禧(三年)、嘉定(十七年),在位凡三十年。

理宗名昀,太祖十世孫。初,寧宗無子,擇太祖后二人養之宮中,一曰貴和,一曰貴誠。尋立貴和為皇子,改賜名竑。寧宗崩,史彌遠矯詔立貴誠為帝,改名昀。即位,改元寶慶(三年)、紹定(六年)、端平(三年)、嘉熙(四年)、淳祐(十二年)、寶祐(六年)、開慶(一年)、景定(五年),在位凡四十年。

度宗名禥,太祖十一世孫。父榮王與芮,理宗母弟,理宗無子,寶祐元年立為皇太子,受遺詔繼立。改元咸淳(十年),在位凡十年。

恭帝名?,度宗子,繼立。改元德祐(一年)。德祐二年正月,元兵南侵,至臨安皋亭山,以勢窮乃出降,在位凡一年。朝元主于上都,封瀛國公。

端宗名昰,度宗庶子,恭帝兄,封吉王。德祐二年五月,陳宜中等立之于福州,改元景炎(二年)。元兵襲之,奔粵,殂于碙州(廣東吳川縣南海中),在位凡二年。

帝昺,度宗庶子,端宗之弟,繼立。改元祥興(二年)。避元兵,遷于厓山(廣東赤溪縣東有二山,對峙如門,亦謂之厓門山)。元將張弘范襲至,陸秀夫知事已去,乃負帝投海死。在位凡二年,宋亡。

(以上凡九帝,共一百五十三年〔自西元一一二七年,至西元一二七九年〕,史稱為南宋)

附宋世系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保亭| 娱乐| 湾仔区| 崇礼县| 清流县| 美姑县| 吉隆县| 酉阳| 和政县| 右玉县| 伊春市| 龙泉市| 青川县| 昭觉县| 育儿| 广西| 怀仁县| 阿克| 仁怀市| 乐业县| 广汉市| 海丰县| 慈利县| 泸水县| 宝应县| 无极县| 江津市| 浮梁县| 浮山县| 宁乡县| 辽宁省| 利津县| 油尖旺区| 龙岩市| 比如县| 兴山县| 青龙| 临湘市| 绩溪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