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62.清性脫俗
- 締士傳
- 貓布鞋
- 2033字
- 2020-06-03 00:48:22
“在大周皇朝之內成就,一品便是清性?!?
“何為清性?可建一方小世界,便是清性,壯大發展這方小世界,直至生靈出現在這方世界,便是脫俗?!?
“明白嗎?”誠景停下發問。
“不明白?!彼就桨钪苯痈纱?。
“不是太明白?!敝x蘭澈聽懂了少許,但又不是真的懂了。
“現在不明白,以后自然會明白的?!?
誠景不再多說,給司徒邦二人觀看了齊始主的一生,他的故事,二人也曾聽說詳細,但能有真實過程在面前一一展現,那印象更加深刻。
“你們好好觀看齊始主是如何入一品達清性的過程?!?
“之后,在心中想象一個世界。”
誠景說完就離開道觀,留二人在此感悟。
看了多次,司徒邦才有了些頭緒,和謝蘭澈交流,印證所想是否正確。
“道長,你看出了什么門道?”
“小道不知如何入門,確是有些想法?!?
“我也有些想法,我先說了,且聽,”
謝蘭澈輕輕點頭。
每個人,每個生靈,都會有屬于他們獨有的想象世界,天馬行空,各有不同,但是絕大多部分,都只能停留在想像中,無法具現。
就比如作夢一樣,睡夢中,任何人都可以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夢醒后,現實中是怎么樣的生活,還是怎么樣的生活。
幻想與現實,就是兩條挨得很近的互不干涉的平行線,人的思維想像便是在這兩條平行線當中,只是一個觀察者的視角,無法影響干擾平行線。
成一品,入清性。
就是從觀察者的身份變為可影響兩條平行線,使其相互影響,靠近,成為執行者。
步入一品,吸收天地靈氣進入想像塑造的一方世界,使一方世界有了靈性,雖然還沒有出現生靈,但可使一方世界有靈性活性。
“小道舉個例子,正如一間普通的房間,日積月累下,沒有人去收拾,那間房間自然會生灰狼藉,死氣沉沉,反之只要有人每日都去收拾,即使沒有人住在里面,那間房間也是干凈清透,看在眼中,亦是覺得舒服利落。”
司徒邦道出他的認知,謝蘭澈見他仍是一知半解,以一個簡單粗淺的例子,司徒邦才不會繼續迷糊。
“天地靈氣匯入一方世界,便如時常清掃房子一樣,保持著潔凈,驅散陰霾。”
“而目前的問題是,要怎么擁有房子?”
“一方世界成形,即為清性。”
如何造就一方世界?司徒邦此時只覺無能為力,靠想像嗎?
反觀謝蘭澈,在一旁凝神靜性,只見其身上祥光環繞,真氣離體而護身,再觀其上方,有諸多虛影層出,每個虛影都是謝蘭澈過去一生中某一時刻的具現。
虛影逐漸合而為一,伴隨著真氣祥光一并回到謝蘭澈體軀之中,謝蘭澈臉上神情從痛苦到憤怒,從膽怯到威嚴,人的表情一一閃過。終于回歸自然神情,嘴角揚笑,雙手合起,結印化法訣。
這樣的動作姿態保持著,司徒邦暫無頭緒,不知如何,只能看著謝蘭澈,冀望能從中有所感悟。
不知過了多久,謝蘭澈起身了。
一步踏出道觀,天空驚雷響現萬丈金龍。
蝶君,妲皇妃,誠景,江神,左元帥等一方世界締士,大齊國境內的大能,都望向那萬丈金龍所在。
“成就清性,引來異象天龍,師祖,不愧是您?!?
誠景憶起昔日自己成就清性時,引發的天地異象只不過是方圓數里,草木盛生,花開果實。而謝蘭澈成就清性,竟引得大齊國內萬象靈性齊聚于帝都,鋪就萬丈金龍現形。
大齊帝都上下,都對著這神妙天象議論紛紛,有虔誠者,早己下跪參拜。
“金龍現祥瑞,大齊當興盛?!?
大齊朝堂上層,無論是國姓帝族,一品文武,各大世家不謀而合,都生出了這個想法。
謝蘭澈仰望高空不可褻瀆的金身巨龍,只覺與金龍心意相通,自己只要一招手,金身神龍便會朝他而來。
謝蘭澈抬手朝金龍一招,金龍看到明燈一般,朝著謝蘭澈而去。
帝都人看到了這樣的神奇景象,那金龍向著一間茅屋沖去,萬丈身軀盡皆遁入,光芒照耀后,茅屋無事,金龍無蹤。
妲皇妃隨著金龍而到了茅屋附近,那位成就清性的存在,從此和大齊國淵源深厚,難以分割。
若是能求得他幫忙,山族存亡定能有一線轉機。大齊囯豈能無視這位清性高人?
在茅屋外,妲皇妃在等待。
金龍身形縮小,在一身圣潔的謝蘭澈手中戲耍,謝蘭澈雙目放出精光,精光完全覆蓋住金龍身軀。
“小道一方世界,便是此金龍?!?
輕輕一句說辭,告知了天地,一位清性高人,就此成就。
“司徒邦,”
圣潔神光褪盡,小金龍鉆入了謝蘭澈道袍之中,成就清性的謝蘭澈此時觀來,和從前的好像沒有什么兩樣。
“道長,不,真人,”
司徒邦自覺謝蘭澈的變化,稱呼亦隨之改變。
“你還是如常一樣稱呼小道即可。”
“不怎么敢,”司徒邦說的是實話,誠景一拂塵打散一品山族王者的往事,他還記得,清性高人和他們之間天壤之別。
“你不必如此,你將來的造化,小道此時,也看不透。”
謝蘭澈平靜道,拂塵一揚,有一冊書出現在司徒邦手中:“你且一觀,這冊中是小道的一點感悟,對你或許有幫助?!?
“齊始主是大才之人,在無人引路的困難下,他卻能成就清性,實為難得?!?
“他的歷途顯得粗糙了些,這是沒有辦法的,此冊中是小道的歷途,你可兩相結合,或有收益。”
司徒邦明白了謝蘭澈的潛在意思,就是自己沒有謝蘭澈聰明就是了,試問誰能忍受這種輕視?貧者尚不吃嗟來之食呢!
司徒邦想定主意道:“那便多謝道長,我一并觀念?!?
司徒邦覺得自己又不貧。
“善,小道去也?!?
“道長欲往何處?”司徒邦問道,莫非謝蘭澈要離開了?
“清性既成,便是成就脫俗。”